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平易 平易的意思
píng

平易

简体平易
繁体
拼音píng yì
注音ㄆ一ㄥˊ 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yì,(1) 不费力,与“难”相对。【组词】: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2) 和悦。【例句】:平易(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3) 改变。【组词】:易手。易地。变易。(4) 交换。【组词】:交易。贸易。(5) 轻慢。【组词】:贵货易土。(6) 芟治草木。【例句】:易墓(除治墓地的草木)。易其田畴。(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8) 姓。

基本含义

形容言语或行为简单易懂,不繁琐复杂。

平易的意思

平易 [píng yì]

1. 性情或态度谦逊和蔼。

平易近人。

[ amiable; ]

2. 文章浅近易懂。

[ (of a piece of writing) plain; ]

3. 妥当简易。

其理平易。

[ simple; ]

4. 平坦宽广。

地势平易。

[ plain; ]

平易 引证解释

⒈ 犹平治,平整。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
杜预 注:“易,治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平易相土,观地分州。”
《新唐书·张茂昭传》:“平易道路,以待西军。”

⒉ 平坦宽广。

《管子·形势解》:“地险秽不平易,则山不得见。”
《明史·余子俊传》:“三边惟 延庆 地平易,利驰突。”
清 魏源 《华山》诗之一:“一石一草木,尚压千万峰。岂肯放平易,招引人世踪。”

⒊ 性情温和宁静;谦逊和蔼。

《庄子·刻意》:“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
《老残游记》第十八回:“性情又极其平易,从不肯轻慢人的。”
周立波 《张满贞》:“现在,在人们的眼里,除了可尊敬,她还显得平易可亲,好象就是大家中间的一个了。”

⒋ 平和简易。

《管子·霸言》:“其立之也以整齐,其理之也以平易。”
《后汉书·崔駰传》:“济兹兆庶,出於平易之路。”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夫以忠恕为心,而以平易为政,则上易知而下易达。”

⒌ 浅近易懂。

《朱子语类》卷七十:“卦辞有平易底,有难晓底。”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其言平易明切,亦未有所谓奇怪。”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二)》:“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


国语词典

平易 [píng yì]

⒈ 性情谦逊平和。

《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姓铁,名英,号补残,是个肝胆男子,学问极其渊博,性情又极其平易,从不肯轻慢人的。」

平和 宽厚

⒉ 文字浅显易懂。

如:「文句平易」。


平易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夷易释义:⒈平易,平正。 ⒉引申为简易,浅显。⒊平和谦逊。
    • 2.
      宽厚释义:⒈宽而厚:宽厚的胸膛。⒉(待人)宽容厚道:为人宽厚。⒊(嗓音)浑厚:唱腔高亢宽厚。
    • 3.
      平和释义:⒈(性情或言行)温和:语气平和。 态度平和。⒉(药物)作用温和;不剧烈。⒊平静;安宁:气氛平和。⒋(纷扰)停息:这场争端终于平和下来。

平易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艰深释义:(道理、文辞)深奥难懂:文字艰深。艰深的哲理。

