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谋 [shàn móu]
1. 好的计谋。
3. 指认真谋划。
善谋 引证解释
⒈ 好的计谋。
引《左传·文公七年》:“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
⒉ 指认真谋划。
引宋 秦观 《李泌论》:“天下之势,善谋之则无不利,天下之谋,善听之则无不良。”
善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代立释义:⒈亦作“ 代位 ”。⒉继立为君。立,通“ 位 ”。《商君书·更法》:“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 高亨 注:“代,接替。”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上》作“代位”。
- 2.
令图释义:善谋;远大的谋略。《左传·昭公元年》:“臣闻君子能知其过,必有令图。令图,天所赞也。”《隋书·梁睿传》:“睿 上疏曰:‘窃以远抚长驾,王者令图;易俗移风,有国恒典。’”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人伦之本,王化之先,爰举令图,允资内辅,式表后妃之德,俾形邦国之风,兹《礼经》之大典也。”
- 3.
呴呴释义:⒈温和貌。汉 刘向《新序·善谋下》:“项王 见人恭谨,言语呴呴。”《南史·宋建平王景素传》:“﹝ 景素 ﹞与人言呴呴,常恐伤其情。”⒉道教称心脏之神。《云笈七籤》卷十八:“《经》曰:子欲为道,当先歷藏,皆见其神乃有信……乃念:肺色正白,名曰 鸿鸿。七日念:心色正赤,名曰 呴呴。”⒊鸟鸣声。亦指鸟叫。汉 王逸《九思·悯上》:“云濛濛兮电儵烁,孤雌惊兮鸣呴呴。”《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十六年》:“燕雀处堂,子母相哺,呴呴焉相乐也。”清 张远《鹊巢为童子所破》诗:“力尽嘵嘵语,巢成呴呴欢。”
- 4.
善谋释义:⒈好的计谋。 《左传·文公七年》:“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⒉指认真谋划。宋 秦观《李泌论》:“天下之势,善谋之则无不利,天下之谋,善听之则无不良。”
- 5.
嘉猷释义:治国的好规划。 《书·君陈》:“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孔 传:“汝有善谋善道则入告汝君於内。”蔡沉 集传:“言切於事谓之谋,言合於道谓之猷。”《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一》:“寤寐嘉猷,延佇忠实。”李周翰 注:“嘉,善;猷,道也。”宋 曾巩《使相制》:“配于前哲,属在老成。其代天工,矧久闻於大政;廼心王室,尚思告於嘉猷。”《清史稿·颖毅亲王萨哈璘传》:“伏思皇上不受尊号,咎在诸贝勒不能殫竭忠信,展布嘉猷,为久之大计。”
- 6.
廉峭释义:清廉而严厉。明 沉德符《野获编·府县·金元焕》:“徽 人皆狡獪善谋,反扬言太守受同年多金,为之道地,石 素以廉峭自矜重,遂立意坐以主使。”
- 7.
张范释义:⒈汉张良、春秋越范蠡的并称。 两人俱善谋,又皆功成隐退。⒉东汉张劭、范式的并称。两人友情笃厚。⒊南朝宋张永、梁范怀约的并称。二人俱善书。
- 8.
房玄龄释义:唐初大臣。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隋末进士。后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在玄武门之变中,助李世民得帝位。先为中书令,后任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善谋划,与杜如晦有“房谋杜断”之称。后封梁国公。
- 9.
才疏技拙释义:才识不高,不善谋算。
- 10.
才疏计拙释义:指才识疏浅,不善谋算。
- 11.
拙生释义:拙于生计,不善谋生。
- 12.
权议释义:谓知权变,善谋划。
- 13.
疏谋少略释义:计谋、策略很少。形容不善谋划。
- 14.
罢劳释义:疲劳;疲惫。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兹入 郑,民不罢劳。”汉 刘向《新序·善谋》:“﹝ 楚灵王 ﹞起 章华之臺,为 乾谿 之役,百姓罢劳怨懟於下,羣臣倍畔於上。”《后汉书·伏湛传》:“大军远涉二千餘里,士马罢劳,转粮艰阻。”《隋书·后妃传·文献独孤皇后》:“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
- 15.
良计释义:⒈善策,妙计。⒉善谋。
- 16.
诒燕释义:《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郑玄 笺:“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后遂以“詒燕”谓为子孙妥善谋划,使子孙安乐。
- 17.
趋风释义:⒈亦作“趍风”。 疾行至下风,以示恭敬。《左传·成公十六年》:“郤至 三遇 楚子 之卒,见 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汉 刘向《新序·善谋一》:“是故 虞卿 一言,而 秦 之震惧趋风,驰指而请备。”宋 张耒《答林学士启》:“耒,淮 楚 晚进,场屋后来,辱登门墻,尝备官属,当趋风於末座,乃首贄於长牋。”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双缢庙》:“縞袂趋风,匹夫之志难夺;红颜赴义,匹妇之谅可悲。”⒉引申指瞻仰风采。宋 曾巩《越州贺提刑夏倚状》:“巩 於此备官,云初託庇,喜趋风之甚邇,谅考履之惟和。”⒊闻风而来。唐 聂
- 18.
辂挽释义:牵挽车子的横木。 汉 刘向《新序·善谋下》:“高皇帝 五年,齐 人 娄敬 戍 陇 西,过 雒阳,脱輅輓,见 齐 人 虞将军 曰:‘臣愿见上言便宜事。’”
- 19.
非谋释义:⒈犹诡计。《书·康诰》:“勿用非谋非彝。”曾运乾 正读:“不必用诡谋异计。”⒉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二年》:“瓘 素有异论,欲助成非谋。”⒊非善策,未为得计。《左传·庄公十二年》:“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杜预 注:“非谋,非善谋也。”
- 20.
马策释义:马鞭。 汉 刘向《新序·善谋上》:“夫武臣 张耳、陈餘 杖马策下 赵 数十城。”宋 秦观《送李端叔从辟中山》诗:“念君远行役,中夜忧反侧。揽衣起成章,赠以当马策。”清 蒲松龄《崂山观海市作歌》:“直将长袖捫三台,马策欲挝天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