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牢 [bù láo]
1. 不坚实;不牢固。不牢靠,不稳。
不牢 引证解释
⒈ 不坚实;不牢固。
引《淮南子·时则训》:“工事苦慢。”
汉 高诱 注:“慢,不牢也。”
⒉ 不牢靠,不稳。
引《三国志·吴志·吕范传》“迁都督”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欲济世务,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徐信 共 崔氏 商议,此地安身不牢,收拾细软家财,打做两个包裹,夫妻各背一个,随着众百姓晓夜奔走。”
《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萧何 稳坐为丞相, 韩信 安邦命不牢。”
草明 《乘风破浪》第五章:“大树砍不倒,小草站不牢。”
国语词典
不牢 [bù láo]
⒈ 不坚固。
例如:「扣子钉不牢」、「邮票贴不牢」。
⒉ 多病不健康。
引《红楼梦·第八二回》:「千愁万绪,堆上心来。想起自己身子不牢,年纪又大了。」
不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释义:同“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这般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的人。”
- 2.
不牢释义:⒈不坚实;不牢固。⒉不牢靠,不稳。
- 3.
不稳释义:⒈不安稳;不牢固。 唐 杜甫《促织》诗:“草根吟不稳,牀下意相亲。”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睡不稳,只倚着个鮫鮹枕头儿盹。”《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倘有人不愜意,在此飞砖掷瓦,安身不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正要上前去劝时,不料他立脚不稳,訇的一声,跌倒在地。”钱锺书《围城》一:“一个大浪把船身晃得利害,鲍小姐 也站不稳。”⒉不可靠。《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一家子新娶箇媳妇儿,是小人家女儿,有些手脚儿不稳,常偷盗婆婆家东西往娘去。”《红楼梦》第九四回:“你去想想,打从
- 4.
不稳当释义:不可靠的意思,不牢固,不稳定。
- 5.
丰墙峭址释义:墙高大而地基陡直。 比喻根基不牢。址,同“址”。
- 6.
丰墙峭阯释义:墙高大而地基陡直。比喻根基不牢。阯,同“址”。
- 7.
倒产释义:⒈犹破产。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试思今日各市镇倒产纷纷,人人皆有朝 猗顿 而暮 黔娄 之惧者,谁实使之乎?”⒉分娩时婴儿足部先出。宋 陈自明《妇人良方》引 杨子建《十产论》:“七曰倒产,产母胎气不足,关键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儿子不能迴转,便直下先露其足。”清 傅山《女科》卷下:“人以为横生倒产,至危之症也。”
- 8.
倒産释义:犹破产。 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试思今日各市镇倒产纷纷,人人皆有朝 猗顿 而暮 黔娄 之惧者,谁实使之乎?”分娩时婴儿足部先出。宋 陈自明《妇人良方》引 杨子建《十产论》:“七曰倒产,产母胎气不足,关键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儿子不能迴转,便直下先露其足。”清 傅山《女科》卷下:“人以为横生倒产,至危之症也。”
- 9.
冰山难恃释义:比喻靠山不牢固,难以长久依靠。
- 10.
包桑释义:⒈苞桑。丛生的桑根。语出《易·否》。《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年》:“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胡三省 注:“包桑多根,植桑至於根多,民安其居之验。”⒉比喻根基稳固。《后汉书·吴盖陈臧传论》:“光武 审《黄石》,存包桑,闭 玉门 以谢 西域 之质,卑词币以礼 匈奴 之使。”李贤 注:“包,本也。繫於桑本,言其固也。”宋 黄庭坚《和谢公定征南谣》:“谋臣异时坐致寇,守臣今日愧包桑。”⒊比喻不牢固;倾危。唐 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邦国之杌陧艰屯,绵绵联联,若包桑缀旒,幸而不殊者屡
- 11.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释义:谓年轻人阅历浅,做不好事情。 老舍《四世同堂》二六:“你给我约了他没有啊……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无论如何,你给我把他请到!”亦作“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八:“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动不动批人家一顿,说人保守。”周立波《桐花没有开》二:“﹝ 张三爹 ﹞大骂年轻人,说他们没有吃得油盐足,不谙事,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 12.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释义:见“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 13.
悬乎释义:危险;不保险;不牢靠:他太粗心,办这件事可有点悬乎。
- 14.
根柢未深释义:树根还没有扎得很深,比喻事业或学业的基础不牢,底子尚薄。
- 15.
沙上建塔释义:比喻基础极不牢固。
- 16.
活溜释义:⒈〈方〉。⒉活动;不牢固。
- 17.
系之苇苕释义:系:依附;苇苕:芦苇的嫩条。鸟巢筑在纤脆的芦苇上。比喻所依附的基础不牢,有很大的危险。
- 18.
结草之固释义:结草:用草扎结而成。形容很不牢固,就象草扎的一样。
- 19.
行窳释义:谓器物粗劣不牢固。
- 20.
行苦释义:⒈行事勤苦。《吕氏春秋·本味》:“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高诱 注:“苦,勤也。”唐 崔兴宗《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诗:“行苦神亦秀,泠然谿上松。”⒉货物脆薄不牢固。《周礼·地官·司市》“凡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汉 郑玄 注:“利,利於民,谓物实厚者;害,害於民,谓物行苦者。”清 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上》“饰行”:“古人谓物脆薄曰行,或曰苦,或曰行苦,或曰行敝,或曰行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