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蔽膝 蔽膝的意思

蔽膝

简体蔽膝
繁体
拼音bì xī
注音ㄅㄧˋ ㄒ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ì,(1) 遮,挡。【组词】:蔽野。遮蔽。掩蔽。(2) 隐藏。【组词】:蔽匿。隐蔽。(3) 欺骗,隐瞒。【组词】:蒙蔽。蔽美扬恶。(4) 概括。【例句】:一言以蔽之。

xī, ◎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例句】:膝盖骨(亦称“髌骨”)。护膝。屈膝。膝眼。膝下(子女幼时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奴颜卑膝。

基本含义

指伏在膝盖上,表示非常恭敬、谦卑。

蔽膝的意思

蔽膝 [bì xī]

1. 亦作“蔽?”。

3. 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蔽膝 引证解释

⒈ 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汉书·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 莽 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
前蜀 毛文锡 《甘州遍》词之一:“花蔽膝,玉衔头。寻芳逐胜劝宴,丝竹不曾休。”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华山畿君》:“女闻之,感嘅不胜,因脱蔽膝,令母持归。”


国语词典

蔽膝 [bì xī]

⒈ 古代系在衣前的护膝围裙。也作「敝膝」。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
《三国志·卷五〇·吴书·妃嫔传·吴主权潘夫人传》:「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孙)​亮。」


蔽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黻释义:赤色的蔽膝。 古时诸侯之服。
    • 2.
      华绂释义:⒈华美的系印丝绳。⒉指佩“华紱”的达官贵人。⒊华美的蔽膝。紱,通“芾”。
    • 3.
      巨巾释义:大巾。用以蔽膝或盖头。
    • 4.
      披秉释义:穿上官服,配戴饰物。宋 文惟简《虏廷事实·披秉》:“顷年初创臺,有 女真、契丹 之人,有为公相尚书侍郎者,从 汉 法例当披秉。”明 陶宗仪《辍耕录·披秉歌诀》:“天子郊祀与祭太庙日,百官陪位者皆法服。凡披秉须依歌诀次第,则免颠倒之失。歌曰:‘袜履中单黄带先,裙袍蔽膝綬绅连,方心曲领蓝腰带,玉珮丁当冠笏全。’”
    • 5.
      朱绂释义:⒈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程颐 传:“朱紱,王者之服,蔽膝也。”《汉书·韦贤传》:“黼衣朱紱,四牡龙旂。”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紱,王侯满筵。”唐 杜牧《书怀寄中朝往还》诗:“朱紱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嘆老将来。”宋 王安石《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朱紱水云身。”⒉指做官。唐 陈子昂《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青霞路絶,朱紱途遥。”《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臣今幸沾朱紱,而 保安 子
    • 6.
      朱绋释义:红色蔽膝。
    • 7.
      朱芾释义:红色蔽膝。古代礼服上的一种装饰物,缝于长衣之前。
    • 8.
      朱韠释义:朝服的红色蔽膝。
    • 9.
      朱黻释义:同“朱紱”。《文选·韦孟<讽谏>诗》:“黼衣朱黻,四牡龙旂。”李善 注引 应劭 曰:“朱黻,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以皮为之,古者上公服之。”《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陆机“羇宦”>》:“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李善 注引 郑玄 曰:“茀,太古蔽膝之象。黻与茀古字通。”元 汪元亨《一枝花·闲乐》套曲:“远雕轮,避朱黻。”
    • 10.
      爵韠释义:古代士朝服的蔽膝。 因用爵韦制成,故名。
    • 11.
      珩黻释义:佩玉和蔽膝。本为大夫以上者的服饰,后泛指贵官服饰。
    • 12.
      程法释义:程式;法则。 宋 叶适《潼川府修城记》:“城尽甃巨石,创瓮城县门,敌牕蔽膝,并应程法。”《宋史·理宗纪五》:“﹝ 景定 二年﹞宰臣奏:‘太子语臣等言:“近奉圣训……平日所讲修身齐家之道,当真履实践,勿为口耳之学。”请宣付史馆,永为世程法。’”林纾《书<黄生札记>后》:“综而言之,古人程法如此,欲极力避之,亦无可避。”
    • 13.
      緼韠释义:古代朝服所用浅赤色蔽膝。泛指官服。宋 梅尧臣《和淮阳燕秀才》:“乃信读书荣,况即服緼韠。”参见“緼韍”。
    • 14.
      缊韠释义:古代朝服所用浅赤色蔽膝。泛指官服。
    • 15.
      缊韨释义:古代祭服上的浅赤色蔽膝。
    • 16.
      艾韠释义:亦作“艾毕”。上古象刑之一。谓割去罪人之韠以代替宫刑。韠,古代官服上的蔽膝。艾,通“刈”。
    • 17.
      裘鞸释义:相传 孔子 初相 鲁,鲁 人谤诵之曰:“麛裘而韠,投之无戾;韠而麛裘,投之无邮。 ”及三年政成,化行,民又作诵曰:“衮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衮衣,惠我无私。”事见《回氏春秋·乐成》、《孔丛子·陈士义》。麛裘,古时常服。韠即蔽膝,古时朝祭之服。二者不共用。后以“裘鞸”比喻不为时人所习惯的政令。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颂赞》:“晋 舆之称原田,鲁 民之刺裘鞸,直言不咏,短辞以讽。”鞸,同“韠”。
    • 18.
      解韍释义:解下参加皇帝举行祭典时所着的蔽膝。借指离开朝廷官位。唐 李逢吉《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解韍辞丹禁,扬旌去赤墀。”
    • 19.
      解韨释义:解下参加皇帝举行祭典时所着的蔽膝。借指离开朝廷官位。
    • 20.
      赤芾释义:赤色蔽膝。为大夫以上所服。

蔽膝(bi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蔽膝是什么意思 蔽膝读音 怎么读 蔽膝,拼音是bì xī,蔽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蔽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