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马 [wǔ mǎ]
1. 令马按节拍舞蹈。亦指马之能舞者。南朝宋孝武帝大明间,河南献舞马,谢庄有《舞马赋》、《舞马歌》。见《宋书·谢庄传》。
舞马 引证解释
⒈ 令马按节拍舞蹈。亦指马之能舞者。 南朝 宋 孝武帝 大明 间, 河南 献舞马, 谢庄 有《舞马赋》、《舞马歌》。见《宋书·谢庄传》。
引唐 杜甫 《斗鸡》诗:“鬬鸡初赐锦,舞马既登牀。”
宋 范成大 《时叙火后意不释然作诗解之》:“潘郎 晓衾梦蘧蘧,舞马竟与融风俱。”
明 唐顺之 《铜雀砚铭》:“昔维瓦,藏歌女,贮舞马;今维砚,侑图史,承铅槧。”
舞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经释义:⒈指传说中 黄帝 受命时上天所授之图籍。 事本《左传·昭公十七年》:“昔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杜预 注:“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宋书·谢庄传》:“时 河南 献舞马,詔羣臣为赋,庄 所上其词曰:‘天子驭三光,总万宇,挹云经之留宪,裁 河 书之遗矩。’”⒉《大云请雨经》的略称。宋 范成大《再次喜雨诗韵》:“仙篆驱龙效水灵,佛螺吹梵演《云经》。”
- 2.
仪禽释义:凤凰的别称。 语本《书·益稷》:“凤凰来仪。”南朝 梁 张率《舞马赋》:“均仪禽於 唐 序,同兽舞於 虞 廷。”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上·凤凰》:“按‘仪禽’谓凤也。”
- 3.
县鷄释义:古时大赦日,悬金鸡于长杆上,然后集罪犯,击鼓,宣读赦令。 古人迷信天鸡星动,必当有赦,故有此仪式。明 夏完淳《讨降贼大逆檄》:“碧池 舞马,并无 摩詰 赋诗;金统 县鷄,先待 日休 草詔。”
- 4.
应箓释义:顺应符命。 古时以此为帝王之兆。箓,帝王所谓的天赐符命之书。《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大晋承运期》,言圣皇应籙受图,化象神明也。”《北史·刘昉传》:“士彦 称有相者,云其应籙,年过六十,必据九五。”唐 张说《舞马词》:“圣君出震应籙,神马浮 河 献图。”
- 5.
报谒释义:⒈谓报祭天地祖宗。 南朝 宋 谢庄《舞马赋》:“茂实冠於 胥 庭,鸿名迈於 勛 发,业底於告成,道臻乎报謁。”⒉回拜;回访。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大老居乡之体》:“嘉禾 兵使 刘庚,其同年也,首来相访。﹝ 沉继山 ﹞輒葛巾芒履以出,自云引疾不出门,送至中庭而止,又不报謁。刘 大怒詬駡,欲起大狱罗织之。”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时方报謁臬长,不持一钱。”
- 6.
月题释义:⒈马额上的佩饰。其形似月。《庄子·马蹄》:“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崔譔 云:“﹝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陈鼓应 今注:“月题,马额上的佩饰,形状如月。”宋 苏轼《次韵刘贡父省上》:“花前白酒倾云液,户外青驄响月题。”⒉借指马。《宋书·谢庄传》:“时 河南 献舞马,詔羣臣为赋,庄 所上其词曰:‘……於是顺斗极,乘次躔,戒悬日於昭旦,命月题於上年。’”
- 7.
海西释义:⒈古 大秦国,即 罗马帝国。《史记·大宛列传》“北有 奄蔡 黎轩”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魏略》云:‘大秦 在 安息、条支 西大海之西,故俗谓之 海西。从 安息 界乘船直载 海西,遇风利时三月到,风迟或一、二岁。’”《后汉书·南蛮传》:“永寧 元年,掸 国王 雍由调 復遣使者诣闕朝贺……自言我 海西 人。海西 即 大秦 也。”⒉指西域一带或位于我国西方的国家。唐 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二:“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清 魏源《江南吟》之八:“阿芙蓉,阿芙蓉,产海西,来海东。”姚华《论文
- 8.
玉塞释义:玉门关 的别称。《晋书·秃发傉檀载记论》:“控弦 玉塞,跃马 金山。”南朝 宋 谢庄《舞马赋》:“辞水空而 南傃,去 轮臺 而东洎,乘 玉塞 而归寳,奄芝庭而献祕。”宋 陆游《芳华楼夜宴》诗:“少日壮心轻 玉塞,暮年幽梦堕 沧洲。”参见“玉门关”。
- 9.
腾倚释义:谓或腾跃或倚立。语本《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唐 张说《舞马词》:“帝皁龙驹沛艾,星兰驥子权奇,腾倚驤洋应节,繁骄接迹不移。”《宋史·乐志一》:“鼓吹十二案,其制:设毡牀十二,为熊羆腾倚之状,以承其下。”
- 10.
舞马银壶释义:舞马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高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
- 11.
钟镈释义:⒈即鎛钟。 宋 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今太常钟鎛,皆於甬本为纽,谓之旋虫,侧垂之。”参见“鎛鐘”。⒉鎛钟。乐器名。唐 薛曜《舞马篇》:“鉤陈 周卫 儼旌旄,鐘鎛陶匏声殷地。”《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乃铸铜为龠、合、升、斗四物,以兴鐘鎛声量之率。”参见“鎛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