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故意 故意的意思

故意

简体故意
繁体
拼音gù yì
注音ㄍㄨˋ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ù,(1) 意外的事情。【组词】:事故。变故。故障。(2) 原因。【组词】:缘故。原故。(3) 有心,存心。【组词】: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例句】:故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故人。故乡。故土(故乡)。故园(故乡)。故居。故国(故乡,亦指祖国)。故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5) 朋友,友情。【组词】:亲故。沾亲带故。(6) 死亡(指人)。【组词】:故去。病故。(7) 所以,因此。【组词】:故此。故而。(8) 古同“顾”,反而。

yì,(1) 心思。【组词】: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2) 心愿,愿望。【组词】: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组词】: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4) 料想,猜想。【组词】:意料。意想。意外。

基本含义

[释义]
(副)特意,有意,存心(有意识地那样做)。
[构成]
动宾式:故|意
[例句]
他故意把声音提高;好引起大家的注意。(作状语)他不是故意不理你;是没有看见你。(作状语)
[同义]
蓄意、有意、有心

故意的意思

故意 [gù yì]

1. 存心;有意识地。明知不应或不必这样做而这样做。

故意捣乱。
故意刁难。

[intentionally; deliberately; designedly;]

故意 引证解释

⒈ 旧友的情意。

《南史·鲍泉传》:“僧辩 入,乃背 泉 而坐曰:‘ 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清 吴敏树 《吴云台哀辞》:“其生平所与交游,始皆与尽欢,后多稍疏,避而去。独余犹以故意遇之。”

⒉ 原意;旧意。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序》:“侃 自为《採莲》二曲,今乐府所存,失其故意。”

⒊ 存心;有意识地。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都只是虚张声势,止不过故意穷忙。”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后来有些好玩笑的人,见了 三仙姑 就故意问别人‘米烂了没有?’”


国语词典

故意 [gù yì]

⒈ 存心、有意。

《红楼梦·第六二回》:「怪道他出这个令,故意惹人笑。」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二人约会定了,只待慕政回来,故意谈些东洋的好处,来运动他。」

存心 有心 有意

意外 无心 无意

⒉ 旧友的情意。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⒊ 法律上指行为人认识构成犯罪之事实,而决心使其发生,或任其发生之意思状态。


故意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有意释义:⒈有做某种事的愿望:我有意到海滨游泳,但是事情忙,去不了。 ⒉指男女间有爱慕之心:小王对小李有意,可一直没有机会表白。⒊故意:他这是有意跟我作对。
    • 2.
      有心释义:⒈有某种心意或想法:有心人。 ⒉故意:有心捣鬼。
    • 3.
      存心释义:⒈怀着某种念头:存心不良。他说这番话,不知存着什么心。⒉有意;故意:你这不是存心叫我为难吗?
    • 4.
      蓄意释义:早就有这个意思(指坏的);存心:蓄意进行破坏。蓄意挑起事端。
    • 5.
      蓄谋释义:早就有这种计谋(指坏的):蓄谋已久。蓄谋迫害。

故意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意外释义:⒈意料之外的:感到意外。意外事故。⒉意外的不幸事件:严禁烟火,以免发生意外。
    • 2.
      无意释义:⒈没有做某种事的愿望:无意于此。他既然无意参加,你就不必勉强他了。⒉不是故意的:挖地基时无意地发现了一枚古钱。
    • 3.
      无心释义:⒈没有心思:他心里有事,无心再看电影。⒉不是故意的:无心插柳柳成行。

