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障塞 障塞的意思
zhàngsāi

障塞

简体障塞
繁体
拼音zhàng sāi
注音ㄓㄤˋ ㄙㄞ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àng,(1) 阻隔,遮挡。【组词】:障蔽。障翳。障碍。故障。障眼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 中国秦、汉两代边塞上作防御用的城堡。【例句】:“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3) 用作遮蔽、防卫的东西。【组词】:屏障。(4) 古同“幛”,画轴。

sāi sè sài,(1) 堵,填满空隙。【组词】:堵塞漏洞。塞尺。塞规。(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组词】:活塞。塞子。 ◎ 边界上险要地方。【组词】: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组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基本含义

障塞指阻碍、堵塞,形容道路或事物的通行受阻。

障塞的意思

障塞 [zhàng sāi]

1. 阻塞不通。

3. 指使阻塞不通的障碍物。

障塞 引证解释

⒈ 阻塞不通。

《墨子·亲士》:“怨结於民心,諂諛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⒉ 指使阻塞不通的障碍物。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隄防,道达沟瀆,开通道路,毋有障塞。”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犬已毙讫,固无障塞耳。”
明 唐顺之 《<晋斋说>跋》:“如人之破乎障塞而极乎高明,此非强健有力者不能。”

⒊ 即障堡。参见“障堡”。

《管子·幼官》:“障塞不审,不过八日而外贼得间。”
尹知章 注:“障塞者,所以防守要路也。”
《后汉书·祭肜传》:“朝廷以为忧,益增缘边兵,郡有数千人,又遣诸将分屯障塞。”
明 李梦阳 《秋怀》诗:“天清障塞收禾黍,日落谿山散马羣。”


国语词典

障塞 [zhàng sāi]

⒈ 边防要塞。

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

⒉ 阻碍。

唐·裴铏《昆仑奴》:「犬已毙讫,固无障塞耳。」


障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塞徼释义:障塞,要塞。
    • 2.
      壅围释义:遮蔽;障塞。
    • 3.
      壹切释义:⒈一切;全部。 《汉书·赵广汉传》:“壹切治理,威名流闻,及 匈奴 降者言 匈奴 中皆闻 广汉。”颜师古 注:“言诸事皆治理也。”⒉暂时;权宜。《汉书·张敞传》:“敞 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壹切比 三辅 尤异。”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壹切,权时也。”晋 傅玄《傅子·检商贾》:“及 秦 乱四民而废常贱,竞逐末利而弃本业,苟合壹切之风起矣。”《资治通鉴·汉元帝竟宁元年》:“臣恐议者不深虑其终始,欲以壹切省繇戍,十年之外,百岁之内,卒有他变,障塞破坏,亭隧灭絶,当更发屯缮
    • 4.
      治缮释义:修缮。汉 荀悦《汉纪·元帝纪下》:“十年之后,百年之内,卒有他变,障塞败坏,亭戍灭絶,当发戍屯治缮,累世之功,不可卒就。”《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自 禄山 陷 长安,宫闕完雄,吐蕃 所燔,唯衢衖卢舍;朱泚 乱定百餘年,治缮神丽如 开元 时。”

障塞(zhangs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障塞是什么意思 障塞读音 怎么读 障塞,拼音是zhàng sāi,障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障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