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信口 信口的意思
xìnkǒu

信口

简体信口
繁体
拼音xìn kǒu
注音ㄒㄧㄣˋ ㄎ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ìn shēn,(1) 诚实,不欺骗。【组词】: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组词】: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 崇奉。【组词】:信仰。信徒。(4) 消息。【组词】:信息。杳无音信。(5) 函件。【组词】: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 随便,放任。【例句】: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 同“芯”。(8) 姓。(1) 同“伸”,舒展开。(2) 同“伸”,表白。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信口指的是不经思考或不负责任地随口说话。

信口的意思

信口 [xìn kǒu]

1. 未加考虑即随便说话。

信口胡说。

[speak thoughtlessly or casually;]

信口 引证解释

⒈ 随口。谓出言不加思索。

唐 白居易 《答故人》诗:“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你只管言三语四,信口儿駡谁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茹韵香先生》:“﹝先生﹞腹笥便便,四部七録,信口援引,诗文奇速,顷刻万言。”
沈从文 《烟斗》:“信手翻去,信口来读,希望从古人诗句中得到一点安慰。”


国语词典

信口 [xìn kǒu]

⒈ 不加思索而任意发言。

唐·白居易〈答故人〉诗:「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刘齐礼初入花丛,手舞足蹈,也不知如何是好,海阔天空,信口乱说。」


信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随口释义:没经过考虑,随便说出:他对别人的要求,从不随口答应。

信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之逛释义:戏曲术语,表示无从稽考的事物。也形容人说的话或者作的承诺没有现实意义,纯属信口开河。
    • 2.
      信口开呵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同“信口开合”。
    • 3.
      信口开喝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同“信口开合”。
    • 4.
      信口开河释义: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 5.
      信嘴释义:犹言信口。
    • 6.
      剌登哩登释义:信口哼唱声。
    • 7.
      口没遮拦释义:指说话没任何顾忌,信口胡言。
    • 8.
      咒天骂地释义:形容信口乱骂。
    • 9.
      唱唱咧咧释义:形容信口哼唱。
    • 10.
      嚼舌释义:⒈信口胡说;搬弄是非:有意见当面提,别在背后嚼舌。 ⒉无谓地争辩:没工夫跟你嚼舌。‖也说嚼舌头(jiáo shé·tou)、嚼舌根(jiáo shé·gen)。
    • 11.
      妄口释义:乱开口;信口。《红楼梦》第七七回:“我不是妄口咒人,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不借给这张弹弓,又有甚么使不得?他何必妄口説这大话?”
    • 12.
      师心释义:⒈以心为师,自以为是。《庄子·人间世》:“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成玄英 疏:“是犹以心为师,尚有成见,未能付之自然。”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汉文 师心不学,变古坏礼。”清 顾炎武《钱生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诗:“哀哉末世医,误人已无算……信口道热寒,师心作汤散。”⒉以心为师,不拘泥于成法。犹言独出心裁。《关尹子·五鉴》:“善弓者,师弓不师 羿;善舟者,师舟不师 奡;善心者,师心不
    • 13.
      开合释义:⒈分合。晋 木华《海赋》:“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⒉开闭。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箇信口开合。”黄宗英《美丽的眼睛》:“她什么也不能吃,气管虽已接好,嘴部还不能开合,也难以下咽。”⒊指诗文结构的铺展、收合等变化。清 沉德潜 周準《明诗别裁集·李梦阳》:“七言近体,开合动盪,不拘故方,準之 杜陵,几於具体。”臧克家《文不在长》:“王安石 的《读孟尝君传》,共九十字,驳成说,立己见,开合有度,层次分明。”⒋開閤:亦作“开阁”。汉 公孙弘 为宰相,“起客馆,
    • 14.
      悔尤释义:犹怨恨。 语本《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唐 元稹《诲侄等书》:“吾又以吾兄所职易涉悔尤,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宋 王安石《送张拱微出都》诗:“一来裹青衫,触事自悔尤。”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最后决意报讎同力勠,洒血书誓无悔尤。”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近常从事于翻译,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颇招悔尤。”
    • 15.
      捣浆糊释义:又叫“捣糨糊”。上海方言,原意淫秽,指与妓女发生关系。现在意指某人打马虎眼,敷衍别人!也形容某人善于做并不能解决实际情况、滥竽充数的事情,以及喜欢信口开河的习惯!甚至用于形容一些善于人际交往的人!
    • 16.
      放谈释义:信口谈论;纵情谈论。《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光 解 正 慎宜,不为放谈。”夏衍《改编<复活>后记》:“我有了和阔别多年的友人们放谈的机会。”
    • 17.
      横口释义:犹随口,信口。 《列子·黄帝》:“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歟,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歟!”明 徐渭《书<草玄堂稿>后》:“迨数十年,长子孙而近嫗姥,于是黜朱粉,罢倩顰,横步之所加,莫非问耕织於奴婢;横口之所语,莫非呼鸡豕於圈槽。”
    • 18.
      没下颔的话释义:谓信口胡说的话。
    • 19.
      没了捆儿释义:没有拘束,信口乱说。
    • 20.
      浑说释义:胡说;乱说:信口浑说。

