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两义 两义的意思
liǎng

两义

简体两义
繁体兩義
拼音liǎng yì
注音ㄌㄧㄤˇ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ǎng,(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组词】:两个黄鹂。两本书。(2) 双方。【组词】: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例句】: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组词】: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基本含义

两个不同的意义

两义的意思

两义 [liǎng yì]

1. 谓君臣两者应该做的合理、适宜的事。

两义 引证解释

⒈ 谓君臣两者应该做的合理、适宜的事。

《后汉书·来歙传论》:“夫专使乎二国之间,岂厌诈谋哉?而能独以信称者,良其诚心在乎使两义俱安,而己不私其功也。”
宋 曾巩 《驸马都尉王师约转观察使制》:“盖尔自初仕迄此,再增厥位,皆以岁满应於迁格,则朕之谨于信赏,尔之安其常守,上下之际,岂不两义俱得哉。”


两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谊释义:犹两义。
    • 2.
      中国学释义:也称“中国研究”、“汉学”。 国外对中国研究的统称。有广狭两义。广义指研究中国的哲学、宗教、历史、政治、经济、艺术、语言等各门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狭义指研究中国的文献、语言和文学。在现阶段,中国学的研究重心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 3.
      书云释义:古代观察天象以占吉凶,并加以记录。 语本《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杨伯峻 注:“云物,古有两义。《太平御览》八引《左传》旧注云:‘云,五云也;物,风、气、日、月、星、辰也。’是分云、物为二。然《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以五云之事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郑众、郑玄 皆谓云物即云色。五云之色者,青、白、赤、黑、黄五色也。杜 注亦云:‘云物,气色灾变也。’其义亦同两 郑,是以云物为一。盖古礼,国君於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臺以望天象(
    • 4.
      反训释义:训诂学术语。用反义词解释词义。有些词古代含有相反两义,如“乱”字有扰乱和治理两义。以“治”解释“乱”,就是反训。
    • 5.
      瑶琨释义:⒈语出《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篠、簜。”孔 传:“瑶、琨皆美玉。”后用以泛指美玉美石。汉 陆贾《新语·本行》:“入山海,採珠璣,求瑶琨。”宋 苏轼《李氏山园潜珍阁赋》:“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明 高启《泉南两义士歌》:“踰年还家喜得寳,木难火齐并瑶琨。”⒉传说中的古地名。出产美酒。汉 郭宪《洞冥记》卷二:“瑶琨 去 玉门 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之以酿酒,则味如醇酎。”汉 郭宪《洞冥记》卷二:“帝坐良久,设甜水之冰,以备沐濯,酌 瑶琨 碧酒,炮青豹之脯。”
    • 6.
      生活方式释义:人类生活的活动方式。有广狭两义:广义包括劳动生活、消费生活、精神生活等活动方式,狭义指个人或家庭日常生活的活动方式,包括衣、食、住、行以及闲暇时间的利用等。受生产方式的制约,并受一定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影响。
    • 7.
      隐慝释义:别人不知的罪恶,不可告人的罪恶。《左传·僖公十五年》:“震 夷伯 之庙,罪之也,於是 展氏 有隐慝焉。”孔颖达 疏:“隐蔽之恶,不见於外,非法令所得绳也。”杨伯峻 注:“隐慝可有两义,一谓人所不知之罪恶,一谓不可告人的罪恶。”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夏侯氏 便於座中攘臂大呼,数 元艾 隐慝秽恶十五事。”按,《后汉书·黄允传》作“隐匿”。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贝编》:“僧即发声,其词皆 五百 从前隐慝也,五百 惊而自悔。”清 黄遵宪《纪事》诗之三:“隐慝数不尽,汝众能知不?”

两义(lia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两义是什么意思 两义读音 怎么读 两义,拼音是liǎng yì,两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两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