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扰 [wú rǎo]
1. 指心神没有受干扰。
3. 谓不扰民。
无扰 引证解释
⒈ 指心神没有受干扰。
引南朝 齐 谢朓 《观朝雨》诗:“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
隋 江总 《游摄山栖霞寺》诗:“五浄自此涉,六尘庶无扰。”
唐 张九龄 《西江夜行》诗:“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⒉ 谓不扰民。
引宋 欧阳修 《除李端懿节度使制》:“於戏,为政而先无扰,所以靖民。”
无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岁俭释义:年成歉收。《后汉书·窦武传》:“是时 羌蛮 寇难,岁俭民饥。”《太平广记》卷三九八引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石磨》:“﹝ 吴兴 梅溪山 ﹞其上復有盘石,正圆如车葢,恒转如磨,声若风雨。土人号为石磨。转驶则年丰,迟则岁俭。”《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辽 以 上京 岁俭,復其民租税。”明 沉德符《野获编·邢部·遣使审恤之始》:“以岁俭民贫,差官不无扰民。”
- 2.
市邑释义:市镇;城镇。 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宋 陆游《过邻家》诗:“室庐封鐍多逋户,市邑萧条少醉人。”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军民辑和,市邑无扰。”
- 3.
扰害释义:侵扰危害。《元典章·台纲二·体察追问》:“做贼説谎扰害百姓的人每根底,好生用心体察追问。”《水浒传》第六九回:“弊寨地连水泊,素无扰害。今为缺少粮食,特来 东平府 借粮,别无他意。”《四游记·祖师收遮天帐》:“有妖兵五千,常於 紫华山 前作乱,扰害生灵。”蒋光慈《少年漂泊者》二:“你俩现在可以终古平安地卧着,人世间的恶魔再不能来扰害你俩了。”
- 4.
耕市释义:指农商。 清 多尔衮《致史可法书》:“耕市不惊,秋毫无扰。”
- 5.
蒐閲释义:⒈检阅。 《新唐书·王沛传》:“是时新建府,俗獷驁,沛 明示法制,蒐閲以时,军政大治。”《东周列国志》第五一回:“四时蒐閲,各有常典,三军严肃,百姓无扰。”⒉搜罗考核。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此时西方当有警,公宜预讲边备,蒐閲人材,不然无以应卒。”
- 6.
赈粜释义:售米赈救。《宋史·食货志上三》:“广东 转运判官 周纲 糴米十五万石,无扰及无陈腐,抚州 守臣 刘汝翼 餉兵不匱,及劝诱賑糶流离,皆转一官。”《元典章·户部七·仓库》:“为 太原路 去岁灾伤贫民缺食,賑糶大备仓 大德 三年、大德 四年米二万二千八百石三斗八升。”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是年有寄 朱元晦 提举诗,以年荒望其来賑糶也。”
- 7.
赤立释义:⒈赤裸而立,无所遮饰。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婉婉弱子,赤立傴僂。牵头曳足,先断腰膂。”金 元好问《游黄华山》诗:“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清 王太岳《铜山吟》:“晨朝集洞口,赤立褫衣裙。”⒉空无所有。形容穷困之极。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宋史·乔行简传》:“今百姓多垂罄之室,州县多赤立之帑。”严复《原强》:“兵连不及周年,公私扫地赤立,洋债而外,尚不能无扰閭阎,其财之匱也又如此。”
- 8.
辑和释义:团结和睦。 《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元二十一年》:“道子 欲辑和内外,乃深布腹心於 恭,冀除旧恶。”明 张居正《答总兵戚南塘授击土蛮之策》:“但古之论战者,亦不全恃甲兵精鋭,尤贵将士辑和。和,则一可当百;不和,虽有众,弗能用也。”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军民辑和,市邑无扰。”
- 9.
遣官释义:派遣官员。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遣使审恤之始》:“廖恭敏 为刑部左侍郎,以岁俭民贫,差官不无扰民,但令抚按及按察司,自清刑狱,其遣官俟丰年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