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军 [zhèn jūn]
1. 古代将军名号。三国魏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见《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历代均有镇军将军,宋以后无。
3. 清代总兵的俗称。
镇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将军名号。 三国 魏 以 陈群 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见《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历代均有镇军将军, 宋 以后无。
⒉ 清 代总兵的俗称。
引《冷眼观》第二一回:“没有隔几天,就先把自己的命革掉了……是 吴元愷 镇军亲身去逮捕的。”
镇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业宇释义:学识和气宇。南朝 梁 沉约 《沉文季加侍中诏》:“散骑常侍尚书左僕射 西丰县 开国侯新除镇军将军 沉文季 ,业宇流正,鑑识超凡。”
- 2.
中镇抚释义:六朝 时对中军、镇军、抚军将军的合称。
- 3.
军田释义:官给军营耕牧的田地。唐 韩愈《崔评事墓铭》:“署为观察巡官,实掌军田。”《明史·罗亨信传》:“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徵税五升。”《续文献通考·田赋五》:“正统 二年,免军田正粮归仓,止徵餘粮六石。”
- 4.
军贯释义:军籍。 《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五年》:“丙申,下詔:‘诸州镇军贯,非有罪配隶者,皆免为民。’”胡三省 注:“贯,籍也。”
- 5.
判司释义:古代官名。唐 代节度使、州郡长官的僚属,分别掌管批判文牍等事务。亦用以称州郡佐吏。《旧唐书·职官志一》:“镇军满二万人以上诸曹判司。”唐 白居易《自吟拙什因有所怀》诗:“趁向 江陵 府,三年作判司。”宋 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诗:“判司比 唐 时,犹幸免笞箠。”
- 6.
委怀释义:犹寄情。 晋 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清 黄鷟来《题毛闇斋采芝图》诗:“肆迹敛文藻,委怀在长年。”
- 7.
尊上释义:⒈尊敬长上。《礼记·祭义》:“至鬼神,以尊上也。”孔颖达 疏:“谓至於祭祀鬼神,是尊严其上也。以此教民,民亦尊上也。”⒉犹尊长。《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清 翟灏《通俗编·交际》:“《宋书·礼志》:‘朝服肩上有小袷囊,缀之朝服之外,俗呼曰紫荷。’……今名小袷囊曰荷包,亦得缀袍外以见尊上。”参见“尊长”。⒊对人父母的敬称。《宋书·孝义传·何子平》:“﹝ 何子平 ﹞母本侧庶,籍注失实……时镇军将军 顾覬之 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
- 8.
弱龄释义:⒈弱冠之年。南朝 梁 任昉《<王文宪集>序》:“时司徒 袁粲,有高世之度,脱落尘俗,见公弱龄,便望风推服,叹曰:‘衣冠礼乐在是矣!’时 粲 位亚台司,公年始弱冠。”明 宋濂《符氏世谱记》:“文昌 之年犹未弱龄,朝夕奔走乎西东。”⒉泛指幼年、青少年。晋 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逯钦立 注:“弱龄,弱年,少年。”南朝 梁 沈约《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弱龄便神情峻彻,非常童稚之伍,行仁尚道,洗志法门,至年十岁,慈念弥篤。”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王城西北大河南岸旧
- 9.
总兵释义:也叫总镇。明清两代领兵官官名。明代总兵本为差遣名称,无品级、无定员。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兵,事毕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清代为绿营兵(汉军)高级武官,受提督节制,掌理本镇军务。
- 10.
渭阳释义:⒈《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 渭阳。”朱熹 集传:“舅氏,秦康公 之舅,晋公子 重耳 也。出亡在外,穆公 召而纳之。时 康公 为太子,送之 渭 阳而作此诗。”后因以“渭阳”为表示甥舅情谊之典。唐 杜甫《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寒空 巫峡 曙,落日 渭 阳情。”清 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吾父与君有 渭 阳之谊,欲媳 青君 谅无不允。”⒉舅父的代称。唐 李匡乂《资暇集·渭阳》:“徵舅氏事,必用 渭 阳,前辈名公,往往亦然。”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 毕相諴,家本寒微,其 渭
- 11.
督护释义:⒈武官名。晋 置。为方面镇将的部将。《宋书·乐志》:“彭城 内史 徐逵之 为 鲁轨 所杀,宋高祖 使府内直督护 丁旿 收殮殯埋之。”《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晦 之走也,左右皆弃之,唯 延陵盖 追随不捨,帝以 盖 为镇军功曹督护。”胡三省 注:“晋 氏渡 江,有参军督护。功曹参军兼督护,即参军督护之任也。”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八:“俄一县尉 宋捷 者庸督护輦道,倚其姓名之讖,旋搆一官,因而章疏歌颂,杂进不已。”⒉谓监督(军事)。《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七年》:“八月,魏 主遣冠军将军 安頡 督护诸军
- 12.
穵运释义:明 代差派平民为官府运输粮饷称为穵运。明 焦竑《焦氏笔乘·安南》:“又如西北边粮草,全赖 陕西 小民肩担驴驮,谓之‘穵运’。”明 沉德符《野获编·河漕·宣大二镇漕河》:“宣府、大同 二镇,粮餉运道最苦。嘉靖 末年,行穵运之法,山谷崎嶇,率三十石而致一钟,当事者忧之。”《明史·食货志三》:“凡诸仓应输者有定数,其或改拨他镇者,水次应兑漕粮,即令坐派镇军领兑者给价,州县官督车户运至远仓,或给军价就令关支者,通谓之穵运。”
- 13.
英断释义:英明果断。《晋书·安帝纪》:“朕躬播越,沦胥荒裔……赖镇军将军 裕 忠武英断,诚冠终古。”宋 陆游《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臣等恭睹陛下特发英断,进讨 京东,以为恢復故疆,牵制 川 陕 之谋。”明 沉德符《野获编·佞倖·十俊》:“上之英断,非 汉武 可比也。”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亚歷第二,号称 大彼得 以来之时代英主……百年间 欧洲 英断之令主,未或先之。”
- 14.
裙衫释义:裙子和衣衫。 亦泛指衣服。《梁书·任昉传》:“既至无衣,镇军将军 沉约 遣裙衫迎之。”《南史·刘歊传》:“以一千钱市成棺,单故裙衫,衣巾枕履。”柯岩《奇异的书简·船长》:“明媚的阳光,彩色的裙衫,童声稚气的欢笑,一下子使得 汉堡 港这支一百多年的古曲,焕发出青春的明丽,奏出了奇异而动人的旋律。”
- 15.
躬擐甲胄释义:指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
- 16.
酒纠释义:⒈亦作“ 酒糺 ”。⒉昔人饮宴时,劝酒监酒令的人。 唐 无名氏 《玉泉子》:“命酒糺来要下筹,且喫罚爵。”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苏叔党 政和 中至东都,见妓称‘録事’,太息语 廉宣仲 曰:‘今世一切变古, 唐 以来旧语尽废,此犹存 唐 旧为可喜。’前辈谓妓曰‘酒纠’,盖谓録事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惟藩镇军府例设酒糺以供宴享,名曰营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一日,酒纠宣觴政,约各言所畏,无理者罚,非所独畏者亦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