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本释义:⒈同一根本。《孟子·滕文公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朱子语类》卷九:“主敬穷理,虽二端,其实一本。”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篇一》:“仁、义、忠、孝,固无非性者,而现前万殊,根原一本。”许地山《凶手》第一幕:“奴是念着他们俩是一本之亲,而且老公公遗下的产业至今还没分析,论理应该供给他。”⒉完全根据。《新五代史·职方考》:“盖得其要,则虽万国而治;失其所守,则虽一天下不能容,岂非一本於道德哉!”宋 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发祥其德,无可以称;思所以报,一本於心。”明 王守
- 2.
一脉释义:⒈亦作“一脉”。河流或山脉的一支。宋 惠洪《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许地山《换巢鸾凤》:“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⒉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元 张养浩《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清 万玉卿《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
- 3.
乡正释义:⒈乡大夫。《左传·襄公九年》:“二师令四乡正敬享,祝宗用马于四墉,祀 盘庚 于西门之外。”杜预 注:“乡正,乡大夫。”《逸周书·大匡》:“赋洒其币,乡正保贷。”朱右曾 校释:“乡正,乡大夫也。《春秋传》曰:使四乡正敬享。保而后贷,防姦欺也。”参见“乡大夫”。⒉隋 唐 以五百户为乡,置乡正一人。理民间诉讼。《隋书·李德林传》:“威 又奏置五百家乡正,即令理民间辞讼。”《旧唐书·高士廉传》:“竇轨 之镇 益州 也,闻而召见(朱桃椎),遗以衣服,逼为乡正。”⒊旧时有些地方称乡长。许地山《缀网劳蛛·枯杨生花》:
- 4.
传书鸽释义:即信鸽。经驯养可以传递书信的鸽子。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传书鸽》:“张九龄 少年时,家养羣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繫鸽足上。”许地山《银翎的使命》:“是谁那么不仔细,把人家的传书鸽子打死了。”参阅 唐 李肇《国史补》卷下、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
- 5.
公服释义:旧时官吏的制服。 《左传·闵公二年》“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晋 杜预 注:“偏衣,左右异色,其半似公服。”《北史·魏纪三》:“﹝ 太和 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四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公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緋,緑,青。”《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卢俊义 俱各公服,都在待漏院伺候早朝,随班行礼。”许地山《女儿心》一:“﹝两夫妇﹞表告了 满洲 诸帝之灵,才退入内堂,把公服换下来。”
- 6.
冠绝释义:远远超过。《晋书·刘琨传》:“时征虏将军 石崇,河南 黄谷涧 中有园,冠絶时辈。”宋 柳永《玉蝴蝶》词之三:“选得芳容端丽,冠絶 吴姬。”清 袁枚《新齐谐·琵琶坟》:“董太史 潮,青年科第以书画文辞冠絶时辈。”许地山《危巢坠简·无忧花》:“她底舞艺本是冠绝一城的。”
- 7.
出头面释义:犹言出面;出头露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政友会诸人,如 犬养氏、长冈氏 诸人,且出头面以任调停,先请延期而后徐图取消。”许地山《东野先生》:“因为从小就被娇养惯,而且她又常在交际场上出头面,家里底事不得不雇人帮忙。”
- 8.
别庄释义:犹别墅。郁达夫《海上通信》:“烟台 的结晶处是东首临海的 烟台山。在这座山上,有领事馆,有灯台,有别庄。”许地山《枯杨生花》:“自己在市外盖了一所别庄,名做 沧海小浪仙馆。”
- 9.
动意释义:⒈改变意向。宋 曾巩 《宝月大师塔铭》:“及退而处夫贫富死生之际,又有所不累其心,故至於不能自给,而未尝动意。”⒉起意。 许地山 《凶手·本事》:“两个朋友觉得 孙荣 对他们疏远了,便动意勒索他。”⒊谓含有动的意趣。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五:“前辈诗云,‘风静花犹落’,静中见动意。‘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意。”⒋犹费心。 元 无名氏 《娶小乔》第三折:“某等四将,乃元帅治下,何劳如此动意。”
- 10.
