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柄 文柄的意思
wénbǐng

文柄

简体文柄
繁体
拼音wén bǐng
注音ㄨㄣˊ ㄅㄧ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bǐng,(1) 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组词】:叶柄。花柄。(2) 器物上的把儿。【组词】:刀柄。勺柄。(3) 量词,用于有柄物。【组词】:一柄伞。(4) 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例句】:把(bǎ)柄。话柄。(5) 执掌。【例句】:柄政(执掌政权)。柄国。(6) 权。【组词】:国柄。民柄。(7) 根本。【例句】:“谦,德之柄也”。

基本含义

指文笔出众,才华横溢。

文柄的意思

文柄 [wén bǐng]

1. 考选文士的权柄。

3. 评定文章的权威。

文柄 引证解释

⒈ 考选文士的权柄。

唐 黄滔 《上杨侍郎启》:“伏以侍郎荣司文柄,弘阐至公,歷选滞遗,精求文行。”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崔枢 ﹞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清名。”
清 赵翼 《胡豫堂视学江南相见话旧》诗:“迴翔散地无营竞,十年偏屡持文柄。”

⒉ 评定文章的权威。

唐 刘禹锡 《祭韩吏部文》:“手持文柄,高视寰海,权衡低昂,瞻我所在。”
唐 李贻孙 《<欧阳行周文集>序》:“精於理,故言多周详;切於情,故叙事重復,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
清 王士禛 《古诗选·五言诗凡例》:“固知此道真赏,论定不诬,非可以 东阳(沉约 )、 零陵(范云 ),身参佐命,遂堪劫持一代文柄也。”


国语词典

文柄 [wén bǐng]

⒈ 评定文章、考选文士的权责。

唐·姚合〈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诗:「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
《唐语林·卷一·德行》:「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清名。」


文柄(wenb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文柄是什么意思 文柄读音 怎么读 文柄,拼音是wén bǐng,文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