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行约 行约的意思
xíngyuē

行约

简体行约
繁体行約
拼音xíng yuē
注音ㄒㄧㄥˊ ㄩㄝ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yuē yāo, ◎ 用秤称。【组词】:约约。约一下。

基本含义

行为规范;约定的规则。

行约的意思

行约 [xíng yuē]

1. 同行业所订的规约。

行约 引证解释

⒈ 同行业所订的规约。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吾以为用物必购于市,而集某类货,必有某类之行头,今唯有速联行头,严立行约,各自为治。”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若某街某号,有无私卖 美 货,照格填写,违者则以背行约论,请于某行头而处置之。”


行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失约释义:没有履行约会。
    • 2.
      约言释义:约定的话:履行约言。遵守约言。违背约言。
    • 3.
      茅杆洞释义:从来凤古镇百福司出发,沿百牡公路(百福司镇至大河镇牡丹坪)向西北方向前行约5公里,即抵达茅杆洞。
    • 4.
      行约释义:同行业所订的规约。《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吾以为用物必购于市,而集某类货,必有某类之行头,今唯有速联行头,严立行约,各自为治。”《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若某街某号,有无私卖 美 货,照格填写,违者则以背行约论,请于某行头而处置之。”
    • 5.
      训政释义:⒈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清 朱珪《<御制毓庆宫记>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轮,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庆宫 为重华之协,训政、听政者三年,所谓继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清 黄遵宪《感事》诗:“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 训政典留貽。”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孝钦太后 重出训政,引见迟至黎明,则微露倦勤意矣。”⒉指 孙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
    • 6.
      践约释义:履行约定的事情。
    • 7.
      配率释义:按比例向人民摊派税收。《新五代史·杂传十八·卢质》:“三司使 王玫 请率民财以佐用。乃使 质 与 玫 等共议配率,而贫富不均,怨讼并起,囚繫满狱。”《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车驾总师临 江,乞速降黄榜,须行约束,每事务在简省,稍有配率,许人陈告。”

行约(xingy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行约是什么意思 行约读音 怎么读 行约,拼音是xíng yuē,行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行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