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二教 二教的意思
èrjiào

二教

简体二教
繁体
拼音èr jiào
注音ㄦˋ ㄐ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èr,(1) 数名。【例句】: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组词】:独一无二。(3) 两样,别的。【组词】:二话。不二价。

jiào jiāo,(1) 指导,训诲。【组词】: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2) 使,令。【例句】:风能教船走。(3) 指“宗教”。【组词】:教士。教主。教皇。教堂。(4) 姓。(1) 传授。【组词】:教课。你教给我做。

基本含义

指教育的第二个阶段或者教育的后半段。

二教的意思

二教 [èr jiào]

1. 两种宗教。指佛教、道教。

二教 引证解释

⒈ 两种宗教。指佛教、道教。

《南齐书·顾欢传》:“夫辨是与非,宜据圣典。寻二教之源,故两标经句。”
唐 李涉 《酬举生许遇山居》诗:“不似本宗疏二教,许过云壑访潜夫。”
明 李昌祺 《剪灯馀话·何思明游酆都录》:“二教之大,鬼神之著,甚至矣乎!曩吾僻见,过毁 老 释,今致削官减禄。”


二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教释义:两种宗教。 指佛教、道教。《南齐书·顾欢传》:“夫辨是与非,宜据圣典。寻二教之源,故两标经句。” 唐 李涉 《酬举生许遇山居》诗:“不似本宗疏二教,许过云壑访潜夫。” 明 李昌祺 《剪灯馀话·何思明游酆都录》:“二教之大,鬼神之著,甚至矣乎!曩吾僻见,过毁 老 释 ,今致削官减禄。”
    • 2.
      五物释义:⒈指五种地形上的物产。《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皁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覈物,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荚物,其民晳而瘠。五曰原隰,其动物宜臝物,其植物宜丛物,其民丰肉而庳。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⒉犹言五事。《周礼·地官·乡大夫》:“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贾公彦 疏:“物,事也。”⒊五行。三国 魏
    • 3.
      吃教释义:讥称天主、基督二教。 因其中某些人靠教会谋取私利而得名。
    • 4.
      无终释义:⒈没有终止;没有穷极。《庄子·则阳》:“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南朝 齐 明僧绍《正二教论》:“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靡应非身,尘劫非遐,此其所以为教也。”⒉三国 魏 田畴 志行卓越,隐居 无终山。后人因以为隐逸之典。晋 陶潜《拟古》诗之二:“辞家夙严驾,当往志 无终。”清 阎尔梅《汧置草堂读史》诗:“郭泰 辞徵虚有道,田畴 抗节隐 无终。”⒊古代 山戎 国名。春秋 时分布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东,后迁至 河北省 玉田县 西北 无终山,因山而得名。《左传·襄公四年》:“无终子 嘉父 使 孟乐 如 晋
    • 5.
      显密释义:⒈谓官位显赫而参与机密。《南史·谢晦传》:“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位任显密,福过灾生。”⒉指佛教显、密二教派。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译经三·唐京师满月》:“此务所司,先宗译主,即賫叶之三藏明练显密二教者充之。”清 龚自珍《诵得生净土陀罗尼记数簿书后》:“显密不二门,此陀罗尼即一切陀罗尼,诵之即是诵大小《弥陀》诸经,即是诵《法华经》,亦即是诵一切经,十方三世佛经。”
    • 6.
      权实释义:佛教语。谓佛法之二教,权教为小乘说法,取权宜义,法理明浅;实教为大乘说法,显示真要,法理高深。
    • 7.
      权教释义:佛法有权、实二教。权教为凡夫、小乘说法,取权宜义,如《阿含经》是。
    • 8.
      读法释义:⒈亦作“读灋”。宣读法令。《周礼·地官·州长》:“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灋,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贾公彦 疏:“而读法者,谓对众读一年政令及十二教之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宋 欧阳修《南省试进士策问》之二:“又有州党族官岁时月朔春秋酺禜询事读法,一岁之间又有几?”清 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故古者饮射读法,在今日则守令之职。”⒉指字应作何音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当下我説这‘汉’字还有一个读法。”⒊读解文字的方法;诵
    • 9.
      超渡释义:⒈佛、道二教谓使死者灵魂得以脱离地狱诸苦难。⒉跨过;渡过。
    • 10.
      还民释义:⒈回归的老百姓。《三国志·魏志·卫觊传》:“时四方大有还民,关中 诸将多引为部曲。”⒉犹还俗。《魏书·释老志》:“或有不安寺舍,游止民间,乱道生过,皆由此等。若有犯者,脱服还民。”《周书·武帝纪上》:“丙子,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⒊还给百姓。《南齐书·郁林王纪》:“公宜权禁,一以还民,关市征赋,务从优减。”
    • 11.
      释道释义:⒈佛教和道教的并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释道·僧道异恩》:“盖 宪宗 於释道二教,俱极崇信如此。”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有卷名“释道”。⒉指僧人和道士。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星灯》:“初八日传为诸星下界,燃灯为祭……观寺释道亦将施主檀越年命星庚记注,於是夕受香仪。”
    • 12.
      阐教释义:⒈见“阐校”。 ⒉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宗教名。兼包佛道二教。以助周灭殷为己任。

二教(erj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二教是什么意思 二教读音 怎么读 二教,拼音是èr jiào,二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二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