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学校 学校的意思
xuéxiào

学校

简体学校
繁体學校
拼音xué xiào
注音ㄒㄩㄝˊ ㄒ一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xiào jiào,(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组词】:校园。校长。(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例句】: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1) 比较。【组词】:校场。(2) 查对、订正。【组词】:校勘。校订。校对。

基本含义

学校是指为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的场所。

学校的意思

学校 [xué xiào]

1. 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schoo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学校 引证解释

⒈ 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汉 扬雄 《百官箴·博士箴》:“国有学校,侯有泮宫。”
宋 欧阳修 《议学状》:“夫建学校以养贤,论材德而取士,此皆有国之本务。”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
老舍 《牺牲》:“他们说,他和学校订了三年的合同。”


国语词典

学校 [xué xiào]

⒈ 讲学研习的教育机构。

《诗经·郑风·子衿·序》:「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黉舍 学宫 学塾 书院 私塾


学校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书院释义:中国古代的一种学术机构和学校。 始于唐代,原为皇室所设,掌管校勘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给皇帝讲解经典史籍等工作。五代各地始建书院。宋代大盛,官府和私人都能开设,均聘请名流,广招生徒,变成读书讲学的场所。明清以来又多成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地方。清末废科举后,大都改为学堂。
    • 2.
      私塾释义:中国旧时一种私人办的学校。多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及四书、五经等为课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无一定的学习年限。
    • 3.
      学宫释义:⒈学校。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復徙舍学宫之旁。”宋 叶适《蔡知閤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清 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年十餘岁,徒步从职方公读书学宫。”⒉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们县里,礼义廉耻,一总都灭絶了!也因学宫里没有一个好官。”清 钮琇《觚賸续编·赵公裕后》:“武清县 学宫圮坏,公捐二百金首倡修整。康熙 戊午地震復倾,公独力重建,庙貌聿新。”《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刘元帅 坐於学宫明
    • 4.
      学塾释义:私塾。
    • 5.
      黉舍释义:校舍。亦借指学校。《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艺重当时,所居一旦成市,黌舍暂启,著録或至万人。”宋 范成大《送子文杂言》诗:“城东黌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今之释教,殆遍天下。琳宇梵宫,盛於黌舍;唪诵呪唄,嚣於弦歌。”郭沫若《东风集·<咏福建·咏厦门高集海堤>》:“金门 晴靄外,黌舍碧波中。”

学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个释义:⒈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⒉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⒊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⒋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张天翼《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沙汀《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就走,真怕她一个箭步追上来。”
    • 2.
      一举高中释义:一下子得到了很好的成绩。被名牌学校录取了。
    • 3.
      万古蟾释义:(1900-1995)美术片导演。江苏南京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曾留校任教。1926年与兄籁鸣、弟超尘合作,创作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0年又与兄弟共同创作大型有声动画片《铁扇公主》。1956年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的剪纸片《渔童》、《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曾在国内外获奖。
    • 4.
      三杰释义:⒈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汉 代的 张良、韩信、萧何。《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近 汉高祖 擥三杰以兴帝业,西楚 失雄俊以丧成功。”宋 陈善《扪虱新话·汉高祖项羽机会得失》:“汉高帝 尝与诸将论 汉 所以得天下,与 项羽 所以失天下,帝自谓能用三杰,而 项羽 不能用 范增,故得失异。”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周 有十乱而国以兴,汉 有三杰而基业以立。”⒉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三国 蜀 的 诸葛亮、关羽、张飞。《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进围 成都 数十日,璋 出降”裴松之 注引《傅子》:“刘备 宽仁有度,能
    • 5.
      三门干部释义:谓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的缺乏实践经验的干部。《人民日报》16:“有的自认为是‘自来红’,说什么:‘参加劳动是三门干部的事,我劳动了这么多年,现在又劳动有啥意思。’”
    • 6.
      三风一训释义: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可谓是一个学校的魂。
    • 7.
      上学释义:⒈到学校学习:我每天早晨七点钟上学。⒉开始到小学学习:现在孩子一般六岁上学。
    • 8.
      上线落选释义:“上线落选”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某考生的招投总分(特征成绩)达到了相应批次线,但没有达到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没有投出去。二是指某考生的招投总分(特征成绩)达到了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已经投到这所高校,学校审阅档案后因各种原因认为不宜录取,予以退档。
    • 9.
      上课释义:教师讲课或学生听课:学校里八点开始上课。
    • 10.
      下学释义:学校当天课业完毕,学生回家。
    • 11.
      不中释义:⒈不中用;不行;不好。⒉科举时代考试不合格,也指现在报考高一级学校未能录取。⒊没有打中;无法击中。
    • 12.
      不听释义:⒈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齐侯 不听左右,魏主 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羣臣。”《后汉书·伏湛传》:“步 欲留与 隆 共守二州,隆 不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早劝他不听,此刻后悔了,却是迟了。”⒉不允许。《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纪》:“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及见女,暴怒,杖逐而出,不听入门。”⒊不定罪。《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郑玄 注:“简
    • 13.
      专业课释义:高等学校中,使学生具有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 14.
      专业释义:⒈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专业课。 中文系汉语专业。⒉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分:专业化。专业生产。⒊属性词。专门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的:专业户。专业文艺工作者。
    • 15.
      专业教育释义:由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施行的、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 16.
      专科释义:⒈专门科目:专科医生。 专科词典。⒉指专科学校:专科毕业。
    • 17.
      专科学校释义:实施专业教育的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如农业专科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医学专科学校等。
    • 18.
      专门学校释义:泛指按专业门类设置的学校。分高等专门学校和中等专门学校等。高等专门学校如工业大学、农业大学、化工学院、外交学院等;中等专门学校如林业学校、水利学校、师范学校等。
    • 19.
      业余释义:⒈工作时间以外的:业余时间。业余学校。⒉非专业的:业余歌手。业余剧团。业余文艺活动。
    • 20.
      东京大学释义:日本的综合性国立大学。1877年在东京由东京开成学校、东京医学院合并而成。1886年改称帝国大学。1897年又改名东京帝国大学。1947年改现名。设有教养、文学、教育、法学、经济、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药学十个学院。

