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断无 断无的意思
duàn

断无

简体断无
繁体斷無
拼音duàn wú
注音ㄉㄨㄢˋ 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uàn,(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组词】: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组词】: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3) 判定,决定。【组词】: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组词】: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wú mó,(1) 没有,与“有”相对;不。【组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基本含义

毫无、完全没有

断无的意思

断无 [duàn wú]

1. 绝无。

断无 引证解释

⒈ 绝无。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余谓幽期密约,必无人在旁,是谁见之?两生断无自言理,又何以闻之?”


国语词典

断无 [duàn wú]

⒈ 绝对没有。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老残游记·第八回》:「他受了也实无用处,断无穿孤皮袍子配上棉马褂的道理。」


断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击断释义:⒈打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石乞、壶黶 攻 子路,击断 子路 之缨。”⒉专断;决断。《战国策·秦策三》:“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 出使不报,涇阳 华阳 击断无讳: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汉书·王莽传上》:“於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王舜、王邑 为腹心,甄丰、甄邯 主击断,平晏 领机事,刘歆 典文章,孙建 为爪牙。”宋 王安石《司农卿分司南京陈公神道碑》:“劾公擅击断,不听用佐吏。”明 归有光《归氏世谱》:“年少精敏,能击断。”⒊果敢坚决。宋 司马光《送聂之美任鸡泽令》诗:“椎埋吏难禁,击断
    • 2.
      廉锷释义:⒈谓边棱。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印刓而不能授”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刓断无復廉鍔也。”此指印章的棱角。⒉喻锐利的文辞或谈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封禅》:“义吐光芒,辞成廉鍔。”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七:“廉鍔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 3.
      检断释义:宋 代司法审讯程序之一。即对囚犯加以检察断放或断遣。宋 范仲淹《奏乞于陕西河东沿边行赎法》:“稍通刑名义理,即放归本县充法司,候三周年,检断无失者,与转一资。”
    • 4.
      清俸释义:旧称官吏的薪金。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恁时节,奉还一年清俸。”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金华 贫家多溺女。阮文达 抚 浙 时,捐清俸若干。”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上》:“官积清俸,民蓄辛貲,存欵生息,断无他虑。”
    • 5.
      祖洲释义:古代传说中的十洲之一。 《海内十洲记·祖洲》:“祖洲 近在 东海 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唐 李商隐《祭张书记文》:“迴生乏 祖洲 之草,续断无 弱水 之胶。”清 黄景仁《后观潮行》:“乘槎未许到星闕,採药何年傍 祖洲。”
    • 6.
      蠲贷释义:谓免除租税,借放钱粮。《新唐书·韩滉传》:“大历 十二年秋,大雨害稼什八,京兆尹 黎干 言状,滉 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明史·詹兆恒传》:“又言 楚 豫 之疆尽青燐白骨,新徵旧逋,断无从出,请多方蠲贷。”清 冯桂芬《<江阴捐赈录>序》:“后世民无世业,遂无遗积,凶岁所仰望者蠲贷耳。”
    • 7.
      谀説释义:同“諛悦”。唐 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谓专断无伤,谓询谋无益,谓諛説为忠顺,谓献替为妄愚。”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諛説上皇,希求再用。”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三:“僕受质戇介,处时俗中,见其侧媚相諛説,常忿忿不与言。”
    • 8.
      谀说释义:同“諛悦”。 唐 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谓专断无伤,谓询谋无益,谓諛説为忠顺,谓献替为妄愚。”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諛説上皇,希求再用。”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三:“僕受质戇介,处时俗中,见其侧媚相諛説,常忿忿不与言。”

断无(duan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断无是什么意思 断无读音 怎么读 断无,拼音是duàn wú,断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断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