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怀 [suǒ huái]
1. 怀抱;心中所想。
3. 忧伤;哀怜。
所怀 引证解释
⒈ 怀抱;心中所想。
引《庄子·在宥》:“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声之於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所怀不章,长恨黄泉。”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故缀敍所怀,以为之赋。”
⒉ 忧伤;哀怜。
引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所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瞑释义:不合眼。 《左传·文公元年》:“諡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行年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晋 嵇康《养生论》:“内怀隐忧,则达旦不瞑。”《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他二位老人家一灵不瞑,眼睁睁只望了你一个人。”
- 2.
仁礼存心释义: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 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 3.
冠栉释义:梳发戴帽。唐 白居易 《时热少客因咏所怀》诗:“冠櫛心多嬾,逢迎兴渐微。” 清 吴伟业 《偶成》诗之十二:“冠櫛懒施高枕,樵苏失爨清谈。”
- 4.
冰衿释义:犹拂袖。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郗太尉 晚节好谈,既雅非所经,而甚矜之。后朝覲,以 王丞相 末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王公 知其意,每引作它言。临还镇,故命驾诣丞相,丞相翘须厉色上坐。便言:‘方当乖别,必欲言其所见。’意满口重,辞殊不流。王公 摄其次曰:‘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復谈。’郗 遂大瞋,冰衿而出,不得一言。”
- 5.
判司释义:古代官名。唐 代节度使、州郡长官的僚属,分别掌管批判文牍等事务。亦用以称州郡佐吏。《旧唐书·职官志一》:“镇军满二万人以上诸曹判司。”唐 白居易《自吟拙什因有所怀》诗:“趁向 江陵 府,三年作判司。”宋 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诗:“判司比 唐 时,犹幸免笞箠。”
- 6.
前书释义:⒈指《汉书》。 ⒉前次的书信。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促,未尽所怀,故復略而言之。”三国魏曹丕《与杨德祖书》:“以孔璋之才,不闲於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僕赞其文。”⒊前人之书。
- 7.
却老释义:⒈亦作“却老”。谓避免衰老。《史记·孝武本纪》:“是时而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汉 桓谭《新论·形神》:“言 老子 用恬惔养性,致寿数百岁。今行其道,寧能延年却老乎?”唐 包佶《近获风痺之疾题寄所怀》诗:“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宋 范成大《紫荷车》诗:“根有却老药,鳞皱友松苓。”⒉枸杞的别名。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象柴,一名纯卢是也,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却老,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枸杞》。
- 8.
含孝释义:所怀的孝心。
- 9.
展奉释义:敬辞。 看望侍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七年》:“与君累世同乡,情相爱重,诚欲君享祚无穷;今既获展奉,不可不尽所怀。”胡三省 注:“展,省视也。奉,承也,事也。”宋 苏轼《与朱康叔书》:“末由展奉,尚冀以时自重。”
- 10.
年行释义:⒈行年;年纪。魏 曹丕《与吴质书》:“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⒉年纪和行辈。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三》:“此 用修《词品》中第一误处。蜀 草堂 始自 子美,李 於 杜 年行俱先,詎肯以其 草堂 名集。盖 杨 以 李 为 蜀 人,故傅会其説。”
- 11.
庸虚释义:⒈才能低下,学识浅薄。自谦之词。《陈书·高祖纪上》:“高祖 泣谓 休悦 曰:‘僕本庸虚,蒙国成造。’”《北史·儒林传下·刘炫》:“以此庸虚,屡动宸眷;以此卑贱,每升天府。”《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吾以庸虚,受兹顾命。”胡三省 注:“庸,言身无所能,虚,言胸中无所有;谦词也。”清 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虽僕庸虚,其敢復顾时人讥笑,畏忌衔忍,不一吐所怀,以答高义,塞厚望耶?”⒉指学识浅陋、才能低下的人。自谦之词。宋 苏轼《贺提刑马宣德启》:“畴咨明哲,宣布厚恩。匪惟凋瘵之获苏,抑亦庸虚之知勉
- 12.
怀人释义:⒈思念远行的人。⒉指思念家乡的人。⒊所怀念的人。
- 13.
怀挟释义:⒈携带。 《国语·晋语二》:“亡人之所怀挟缨纕,以望君之尘垢也。”《百喻经·妇诈称死喻》:“老母语言:‘汝妇已死。’夫即往视……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茶。”⒉特指应试中的挟带行为或挟带的文字等。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密旨令内人於门搜索怀挟,至於巾屨,靡有不至。”《元典章·礼部四·儒学》:“乡会等试,许将《礼部韵略》外,并不许怀挟文字。”清 昭槤《啸亭续录·鲍双五侍郎》:“其叙 中州 试牘有云:‘士子弇陋不已,必至有怀挟代倩之弊,而国法
- 14.
怀春少女释义:本指当春而有所怀思;也用以比喻少女思念婚嫁。?
- 15.
怀疑论释义: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哲学学说。在西方哲学史上,由于不同时期的怀疑论对所怀疑的具体对象有所不同,因而起过不同作用。
- 16.
恩威释义:恩惠与威力。 多指仁政与刑治。《魏书·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恩威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唐 崔璞《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诗:“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明史·广西土司传三·利州》:“七年,豹 復与 颜 相仇杀,帝敕总兵官 吴亮 宣布恩威,令各罢兵。”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主要的不要让他们打成一条心,对于这样的人要恩威并用,也要恩威分用,你懂得吗?”
- 17.
托于空言释义: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 18.
托之空言释义: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 19.
托诸空言释义: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 20.
明发释义:⒈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朱熹 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唐 王维《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诗:“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清 周亮工《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诗:“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 旃然。”⒉谓孝思。晋 陆机《思亲赋》:“存顾復之遗志,感明发之所怀。”《宋书·礼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情深明发。”宋 苏轼《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宪等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⒊早晨起程。晋 陆机《招隐》诗之二:“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