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贡 [jiǔ gòng]
1. 周代征收贡物的九种类别。亦泛指进贡。
九贡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征收贡物的九种类别。亦泛指进贡。
引《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嬪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
《晋书·食货志》:“昔 周 姬公 制以六典,职方陈其九贡,颁财内府,永为不刊。”
《旧唐书·昭宗纪》:“且四海之内,创痏犹殷,九贡之邦,纲条未理。”
章炳麟 《封建考》:“邦国既有九贡,其诸侯所未食者,附庸蕞猥,宫简事希。”
九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功释义:⒈古谓六府三事为九功。《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梁书·武帝纪上》:“文洽九功,武苞七德。”唐太宗《执契静三边》诗:“戢武耀七德,昇文辉九功。”⒉指九种职业的赋税。《周礼·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郑玄 注:“九功,谓九职也。”贾公彦 疏:“谓九职之功,大宰以九职任之,成孰敛其税,则是九功也。”⒊欲成功业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逸周书·成开》:“勉兹九功,敬人畏天……九功:一、宾好在笥;二
- 2.
五府释义:⒈指 周 代的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列子·周穆王》:“五府为虚,而臺始成。”张湛 注:“《周礼》:太府掌九贡九职之货贿,玉府掌金玉玩好,内府主良货贿,外府主泉藏,膳府主四时食物者也。”⒉即明堂。《北史·牛弘传》:“窃谓明堂者…… 黄帝 曰合宫,尧 曰五府,舜 曰总章,布政兴教,由来尚矣。”《太平御览》卷五三三引 唐 成伯玙《礼记外传》:“唐 虞 为五府,夏 谓太庙为世室,殷 人谓路寝为重屋,周 人谓五府为明堂。”宋 范仲淹《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⒊古代五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
- 3.
创痏释义:⒈疮伤;受伤。 晋 左思《吴都赋》:“所以挂扢而为创痏,衝踤而断筋骨。”宋 张师中《括异志·张郎中》:“熙寧 四年﹝ 张郎中 ﹞奉朝请于京师,忽疡生于手,痛不可忍。特有御医 仇鼎 者,专治创痏,呼视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香玉》:“君恶作剧,使人创痏,当与君絶矣!”⒉喻祸害。《旧唐书·昭宗纪》:“四海之内,创痏犹殷,九贡之邦,网条未理。”
- 4.
斿贡释义:周 代九贡之一。贡珠、玉之类。一说,贡羽、毛之类。
- 5.
服贡释义:周 代九贡之一。进贡丝麻织品。
- 6.
物贡释义:《周礼》所称九贡之一,指杂物鱼盐橘柚等。
- 7.
祀贡释义:诸侯向帝王入贡的祭品。 古代九贡之一。
- 8.
邦赋释义:《周礼·天官·职内》:“掌邦之赋入。 ”贾公彦 疏:“掌邦之赋入者,谓九职、九贡、九赋之税入皆掌之,独云赋入者,赋是揔名。”后因以“邦赋”指国家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