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转般仓 转般仓的意思
zhuǎnbāncāng

转般仓

简体转般仓
繁体轉般倉
拼音zhuǎn bān cāng
注音ㄓㄨㄢˇ ㄅㄢ ㄘㄤ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ǎn zhuàn zhuǎi,(1) [转文]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

bān bō pán,(1) 样,种,类。【组词】:这般。那般。百般。般配。暴风雨般的掌声。(2) 古同“班”,散布,分布。(3) 同“搬”。

cāng,(1) 收藏谷物的建筑物。【组词】:米仓。粮仓。仓储。仓房。(2) 匆忙。也作“仓猝”。(3) 姓。

基本含义

形容行动迅速,转瞬即逝。

转般仓的意思

转般仓 [zhuǎn bān cāng]

1. 宋代实行转般法时,在泗、楚、真、扬四州(即今安徽泗县、江苏淮安、仪征、扬州等地)所设的仓库,用以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运至京师。

转般仓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实行转般法时,在 泗、楚、真、扬 四州(即今 安徽 泗县、江苏 淮安、仪征、扬州 等地)所设的仓库,用以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运至京师。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於是大革弊事,改 京 所铸当十大钱为当三以平泉货,復转般仓以罢直达。”


转般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官般释义:由政府负责运输。 般,通“搬”。宋 代盐运有官般法,官府设转般仓于适中地,转盐就商,或待官卖。《宋史·食货志下五》:“九年正月,以 福建 盐自来运卖,近为钞法敷扰害民,於是詔 福建 转运司,诸州盐纲依旧官般官卖。”《文献通考·征榷十四》:“闽 广 之盐,自祖宗以来,漕司官般官卖,以给司存。”
    • 2.
      盐钞法释义:宋 代政府规定盐商凭钞运销食盐的制度。 由政府发行盐钞,令商人付现,按钱领券。发券多少,视盐场产量而定。券中载明盐量及价格,商人持券至产地交验,领盐运销。《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 张商英 ﹞於是大革弊事,改 京(蔡京)所铸当十大钱为当三以平泉货,復转般仓以罢直达,行盐钞法以通商旅。”
    • 3.
      虚日释义:⒈空闲的日子;间断的日子。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卷五:“村民见之,以鱼鱣非树中之物,咸谓是神,乃依树起屋,宰牲祭祀,未尝虚日,因遂名 鱣父庙。”《宋史·食货志上三》:“祖宗建立 真、楚、泗州 转般仓,一以备中都缓急,二以防漕渠阻节,三则纲船装发,资次运行,更无虚日。”明 刘基《送道士张玄中归桐柏观》诗序:“至正 甲午,予来 会稽,因得与群士大夫为 宝林 之游,而赋诗倡和,无虚日焉。”清 曹寅《戏题王安节画》诗:“风泉浩浩无虚日,但起诗情是俗人。”⒉赶集的日子。宋 陆游《江亭》诗:“野市逢虚日,江亭候暮潮
    • 4.
      转般仓释义:宋 代实行转般法时,在 泗 、 楚 、 真 、 扬 四州(即今 安徽 泗县 、 江苏 淮安 、 仪征 、 扬州 等地)所设的仓库,用以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运至京师。《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於是大革弊事,改 京 所铸当十大钱为当三以平泉货,復转般仓以罢直达。”
    • 5.
      转般法释义:宋 代漕运方式之一。 起源于 唐。开元 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裴耀卿 于古 汴河 口筑 河阴仓,使 江淮 地区漕粮运此纳贮,候水转运,经 黄河、渭水 至 长安,为转般法之始。宋 因 汴河 春、冬不能通航,直运漕船沿途又多延搁,为保证京师(开封)粮食等物资供应,自 开宝 五年(公元972年)起,陆续在漕运路上 泗、楚、真、扬 四州(州治今 安徽 泗县、江苏 淮安、仪征、扬州 等地)分设转般仓,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转运至京师。实行后六路所需淮盐也可利用回空船只。嘉祐 后,官船数量减少,雇人运输的须要长
转般仓是什么意思 转般仓读音 怎么读 转般仓,拼音是zhuǎn bān cāng,转般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转般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