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略 [zhuàn lüè]
1. 略传,大略的生平事迹记叙。
英[ brief biography; ]
2. 传记的概略。
英[ biographical sketch; ]
传略 引证解释
⒈ 比较简略的传记。
引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毕氏 等传略,倘有暇,仍望译寄。”
孙犁 《秀露集·烈士陵园》:“从烈士们的传略上可以看到,即使他们这样年轻,他们生前已经久经考验。”
传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传略释义:比较简略的传记:《孙中山传略》。
- 2.
教务长释义:学校中教学行政工作的最高负责人。鲁迅《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我一回国,就在 浙江 杭州 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
- 3.
洋祸释义:指近代殖民主义的入侵给我国造成的灾难。清 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吾民之苦,亦已极矣!今又加以洋祸,其何以堪!”清 郭嵩焘《上合肥伯相书》:“即今日洋祸之烈,实始自禁鸦片烟。”吴稚晖《中山全书·传略·年表》:“鸦片烟战争一起,中国 开始有洋祸。”
- 4.
画粥释义:宋 范仲淹 早年求学时曾寄居僧寺,贫困异常,每日“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见《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引 宋 文莹《湘山野录》。后以“画粥”为安于贫困之典。清 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兄於世故,雅不欲涉,而戢志以支补者,唯下帷画粥敦孝友,为族党乡邻所推重。”清 方文《赠白孟新仲调移居》诗之二:“畜鷄供老母,画粥度荒年。”
- 5.
白衣仙人释义:指 观世音菩萨。因常著白衣、坐白莲中,故称。宋 苏轼《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诗:“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輟耒女废筐,白衣仙人 在高堂。”亦作“白衣大士”、“白衣观音”。《剪灯馀话·芙蓉屏记》:“每日於 白衣大士 前礼百餘拜,密诉心曲,虽隆寒盛暑弗替。”《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道:‘小生见 白衣大士 出现,特来瞻礼!’”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观世音菩萨传略>跋》:“《咸淳临安志》云:‘晋 天福 四年,得奇木,刻 观音大士 象。钱忠懿王(钱俶)梦白衣人求治其居。王感悟,即其地建 天竺看经院
- 6.
繁赜释义:复杂深奥。 清 龚自珍《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祠祭司典礼最为重大,应行纂入者,较三司繁賾数倍。”《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编造中国新语凡例》:“其餘发挥较深之学理,及繁賾之事物,本为近世界之新学理新事物。”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达尔文 引此等证据甚多。使人知事物与事物相关联之间,其原因极繁賾,达氏 之眼光可谓伟大矣。”
- 7.
风牛马不相及释义:同“风马牛不相及”。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夫孰知兰之生产,与彼风牛马不相及之猫,有此若大关係乎?”
- 8.
骑竹马释义: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唐 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前蜀 韦庄《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骑竹”。唐 杜甫《清明》诗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清 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