学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个释义:⒈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⒉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⒊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⒋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张天翼《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沙汀《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就走,真怕她一个箭步追上来。”
    • 2.
      一举高中释义:一下子得到了很好的成绩。被名牌学校录取了。
    • 3.
      万古蟾释义:(1900-1995)美术片导演。江苏南京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曾留校任教。1926年与兄籁鸣、弟超尘合作,创作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0年又与兄弟共同创作大型有声动画片《铁扇公主》。1956年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的剪纸片《渔童》、《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曾在国内外获奖。
    • 4.
      三杰释义:⒈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汉 代的 张良、韩信、萧何。《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近 汉高祖 擥三杰以兴帝业,西楚 失雄俊以丧成功。”宋 陈善《扪虱新话·汉高祖项羽机会得失》:“汉高帝 尝与诸将论 汉 所以得天下,与 项羽 所以失天下,帝自谓能用三杰,而 项羽 不能用 范增,故得失异。”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周 有十乱而国以兴,汉 有三杰而基业以立。”⒉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三国 蜀 的 诸葛亮、关羽、张飞。《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进围 成都 数十日,璋 出降”裴松之 注引《傅子》:“刘备 宽仁有度,能
    • 5.
      三门干部释义:谓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的缺乏实践经验的干部。《人民日报》16:“有的自认为是‘自来红’,说什么:‘参加劳动是三门干部的事,我劳动了这么多年,现在又劳动有啥意思。’”
    • 6.
      三风一训释义: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可谓是一个学校的魂。
    • 7.
      上学释义:⒈到学校学习:我每天早晨七点钟上学。⒉开始到小学学习:现在孩子一般六岁上学。
    • 8.
      上线落选释义:“上线落选”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某考生的招投总分(特征成绩)达到了相应批次线,但没有达到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没有投出去。二是指某考生的招投总分(特征成绩)达到了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已经投到这所高校,学校审阅档案后因各种原因认为不宜录取,予以退档。
    • 9.
      上课释义:教师讲课或学生听课:学校里八点开始上课。
    • 10.
      下学释义:学校当天课业完毕,学生回家。
    • 11.
      不中释义:⒈不中用;不行;不好。⒉科举时代考试不合格,也指现在报考高一级学校未能录取。⒊没有打中;无法击中。
    • 12.
      不听释义:⒈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齐侯 不听左右,魏主 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羣臣。”《后汉书·伏湛传》:“步 欲留与 隆 共守二州,隆 不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早劝他不听,此刻后悔了,却是迟了。”⒉不允许。《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纪》:“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及见女,暴怒,杖逐而出,不听入门。”⒊不定罪。《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郑玄 注:“简
    • 13.
      专业课释义:高等学校中,使学生具有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 14.
      专业释义:⒈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专业课。 中文系汉语专业。⒉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分:专业化。专业生产。⒊属性词。专门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的:专业户。专业文艺工作者。
    • 15.
      专业教育释义:由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施行的、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 16.
      专科释义:⒈专门科目:专科医生。 专科词典。⒉指专科学校:专科毕业。
    • 17.
      专科学校释义:实施专业教育的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如农业专科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医学专科学校等。
    • 18.
      专门学校释义:泛指按专业门类设置的学校。分高等专门学校和中等专门学校等。高等专门学校如工业大学、农业大学、化工学院、外交学院等;中等专门学校如林业学校、水利学校、师范学校等。
    • 19.
      业余释义:⒈工作时间以外的:业余时间。业余学校。⒉非专业的:业余歌手。业余剧团。业余文艺活动。
    • 20.
      东京大学释义:日本的综合性国立大学。1877年在东京由东京开成学校、东京医学院合并而成。1886年改称帝国大学。1897年又改名东京帝国大学。1947年改现名。设有教养、文学、教育、法学、经济、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药学十个学院。

学校造句

1.两个学校合并之后,已不分畛域。

2.毕业即将离开学校,同学们都互相留下临别赠言。

3.咱们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4.学校分房子,这对长期往办公室的王老师来说,真是久旱逢甘雨呀!

5.学校里的教师们,虽然月薪收入不多,也没有一个不是乐天知命的。

6.全校各班对学校出台的规定令行禁止。

7.这个学生六亲无靠,但读书异常努力,所以学校特别拨款照顾他的生活。

8.小张挨了打,她父亲到学校去兴师问罪。

9.同学们兴灭继绝地去参加学校联欢晚会。

10.他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其来有自,家长和学校当初要能防微杜渐,也许就不会误他一生。

11.到这里来找你,我是出于无奈,孩子吵着闹着要上这个学校

12.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哥哥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13.学校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总是有人大做文章。

14.学校为整顿工作作风,决定对不安心工作的老师小惩大诫。

15.李老师的事迹在学校里尽人皆知。

16.学校合并面临左右两难美国与台湾的经验。

17.爸爸当机立断,要把王勤送到寄宿学校就读。

18.彼一时,此一时,清朝该去考秀才,捐监生,现在就只得进学校

19.我们学校最进举办了一次忆苦思甜的活动。

20.我在学校里没学过计算机,我现在能够运用,完全是无师自通。

学校(xuex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学校是什么意思 学校读音 怎么读 学校,拼音是xué xiào,学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学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