信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之逛释义:戏曲术语,表示无从稽考的事物。也形容人说的话或者作的承诺没有现实意义,纯属信口开河。
    • 2.
      信口开呵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同“信口开合”。
    • 3.
      信口开喝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同“信口开合”。
    • 4.
      信口开河释义: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 5.
      信嘴释义:犹言信口。
    • 6.
      剌登哩登释义:信口哼唱声。
    • 7.
      口没遮拦释义:指说话没任何顾忌,信口胡言。
    • 8.
      咒天骂地释义:形容信口乱骂。
    • 9.
      唱唱咧咧释义:形容信口哼唱。
    • 10.
      嚼舌释义:⒈信口胡说;搬弄是非:有意见当面提,别在背后嚼舌。 ⒉无谓地争辩:没工夫跟你嚼舌。‖也说嚼舌头(jiáo shé·tou)、嚼舌根(jiáo shé·gen)。
    • 11.
      妄口释义:乱开口;信口。《红楼梦》第七七回:“我不是妄口咒人,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不借给这张弹弓,又有甚么使不得?他何必妄口説这大话?”
    • 12.
      师心释义:⒈以心为师,自以为是。《庄子·人间世》:“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成玄英 疏:“是犹以心为师,尚有成见,未能付之自然。”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汉文 师心不学,变古坏礼。”清 顾炎武《钱生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诗:“哀哉末世医,误人已无算……信口道热寒,师心作汤散。”⒉以心为师,不拘泥于成法。犹言独出心裁。《关尹子·五鉴》:“善弓者,师弓不师 羿;善舟者,师舟不师 奡;善心者,师心不
    • 13.
      开合释义:⒈分合。晋 木华《海赋》:“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⒉开闭。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箇信口开合。”黄宗英《美丽的眼睛》:“她什么也不能吃,气管虽已接好,嘴部还不能开合,也难以下咽。”⒊指诗文结构的铺展、收合等变化。清 沉德潜 周準《明诗别裁集·李梦阳》:“七言近体,开合动盪,不拘故方,準之 杜陵,几於具体。”臧克家《文不在长》:“王安石 的《读孟尝君传》,共九十字,驳成说,立己见,开合有度,层次分明。”⒋開閤:亦作“开阁”。汉 公孙弘 为宰相,“起客馆,
    • 14.
      悔尤释义:犹怨恨。 语本《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唐 元稹《诲侄等书》:“吾又以吾兄所职易涉悔尤,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宋 王安石《送张拱微出都》诗:“一来裹青衫,触事自悔尤。”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最后决意报讎同力勠,洒血书誓无悔尤。”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近常从事于翻译,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颇招悔尤。”
    • 15.
      捣浆糊释义:又叫“捣糨糊”。上海方言,原意淫秽,指与妓女发生关系。现在意指某人打马虎眼,敷衍别人!也形容某人善于做并不能解决实际情况、滥竽充数的事情,以及喜欢信口开河的习惯!甚至用于形容一些善于人际交往的人!
    • 16.
      放谈释义:信口谈论;纵情谈论。《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光 解 正 慎宜,不为放谈。”夏衍《改编<复活>后记》:“我有了和阔别多年的友人们放谈的机会。”
    • 17.
      横口释义:犹随口,信口。 《列子·黄帝》:“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歟,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歟!”明 徐渭《书<草玄堂稿>后》:“迨数十年,长子孙而近嫗姥,于是黜朱粉,罢倩顰,横步之所加,莫非问耕织於奴婢;横口之所语,莫非呼鸡豕於圈槽。”
    • 18.
      没下颔的话释义:谓信口胡说的话。
    • 19.
      没了捆儿释义:没有拘束,信口乱说。
    • 20.
      浑说释义:胡说;乱说:信口浑说。

信口造句

1.他说得高兴,就信口开合起来。

2.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听信一些人的信口雌黄。

3.他数黑论黄,信口乱扯,不足为信。

4.我最怕的是家族里那些三姑六婆信口雌黄,说长道短。

5.这些信口开河,不着边际的话,不要去听他的。

6.这种人命关天的事,千万不可信口开河,随意诬赖人。

7.他向来喜欢信口开河,可别太在意了。

8.他这人最喜欢信口开河地乱吹捧。

9.我们说话要有根据,不能信口开河。

10.我这篇文章字字有据,绝非信口开河。

11.刘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12.他是信口开河胡诌的,可别轻信。

13.在证人席上,可由不得你信口开河!

14.看得出来,她们的回答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的。

15.信口开河惯了,可别怪没人相信你。

16.这是事实,并不是我信口开河,随便乱说的。

17.歪曲事实,信口雌黄陷害他人,是犯法的行为。

18.我倒是觉得跟那些信口雌黄污蔑真理的人辩论很可耻。

19.当主管的就该讲实证,如果信口雌黄乱批评,谁会服你?

20.这事的真相还不知道,你先别信口雌黄。

信口(xink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信口是什么意思 信口读音 怎么读 信口,拼音是xìn kǒu,信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信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