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濯足 濯足的意思
zhuó

濯足

简体濯足
繁体
拼音zhuó zú
注音ㄓㄨㄛˊ ㄗ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ó zhào,(1) 洗。【组词】:濯足。(2) 〔濯濯〕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濯濯童山”。(3) 祓除罪恶。(1) 通“櫂”。

zú,(1) 脚。【例句】:足下(对对方的敬称)。足迹。足球。足坛。失足。高足(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足轻重。画蛇添足。(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组词】:鼎足。碗足。(3) 充分,够量。【组词】:足月。足见。足智多谋。(4) 完全。【组词】:足以。足色。(5) 值得,够得上。【组词】:不足为凭。微不足道。(6) 增益。【组词】:以昼足夜。

基本含义

指洗净脚足,泛指放松休息,解除疲劳。

濯足的意思

濯足 [zhuó zú]

1. 语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濯足 引证解释

⒈ 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语出《孟子·离娄上》:“沧浪 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 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退不终否,进亦避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泛湘江》词:“濯足夜滩急,晞髮北风凉。”


国语词典

濯足 [zhuó zú]

⒈ 本指清洗脚。语出后比喻除去世间尘埃,以保持高洁品格。唐·杜甫〈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
《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濯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水客释义:云游四方的人。《敦煌曲子词·谒金门》:“云水客,书见十年功积。”唐 白居易《招王质夫》诗:“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参见“云水”。
    • 2.
      儒科释义:⒈指儒学。 唐 贾岛《送独孤马二秀才居明月山读书》诗:“濯足俱高洁,儒科慕 冉、颜。”⒉指科举考试之进士科。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宋郑公为国惜体》:“寳元 中,夏英公 以 陈恭公 不由儒科骤躋大用,心不平之。”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十:“三年而奉詔策,固南宫进士之所同;一举而首儒科,乃东阁郎君之未有。”《宋史·度宗纪》:“太中大夫 全清夫 儒科发身,恳陈换班,靖退可尚,特授 清远军 承宣使。”
    • 3.
      振衣濯足释义: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 4.
      水清濯缨释义:水浊濯足》。
    • 5.
      濯足释义:语出《孟子·离娄上》:“沧浪 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 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 6.
      热疾释义:⒈古指热性过盛所致的病症。《左传·昭公元年》:“阴淫寒疾,阳淫热疾。”⒉泛指一切急性发作、以体温增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元 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文溪 自注云:‘山谷 謫居 宜州 城楼,得热疾,病中以簷溜濯足,连称快哉,未几仙去。’”
    • 7.
      瓦盎释义:即瓦盆。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萌 素明阴阳,知 莽 将败,有顷,乃首戴瓦盎,哭于市。”李贤 注:“盎,盆也。”宋 苏轼《夜卧濯足》诗:“瓦盎深及膝,时復冷煖投。”参见“瓦盆”。
    • 8.
      翠岚释义:山林中的雾气。 唐 皮日休《虎丘寺西小溪闲泛》诗之一:“鼓子花明白石岸,桃枝竹覆翠嵐溪。”宋 苏轼《过岭》诗之二:“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嵐。”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各国王公卿相以及文人学士、富商巨族,无不驾飞车、挟重貲,僦居数月,徜徉翠嵐緑漪之中。”
濯足是什么意思 濯足读音 怎么读 濯足,拼音是zhuó zú,濯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濯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