平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山陵释义: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建于1926—1929年,在南京紫金山。设计人为建筑师吕彦直。陵墓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平面呈钟形。建有牌坊、甬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平易近人。主体结构采用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为重檐歇山蓝琉璃瓦顶,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
    • 2.
      乐易释义:和乐平易。
    • 3.
      亲和力释义: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⒉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她平易近人,很具亲和力。
    • 4.
      冲夷释义:亦作“冲夷”。 冲和平易。
    • 5.
      冲平夷易释义:犹言冲和平易。清 龚自珍 《凤山知县常州汤公父子画像记》:“曰《与竹居诗》者,仅半卷,赠公所为也,其言冲平夷易。”参见“ 冲夷 ”。
    • 6.
      剀易释义:切实平易。
    • 7.
      厓岸释义:亦作“厓厈”。高峻的山崖、堤岸。亦比喻高傲,不平易。元 刘壎《方紫阳诗序》:“自谓改学 四灵、后邨,细读深味,诗律未脱 江西,有崑体意,厓岸骨鯁,似与 赵紫芝 诸人及 刘后邨 不同。”清 钱谦益《吏部稽勋清吏司主事周顺昌授承德郎制》:“破藩篱厓岸之私,虚能鉴物;絶弓剑苞苴之问,廉非市名。”清 钱谦益《送张老还溧阳》诗:“张君 攻岐黄,高名走妇孺。坦怀絶厓厈,剧谈见情愫。”
    • 8.
      坦夷释义:坦率平易。
    • 9.
      坦易释义:坦率平易。
    • 10.
      坦朴释义:平易质朴。
    • 11.
      坦遂释义:平易而畅达。
    • 12.
      夷任释义:平易而放达。
    • 13.
      夷坦释义:⒈平坦。⒉指平坦之地。⒊平易坦率。⒋安详自若貌。
    • 14.
      夷易释义:⒈平易,平正。 ⒉引申为简易,浅显。⒊平和谦逊。
    • 15.
      夷澹释义:平易恬静。
    • 16.
      夷简释义:平易质朴。
    • 17.
      夷道释义:⒈平易之道。《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马叙伦 校诂引 易顺鼎 曰:“夷,平也。昭二十八年《左传》‘刑之颇纇’,服 注:‘纇,不平也。’纇与夷正相反,故曰夷道若纇。”⒉平坦的道路。《淮南子·原道训》:“驰骋夷道。”
    • 18.
      宋文释义:宋 代的文章。 散文以 宋 代为盛,大家辈出,优秀作品甚多。其特点是明白晓畅,平易近人,对后世影响甚大。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汉 史、唐 诗、宋 文、元 曲,此世人口头语也。《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唐 则诗人济济,宋 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
    • 19.
      宽易释义:宽厚平易。《新唐书·袁滋传》:“﹝ 袁滋 ﹞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宋 曾巩《范贯之奏议集序》:“公为人温良慈恕,其从政宽易爱人。”《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永恩 性宽易而持己严,袭爵垂五十年,淡泊勤俭,出处有恒。”
    • 20.
      居易释义:⒈犹平安,平易。 《礼记·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郑玄 注:“易,犹平安也。”《晋书·刘颂传》:“今人主能恆居易执要以御其下,然后人臣功罪形于成败之徵,无逃其诛赏。”⒉处于平常情况。唐 元稹《与史馆韩侍郎书》:“且夫辨所从於居易之时,坚直操於利仁之世,而犹褊浅选懦者之所不为。”⒊方言。犹简单。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十:“我看也算了,难得的是他并不挑精,年纪轻,气力足,性子真,人口又居易,上无大,下无小,一过门就当家立户。”

