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墙 [yuán qiáng]
1. 院墙;围墙。
英[wall;]
垣墙 引证解释
⒈ 见“垣墙”。亦作“垣墻”。院墙;围墙。
引《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诱臣妾。”
唐 韩愈 《守戒》:“宅于都者,知穿窬之为盗,则必峻其垣墙,而内固扃鐍以防之。”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中建厅事,周以垣墻。”
巴金 《雪》第二章:“他们走过矿局的右边垣墙,那里站着几个窑工在低声谈话。”
国语词典
垣墙 [yuán qiáng]
⒈ 围墙、矮墙。
引《书经·费誓》:「无敢寇攘,逾垣墙,窃马牛。」
垣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墙墝下释义:垣墙高大,而基址峻峭。喻根基不固。汉 刘向《说苑·建本》:“丰墙墝下,未必崩也;流行潦至,坏必先矣。”
- 2.
丰墙硗下释义:垣墙高大,而基址峻峭。 比喻根基不固。
- 3.
垣墉释义:垣墙。
- 4.
墉屋释义:垣墙与房舍。《韩诗外传》卷六:“子路 治 蒲 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而善之……墉屋甚尊,树木甚茂。”
- 5.
墙篱释义:垣墙和篱笆。喻障碍。
- 6.
将妄释义:同“将无”。 《庄子·庚桑楚》:“是其於辩也,将妄凿垣墙而殖蓬蒿也?”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将妄’,与‘将无’同。”锺泰 发微:“妄,通‘亡’。亡,无也。”
- 7.
市垣释义:⒈环绕市场的垣墙。晋 崔豹《古今注·都邑》:“闤,市垣也。闠,市门也。”⒉星区名。即天市垣。《魏书·天象志四》:“有流星径数寸,起自天纪,孛于市垣,光芒烛地。”《新唐书·礼乐志二》:“中官、市垣、帝座……十七座及二十八宿,差在前列。”参见“三垣”。
- 8.
新垣释义:⒈新筑的垣墙。⒉复姓。
- 9.
条画释义:⒈条规;法令。唐 李翱《兵部武侍郎墓志》:“我将死,凡家事细大,皆有条画在文字矣。”《元史·郭宝玉传》:“﹝ 宝玉 ﹞又言:‘建国之初,宜颁新令。’帝从之。于是颁条画五章,如出军不得妄杀;刑狱惟重罪处死……”《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帝知其无辜,欲释其事,特命大赦,而 绰斯戩 增入条画内,独不赦前事。”⒉筹划;谋划。宋 叶适《代人上书》:“惟是垣墙障蔽之地,未有条画。”《明史·崔亮传》:“初,亮 居礼曹时,即位、大祀诸礼皆其所条画。”清 包世臣《与杨季子论文书》:“言事之文,必先洞悉所事之条理
- 10.
蕃宣释义:即藩垣。蕃,通“藩”。宣,通“垣”。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语本《诗·大雅·崧高》:“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宋 曾巩《襄州与交代孙颀启》:“方图间燕之宜,自请蕃宣之便。”宋 陆游《上陈安抚启》:“久以臺省之英,出试蕃宣之绩。”明 宋濂《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于时右丞 李公,实以上之懿亲,总受蕃宣之寄,而兼命参知政事。”
- 11.
藩垣释义:⒈藩篱和垣墙。 泛指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 传:“藩,屏也,垣,墻也。”南朝 梁 殷芸《小说》:“公(郑玄)久游南 夏,今艰难稍平,儻有归来之思,无寓人於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俟还。”清 许承钦《吕梁洪》诗:“乃知天工存地险,千里一曲当藩垣。”清 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迨 粤中 大府遣兵隳之,澳 夷不敢言,而实不便於藩垣之弛也。”⒉比喻卫国的重臣。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閤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⒊比喻藩国、藩镇。唐 刘禹锡《贺雪镇州表》:“王承
- 12.
藩墙释义:⒈篱落,垣墙。⒉比喻艺术境界或学术门径。
- 13.
重垣叠锁释义:重复的垣墙,重叠的锁钥。 指深宫内苑,防护严密。
- 14.
重垣迭锁释义:重复的垣墙,重迭的锁钥。指深宫内苑,防护严密。
- 15.
门垣释义:⒈宫门附近。⒉门户垣墙。
- 16.
黄金埒释义:金黄色的垣墙。指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