北伐释义:⒈向北方进军征讨。 《左传·僖公九年》:“齐侯 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 山戎,南伐 楚,西为此会也。”《南史·宋明帝纪》:“﹝ 沉攸之 ﹞率众北伐。”《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吾自离 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⒉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 广东 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许地山《人非人》:“他想:她也是一个北伐进行中的革命女同志,虽
- 11.
匳具释义:盛梳妆用品的盒子。 许地山《命命鸟》:“她的奁具就放在窗边。”
- 12.
变难释义:变乱。《晋书·山涛传》:“及 永寧 之后,屡有变难。”《资治通鉴·宋武帝永初三年》:“待其强臣争权,变难必起,然后命将出师,可以兵不疲劳,坐收 淮 北也。”许地山《<空山灵雨>弁言》:“自入世以来,屡遭变难,四方流离,未尝宽怀就枕。”
- 13.
吟唱释义:吟咏歌唱。金 元好问《和党承旨<雪>诗》之二:“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许地山《命命鸟》:“只只鸟儿都出声吟唱。”碧野《富春江畔》:“时至千百年后的今天,人民仍然不忘 李清照 流寓 金华 时对 双溪 的吟唱。”
- 14.
启悟释义:亦作“啟寤”。寤,通“悟”。启发使觉悟。《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近者神祇启悟陛下。”《晋书·陆喜传》:“始闻高论,终年启寤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此事遍於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卢文弨 补注:“启,开也;寤,觉也,与悟通。”宋 沉揆《<颜氏家训>跋》:“辩析援证,咸有根据,自当启悟来世。”许地山《东野先生》二:“一般人既习非成是,最好的是能使他们因理启悟,去非归是。”
- 15.
啓悟释义:亦作“啟寤”。寤,通“悟”。启发使觉悟。《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近者神祇启悟陛下。”《晋书·陆喜传》:“始闻高论,终年启寤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此事遍於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卢文弨 补注:“启,开也;寤,觉也,与悟通。”宋 沉揆《<颜氏家训>跋》:“辩析援证,咸有根据,自当启悟来世。”许地山《东野先生》二:“一般人既习非成是,最好的是能使他们因理启悟,去非归是。”
- 16.
回眼释义:回转目光。 宋 陈与义《金潭道中》诗:“客行惊节序,回眼送桃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鴇妇脸上现了错愕之色,回眼望一望 端甫。”许地山《商人妇》:“等她回眼过来瞧我的时候,我又装作念书。”
- 17.
土腔释义:土话的腔调。许地山《公理战胜》:“在我耳边恍惚有一个说话带乡下土腔的说:‘一个洋皇上生日倒比什么都热闹。’”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者遭到白眼。”
- 18.
坏种释义:⒈犹坏人,坏蛋。 鲁迅《花边文学·漫骂》:“漫骂固然冤屈了许多好人,但含含胡胡的扑灭‘漫骂’,却包庇了一切坏种。”许地山《缀网劳蛛》:“你这该死的东西……不知厉害的坏种!”束为《老长工》二:“这坏种在社外干了几年,忽然要入社。”⒉犹谬种。多指荒谬错误的言论。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读经一》:“乃坊间又有《周礼节要》之刻,更所谓坏种流传,当付之一炬也。”
- 19.
墓圹释义:墓穴。 许地山《女国士》:“你今晚得同我到田里开个墓圹去。”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例如 汉昭帝 死时,修建墓圹,大司农 田延年 雇佣民间牛车三万辆运沙土,每辆雇价一千钱。”许杰《邻居》五:“四周是漆黑如墨,空气寂静得如同墓圹。”
- 20.
墟集释义:墟市。 许地山《狐仙》:“什么叫做半开化,我不懂。那要到济良所去挑选妻子的才是半开化呢。因为那和到墟集里去买牛羊是同一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