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故山 故山的意思
shān

故山

简体故山
繁体
拼音gù shān
注音ㄍㄨˋ ㄕ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ù,(1) 意外的事情。【组词】:事故。变故。故障。(2) 原因。【组词】:缘故。原故。(3) 有心,存心。【组词】: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例句】:故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故人。故乡。故土(故乡)。故园(故乡)。故居。故国(故乡,亦指祖国)。故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5) 朋友,友情。【组词】:亲故。沾亲带故。(6) 死亡(指人)。【组词】:故去。病故。(7) 所以,因此。【组词】:故此。故而。(8) 古同“顾”,反而。

shān,(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组词】: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例句】: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组词】:山响。山呼万岁。(4) 姓。

基本含义

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故山的意思

故山 [gù shān]

1. 旧山。喻家乡。

故山 引证解释

⒈ 旧山。喻家乡。

汉 应瑒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国语词典

故山 [gù shān]

⒈ 故乡的山,多借指故乡。

《文选·谢朓·初发石首城诗》:「故山日已远,风波岂还时。」


故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抹释义:⒈犹一条;一片(用于痕迹、景物等)。唐 罗虬《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宋 陆游《思故山》诗:“暮归稚子迎我笑,遥指一抹西村烟。”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我自离了鶯花市,无半星儿点污,一抹儿瑕疵。”清 郑燮《唐多令·寄怀刘道并示酒家徐郎》词:“一抹晚天霞,微红透碧纱,颤西风凉叶些些。”茅盾《子夜》十:“一抹深红色的夕照挂在那边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带树叶也带些儿金黄。”王西彦《黄昏》:“一阵辘辘辘辘的轰响,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渐散淡的黑烟。”⒉一闪而过。宋 苏轼《
    • 2.
      丘坂释义:⒈山坡。 唐 王建《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诗:“愿君去丘坂,长使道路平。”⒉犹丘墓。唐 王建《辽东行》:“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 辽东 作丘坂。寧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 辽东 行。”
    • 3.
      丹艧释义:同“丹雘”。宋 陆游《思故山赋》:“歷市聚之鸡犬,望塔庙之丹艧。”《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七年》:“从至 翠寒堂,栋宇不加丹艧。”《花月痕》第五回:“黄芦匝地,悲风吹《蒿里》之音;丹艧孔涂,落日下桂旗之影。”
    • 4.
      乞身释义:古代以作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语本《史记·张仪列传》:“今 齐王 甚憎 仪,仪 之所在,必兴师伐之,故 仪 愿乞其不肖之身之 梁,齐 必兴师伐之。”《东观汉记·张况传》:“时年八十,不任兵马,上疏乞身。”宋 苏轼《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清 吴伟业《送何省斋》诗:“总未涉世深,止知乞身易。”
    • 5.
      医工释义:原为官名,指官医。后泛指一般医生。《后汉书·第五伦传》:“建武 二十七年,举孝廉,补 淮阳国 医工长,随王之国。”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生附子之毒能杀人,人固知之矣。而医工或劝人服者,惟生黑豆和合,可以紓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沂 故山僻,少医工。”
    • 6.
      夙好释义:⒈素所喜好;早年的喜好。 唐 韩愈《画记》:“居闲处独,时往来余怀也,以其始为之劳,而夙好之篤也。”宋 陆游《发书画还故山戏作》诗:“平生钻故纸,夙好老尤篤。”⒉旧交,老友。宋 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蠹篋有书供夙好,衡门无客作新知。”清 李渔《怜香伴·强媒》:“老舅与他原是夙好,又受新知,虽有嫌疑,自然冰释。”《红楼梦》第九三回:“世交夙好,气谊素敦。”胡惠生《赠王亦梅》诗:“文章敦夙好,诗酒见情真。”亦指旧情。清 刘瀛《珠江奇遇记》卷二:“及父母为 叔 娶妇,妇防 叔 密,遂疎 燕。然遇妇且归至家,