故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马威释义:旧指官吏刚到任,故意显示威势,让人知道自己的厉害。 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威势。
    • 2.
      不至于释义:表示不会达到某种程度:他不至于连这一点道理也不明白。 两人有矛盾,但还不至于吵架。要说他是故意捣乱,我想还不至于。
    • 3.
      专登释义:特意、专程、故意,专门强调。
    • 4.
      丢包释义:⒈旧时江湖上的一种诈骗术。诈骗者远远看见有人来,故意把一个包裹抛在路上,然后躲起来,若有人拾取,就装做寻找失物,说包内有珍宝,对拾者恐吓勒索,拾者只好给钱了事。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调白》:“盗之多以大也,自响马老瓜以至丢包、鼠窃,名目多端。”⒉小偷或流氓突然抢夺别人的手提包或其他值钱的东西,然后立即逃跑,也叫“丢包”。端木蕻良《义卖》:“人要骚,马要骄,要倒霉的快丢包!”⒊傣 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男女青年常在新年时聚集于旷场或草地上,用荞壳装在枕形的布袋里,互相投抛为戏,谓之“丢包”。《云南民族文学资料·
    • 5.
      为难释义:⒈作对;刁难:别故意与人为难。⒉觉得难办:这件事使我很为难。
    • 6.
      乔素释义:谓故意素装以显妖媚。
    • 7.
      书帖释义:⒈书写简帖。唐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昔者 吴 人 张旭 善草书书帖,数尝於 鄴县 见 公孙大娘 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⒉指书札、柬帖。唐 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画图惊走兽,书帖得来禽。”曾益 等注:“唐 李绰《尚书故实》:‘王内史 书帖中有与 蜀郡 太守书,求樱桃来禽,日给藤子。’”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元丰 中,王荆公 居 半山,好观佛书,每以故金漆版代书帖与朋儕往来者。”《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同年偶翻桌上书帖,看见了这封家书,写得好笑,故意朗诵起来。”梁斌《
    • 8.
      买好释义:(言语行动上)故意讨人喜欢:献媚买好。
    • 9.
      乱人耳目释义:指故意去迷惑人。
    • 10.
      乾咳释义:⒈中医学名词,指有声无痰的咳嗽,多由阴虚火旺或燥邪在肺所引起。⒉指故意咳嗽。郭澄清《大刀记》第九章:“突然,二愣 的干咳声,从角门口传进屋来……这种干咳声,是事先规定的讯号,它说明门外有了敌情。”
    • 11.
      从中作梗释义:在事件进行中,故意为难,设置障碍,从中破坏。
    • 12.
      令旨释义:⒈指帝王的命令。《梁书·王僧辩传》:“俄而 岳阳 奔退,而 鲍泉 力不能剋 长沙,世祖 乃命 僧辩 代之…… 僧辩 既入,背 泉 而坐,曰:‘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鏁卿,勿以故意见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国王﹞令旨已下,随有两个力士将鋃鐺锁了 言寄华 到那大粪窖边墩着。”⒉宋、元 时指太子的命令。宋 岳珂《愧郯录·圣旨教令之别》:“国朝所司承旨之别:乘舆称圣旨,中宫称教旨,储闈称令旨。”《元代白话碑集录》载有1243年 鄠县 草堂寺《阔端太子令旨碑》。⒊金 代曾以皇太后之命为“令旨”。《金史
    • 13.
      以鹿为马释义: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 14.
      伤害罪释义: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 15.
      伪证释义:假造的证据,指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或翻译人故意做出的虚假证明、鉴定和翻译。
    • 16.
      作弄释义:对人开玩笑或拿人开心,故意使人难堪。
    • 17.
      作张作致释义:装模作样,故意做作。
    • 18.
      作态释义:故意做出某种态度或表情:惺惺作态。忸怩作态。
    • 19.
      佞哀释义:为了迎合取媚,故意做作的哀痛。
    • 20.
      佯轮诈败释义:指故意败阵。

