词典 胃脘 胃脘的意思
wèiwǎn

胃脘

简体胃脘
繁体
拼音wèi wǎn
注音ㄨㄟˋ ㄨ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èi,(1) 人和脊椎动物身体里主管消化食物的器官。【组词】:胃脏。胃液。胃酸。胃口(食欲,引申为兴趣、欲望。“口”读轻声)。(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wǎn, ◎ 胃的内部。【例句】:胃脘(中医指胃内部的空腔)。

基本含义

指胃部,也指胃腹之间的部位。形容饥饿或者饱胀的感觉。

胃脘的意思

胃脘 [wèi wǎn]

1. 中医指胃的内腔。其上口叫上脘,中部叫中脘,下口叫下脘。

3. 犹胃口。比喻对事物的兴趣。

胃脘 引证解释

⒈ 中医指胃的内腔。其上口叫上脘,中部叫中脘,下口叫下脘。

《灵枢经·四时气》:“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咽则下入胃脘,次入胃。”
《负曝闲谈》第三回:“柳国斌 当下被他妻子抢白了一顿,气得哑口无言,后来连鸦片烟都抽不进,把手揉着胃脘,只喊啊唷。”

⒉ 犹胃口。比喻对事物的兴趣。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姑娘此刻只管心里不服气,不知怎的耳朵里听了这一路的话觉得对胃脘,渐渐脸儿上也就和平起来。”


国语词典

胃脘 [wèi wǎn]

⒈ 容受食物的脏腑。

⒉ 胃口。


胃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卧不安释义:⒈辗转不能安睡。可因饮食过饱胃脘胀满或胃中有热或其他因素而致。⒉指不能平卧之症。
    • 2.
      灼痛释义:痛处有烧灼感。多见于郁火伤阴之胃脘痛或热毒炽盛的疮疡、烫火伤等。
    • 3.
      瓦楞子释义:⒈蚶属动物的俗称。⒉中药名。魁蚶、泥蚶、毛蚶的介壳。主治症瘕痞块、胃脘疼痛、泛吐酸水等症。
    • 4.
      痞气释义:脾脏郁结成块的病。即慢性脾脏种大。《难经·五十六难》:“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王九思 集注引 杨玄操 曰:“积,盖也。言血脉不行,积盖成病也……痞,否也。言否结成积也。”唐 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一二年来,痞气尤甚,加以众疾,动作不常。”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蕤核》:“破心下结痰痞气。”

胃脘(weiw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胃脘是什么意思 胃脘读音 怎么读 胃脘,拼音是wèi wǎn,胃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胃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