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体 [bì tǐ]
1. 遮盖身体。
蔽体 引证解释
⒈ 遮盖身体。
引《太平御览》卷二七引《淮南子》:“贫人冬则羊裘(不)蔽体,短褐不掩形。”
《宋史·刘阒传》:“闃 自殿后,率鋭驍搏战,飞矢蔽体不为却,敌解去。”
秦牧 《土地》:“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穡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
国语词典
蔽体 [bì tǐ]
⒈ 遮掩身体。
引《三国演义·第三七回》:「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著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
蔽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倮匈释义:无毛羽鳞甲蔽体。
- 2.
括蔽释义:谓箭穿蔽体之物。 括,通“栝”。
- 3.
正被妻释义:晋 皇甫谧《高士传》:“黔娄 先生,齐 之高士也。没而衾不蔽体。
- 4.
牵衣肘见释义:指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
- 5.
砂包释义:沙袋。战时堆积起来作掩蔽体。亦用于防洪、防火等。
- 6.
艾帐释义:猎雉者用野草作成的蔽体。
- 7.
裸虫释义:⒈指蹄角裸现或无毛羽鳞甲蔽体的动物。⒉古代亦用以指人。
- 8.
赤身露体释义:指光着身子,衣不蔽体。 也指赤祼全身,不穿衣服。
- 9.
鹑衣鷇食释义: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 10.
黔娄释义:人名。据 汉 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载,黔娄 为 春秋 鲁 人。《汉书·艺文志》、晋 皇甫謐《高士传·黔娄先生》则说是 齐 人。隐士,不肯出仕,家贫,死时衾不蔽体。晋 陶潜《咏贫士》之四;“安贫守贱者,自古有 黔娄。”后作为贫士的代称。唐 元稹《三遣悲怀》诗:“谢公 最小偏怜女,自嫁 黔娄 百事乖。”清 龚自珍《哭郑八丈》诗:“由来炊火絶,穷死一 黔娄。”郁达夫《志亡儿耀春之殇》诗之二:“两年掌上晨昏舞,慰我 黔娄 一段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