故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马威释义:旧指官吏刚到任,故意显示威势,让人知道自己的厉害。 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威势。
    • 2.
      不至于释义:表示不会达到某种程度:他不至于连这一点道理也不明白。 两人有矛盾,但还不至于吵架。要说他是故意捣乱,我想还不至于。
    • 3.
      专登释义:特意、专程、故意,专门强调。
    • 4.
      丢包释义:⒈旧时江湖上的一种诈骗术。诈骗者远远看见有人来,故意把一个包裹抛在路上,然后躲起来,若有人拾取,就装做寻找失物,说包内有珍宝,对拾者恐吓勒索,拾者只好给钱了事。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调白》:“盗之多以大也,自响马老瓜以至丢包、鼠窃,名目多端。”⒉小偷或流氓突然抢夺别人的手提包或其他值钱的东西,然后立即逃跑,也叫“丢包”。端木蕻良《义卖》:“人要骚,马要骄,要倒霉的快丢包!”⒊傣 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男女青年常在新年时聚集于旷场或草地上,用荞壳装在枕形的布袋里,互相投抛为戏,谓之“丢包”。《云南民族文学资料·
    • 5.
      为难释义:⒈作对;刁难:别故意与人为难。⒉觉得难办:这件事使我很为难。
    • 6.
      乔素释义:谓故意素装以显妖媚。
    • 7.
      书帖释义:⒈书写简帖。唐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昔者 吴 人 张旭 善草书书帖,数尝於 鄴县 见 公孙大娘 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⒉指书札、柬帖。唐 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画图惊走兽,书帖得来禽。”曾益 等注:“唐 李绰《尚书故实》:‘王内史 书帖中有与 蜀郡 太守书,求樱桃来禽,日给藤子。’”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元丰 中,王荆公 居 半山,好观佛书,每以故金漆版代书帖与朋儕往来者。”《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同年偶翻桌上书帖,看见了这封家书,写得好笑,故意朗诵起来。”梁斌《
    • 8.
      买好释义:(言语行动上)故意讨人喜欢:献媚买好。
    • 9.
      乱人耳目释义:指故意去迷惑人。
    • 10.
      乾咳释义:⒈中医学名词,指有声无痰的咳嗽,多由阴虚火旺或燥邪在肺所引起。⒉指故意咳嗽。郭澄清《大刀记》第九章:“突然,二愣 的干咳声,从角门口传进屋来……这种干咳声,是事先规定的讯号,它说明门外有了敌情。”
    • 11.
      从中作梗释义:在事件进行中,故意为难,设置障碍,从中破坏。
    • 12.
      令旨释义:⒈指帝王的命令。《梁书·王僧辩传》:“俄而 岳阳 奔退,而 鲍泉 力不能剋 长沙,世祖 乃命 僧辩 代之…… 僧辩 既入,背 泉 而坐,曰:‘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鏁卿,勿以故意见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国王﹞令旨已下,随有两个力士将鋃鐺锁了 言寄华 到那大粪窖边墩着。”⒉宋、元 时指太子的命令。宋 岳珂《愧郯录·圣旨教令之别》:“国朝所司承旨之别:乘舆称圣旨,中宫称教旨,储闈称令旨。”《元代白话碑集录》载有1243年 鄠县 草堂寺《阔端太子令旨碑》。⒊金 代曾以皇太后之命为“令旨”。《金史
    • 13.
      以鹿为马释义: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 14.
      伤害罪释义: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 15.
      伪证释义:假造的证据,指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或翻译人故意做出的虚假证明、鉴定和翻译。
    • 16.
      作弄释义:对人开玩笑或拿人开心,故意使人难堪。
    • 17.
      作张作致释义:装模作样,故意做作。
    • 18.
      作态释义:故意做出某种态度或表情:惺惺作态。忸怩作态。
    • 19.
      佞哀释义:为了迎合取媚,故意做作的哀痛。
    • 20.
      佯轮诈败释义:指故意败阵。

故意造句

1.可见他居心不良,如今在故意刁难我们。

2.坏人故意挑起事端,制造纷乱,以便混水摸鱼。

3.有些人把气功吹得玄之又玄,故意给它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4.守门员故意拖延时间,受到裁判的黄牌警告。

5.你这一暴十寒的态度,到底是懒呢,还是故意推拖?

6.这种方法典型地存在故意的扭曲,而我们却不以为意。

7.他经常故意说些耸人听闻的话,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8.这帮投机分子故意抬高物价,就是为了把市场搅乱,好从中渔利,趁火打劫。

9.请你以后说话不要出言不逊,故意伤人。

10.这件事他故意这样做,实在是别有用心。

11.写文章要提倡鲜明、准确、生动的文风,反对故意堆砌词藻,华而不实。

12.几个顽皮学生故意恶作剧,弄得新来的马老师啼笑皆非。

13.李明故意唬着脸,大模大样地走到小侠面前,指手画脚地把小侠训斥了一顿。

14.议事厅上,几位代表故意以程序问题扰乱议事进行,将议场搞得天翻地覆。

15.事后我才觉得不对,原来他是存心不良,用游山玩水来麻痹我们,故意拖延谈判时间。

16.这篇报道纯属居心叵测的故意捏造。

17.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痛斥那些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人的真正目的。

18.这篇文章总体上是好的,你不要断章取义故意挑毛病。

19.谈判快要结束了,没想到对方又横生枝节,提出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故意制造障碍。

20.合同签了,现在又横生枝节,故意制造麻烦。

故意(gu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故意是什么意思 故意读音 怎么读 故意,拼音是gù yì,故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故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