平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山陵释义: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建于1926—1929年,在南京紫金山。设计人为建筑师吕彦直。陵墓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平面呈钟形。建有牌坊、甬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平易近人。主体结构采用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为重檐歇山蓝琉璃瓦顶,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
    • 2.
      乐易释义:和乐平易。
    • 3.
      亲和力释义: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⒉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她平易近人,很具亲和力。
    • 4.
      冲夷释义:亦作“冲夷”。 冲和平易。
    • 5.
      冲平夷易释义:犹言冲和平易。清 龚自珍 《凤山知县常州汤公父子画像记》:“曰《与竹居诗》者,仅半卷,赠公所为也,其言冲平夷易。”参见“ 冲夷 ”。
    • 6.
      剀易释义:切实平易。
    • 7.
      厓岸释义:亦作“厓厈”。高峻的山崖、堤岸。亦比喻高傲,不平易。元 刘壎《方紫阳诗序》:“自谓改学 四灵、后邨,细读深味,诗律未脱 江西,有崑体意,厓岸骨鯁,似与 赵紫芝 诸人及 刘后邨 不同。”清 钱谦益《吏部稽勋清吏司主事周顺昌授承德郎制》:“破藩篱厓岸之私,虚能鉴物;絶弓剑苞苴之问,廉非市名。”清 钱谦益《送张老还溧阳》诗:“张君 攻岐黄,高名走妇孺。坦怀絶厓厈,剧谈见情愫。”
    • 8.
      坦夷释义:坦率平易。
    • 9.
      坦易释义:坦率平易。
    • 10.
      坦朴释义:平易质朴。
    • 11.
      坦遂释义:平易而畅达。
    • 12.
      夷任释义:平易而放达。
    • 13.
      夷坦释义:⒈平坦。⒉指平坦之地。⒊平易坦率。⒋安详自若貌。
    • 14.
      夷易释义:⒈平易,平正。 ⒉引申为简易,浅显。⒊平和谦逊。
    • 15.
      夷澹释义:平易恬静。
    • 16.
      夷简释义:平易质朴。
    • 17.
      夷道释义:⒈平易之道。《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马叙伦 校诂引 易顺鼎 曰:“夷,平也。昭二十八年《左传》‘刑之颇纇’,服 注:‘纇,不平也。’纇与夷正相反,故曰夷道若纇。”⒉平坦的道路。《淮南子·原道训》:“驰骋夷道。”
    • 18.
      宋文释义:宋 代的文章。 散文以 宋 代为盛,大家辈出,优秀作品甚多。其特点是明白晓畅,平易近人,对后世影响甚大。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汉 史、唐 诗、宋 文、元 曲,此世人口头语也。《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唐 则诗人济济,宋 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
    • 19.
      宽易释义:宽厚平易。《新唐书·袁滋传》:“﹝ 袁滋 ﹞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宋 曾巩《范贯之奏议集序》:“公为人温良慈恕,其从政宽易爱人。”《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永恩 性宽易而持己严,袭爵垂五十年,淡泊勤俭,出处有恒。”
    • 20.
      居易释义:⒈犹平安,平易。 《礼记·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郑玄 注:“易,犹平安也。”《晋书·刘颂传》:“今人主能恆居易执要以御其下,然后人臣功罪形于成败之徵,无逃其诛赏。”⒉处于平常情况。唐 元稹《与史馆韩侍郎书》:“且夫辨所从於居易之时,坚直操於利仁之世,而犹褊浅选懦者之所不为。”⒊方言。犹简单。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十:“我看也算了,难得的是他并不挑精,年纪轻,气力足,性子真,人口又居易,上无大,下无小,一过门就当家立户。”

平易造句

1.从前气冲牛斗的他,如今也变得平易近人了。

2.一个全国赫赫有名的学者,还这么平易近人,真是大巧若拙啊!

3.我们班的王老师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4.老刘虽是局长,大家都感到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5.他是那样平易近人,但又始终坚定不移,这正是他的不凡之处。

6.老党员看起来挺严肃,其实与他交谈起来,在发现,他是多么的平易近人。

7.他为人平易近人,大家都愿意跟他交朋友。

8.有些偶象明星私底下非常平易近人,并不如外界所想像的那么高高在上。

9.我们的老师平易近人,我们在课外可以和他无拘无束地说笑。

10.周总理是如此平易近人,如此无私奉公,如此雄伟宏大,以至于人民无法用言语表达对他的尊敬与爱戴。

11.王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时时刻刻都挂着微笑,就像早晨的太阳。

12.我的校园充满欢乐。同学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心情愉快;老师们一个个认真教学,平易近人;校园环境美丽动人,美不胜收。

13.害羞的女人是美丽的,让人爱怜之心油然而生;仪态大方的女人也是美丽的,平易近人,极具亲和力。

14.有些偶象明星私底下非常平易近人,并不如外界所想像的那麼高高在上。

15.可以啊,长得比较平易近人,蛮适合的,做接待工作单从长相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16.礼让三先;仁者爱人;父慈子孝;谦和好礼;推心置腹;与人为善;虚席以待;礼尚往来;彬彬有礼;平易近人。

17.语言古朴,意象深微;构思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进入胜境。

18.他虽然贵为院长,但秉性却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

19.老师十分平易近人,有问题直接向他反应即可。

20.我们的校长平易近人,对同学十分关心。

平易(pi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平易是什么意思 平易读音 怎么读 平易,拼音是píng yì,平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平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