    • 7.
      屦杖释义:古礼年五十得扶杖,长者可入室而后脱鞋,故以“屨杖”为敬辞,用以称老人。明 唐顺之《与刘南坦尚书》:“回首故山,可为太息,不久图返初服,奉侍屨杖,当有日也。”
    • 8.
      山车释义:传说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则山车出现,古代以为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山出器车”孔颖达 疏引《礼纬斗威仪》:“‘其政大平,山车垂鉤。’注云:‘山车,自然之车;垂鉤,不揉治而自圆曲。’”《太平御览》卷七七三引《孝经援神契》:“虞舜 德盛於山陵,故山车出。山者,自然之物也,山藏之精。”《后汉书·舆服志上》:“秦 并天下,閲三代之礼,或曰 殷 瑞山车,金根之色。”刘昭 注:“殷 人以为大路,於是 始皇 作金根之车。殷 曰(乘)﹝桑﹞根,秦 改曰金根。”晋 王嘉《拾遗记·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 ﹞泛河沉璧,有
    • 9.
      岏岏释义:山高貌。宋 沉辽《零陵先贤赞》:“后数百年,故山岏岏,行朋乞福,乃其衣冠。”
    • 10.
      斩伐释义:⒈征伐。 《诗·小雅·雨无正》:“降丧饥饉,斩伐四国。”宋 苏辙《秦论》:“秦 人居诸侯之地而有万乘之志,侵夺六国,斩伐天下,不数十年之间而得志於海内。”⒉诛杀。《史记·酷吏列传》:“张汤 数称以为亷武,使督盗贼,所斩伐不避贵戚。”《汉书·尹齐传》:“武帝 使督盗贼,斩伐不避贵势。”⒊砍伐。《荀子·王制》:“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汉 东方朔《七谏·初放》:“斥逐鸿鵠兮,近习鴟梟;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高白松》:“伟 因悟前梦,力为营护,竟免斩伐。”清 孙枝
    • 11.
      祝币史辞释义: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左传·昭公十七年》:“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左传·成公五年》:“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縵,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自春秋已下,黷祀諂祭,祝币史辞,靡神不至。”
    • 12.
      秾俊释义:谓宏赡而秀美。梁启超《广诗中八贤歌》:“絶世少年 丁令威,选字穠俊文深微;佯狂海上胡不归,故山猿鹤故飞飞。”
    • 13.
      衰鬓释义:年老而疏白的鬓发。 多指暮年。唐 卢纶《长安春望》诗:“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鬢客 秦 关。”宋 陆游《感怀》诗:“老抱遗书隐故山,镜中衰鬢似霜菅。”
    • 14.
      觉非释义:感觉到不是。多有悔悟意。亦慨叹人事遭遇。语出 晋 陶潜《归去来辞》“觉今是而昨非”。唐 刘商《春日卧病》诗:“今日方知命,前身自觉非。不能忧岁计,无限故山薇。”宋 苏轼《华阴寄子由》诗:“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
    • 15.
      贝编释义:指佛经。因其写于叶上,故称。宋 洪适《蛰寮记》:“子 洪子 囚故山絫年,葺一室,地不丈阔,自 先秦 古书,壼史,贝编,稗官之丛説,骚人之笔语,匝然甲乙,整籤繙帙,味之有餘乐。”元 袁桷《七观》:“攟拾苍雅,刮磨誥盘,微粲贝编,飞英露漙。”
    • 16.
      赤松释义:⒈即 赤松子 。《楚辞·远游》:“闻 赤松 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 赤松 得之,与天地统。” 汉 王充 《论衡·无形》:“ 赤松 、 王乔 ,好道为仙,度世不死。”参见“ 赤松子 ”。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 金华 岸, 赤松 若可招。”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金华县 有 赤松涧 , 赤松子 游 金华山 ,以火自烧而化。”又引《浙江通志》:“ 金华县 北有 赤松山 ,相传 黄初平 叱石成羊处。 初平 号 赤松 ,故山以是名。”参见“ 赤松子 ”。⒉亦作

故山(gus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故山是什么意思 故山读音 怎么读 故山,拼音是gù shān,故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故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