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军 [chōng jūn]
1. 发配流放,旧时遣送犯罪者到边远地区服苦役的刑罚。
英[banish;]
充军 引证解释
⒈ 入伍当兵。
引《宋史·兵志七》:“都水使者 陈求道 请招刺保甲五万充军。”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成亲》:“儿子应募充军,从征 安南 去了。”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南北两军皆开回八月以前原驻地点,其学生女子等充军者,悉令回籍安业。”
⒉ 古代的一种刑法。把罪犯发配到边远地方去服役。
引《宋史·刑法志三》:“刺配之法二百餘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復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明 《杀狗记·孝友褒封》:“着枷号市曹三个月,满日各杖一百,发边远充军。”
巴金 《砂丁》:“我听见人家说挖锡矿比充军还受罪。”
国语词典
充军 [chōng jūn]
⒈ 古时遣发罪犯到远地服役,称为「充军」。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认假作真倚官拐骗人口,也问了一个充军罪。」
《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里交结钦犯,藏著钦赃,若还首出来,就是杀头充军的罪,他还敢怎样你!」
近放逐
充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余丁释义:⒈指充军役以外的丁口。⒉军中编外人员。
- 2.
充发释义:充军;发配。
- 3.
充边释义:犹充军。《中国歌谣资料·沪谚外编·山歌》:“忆昔 道光 廿二年,杕文忠 禁吸洋烟;烧尽 英 烟二千万,议和赔价罪充边。”参见“充军”。
- 4.
军产释义:充军流放者留下的产业。 《明史·刑法志一》:“﹝军犯﹞有丁尽户絶,止存军产者,或并无军产,户名未除者,朝廷岁遣御史清军,有缺必补。”
- 5.
军年释义:指充军年限。清 钱泳《履园丛话·耆旧·秦参将》:“同房科某以賑济侵蚀事下狱,罪应军……越三年,教匪平,而军年亦满,遂回乡。”
- 6.
军流释义:充军流放。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洪亮吉》:“五年四月,京师亢旱,上因久不雨,减释军流。”《清史稿·高宗纪二》:“三月乙酉,减 直隶、山东 监候、缓决及军流以下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这位臬臺办了个尽法不必説,两个儿子的功名也就此送了,还不知得了个甚么军流的罪。”
- 7.
军犯释义:充军的罪犯。
- 8.
军罪释义:指充军。
- 9.
出军释义:⒈出兵。 ⒉犹充军。
- 10.
刺配释义:古代的一种刑罚。 在犯人面部刺刻标记,押送边远地方。通常编入边疆驻军服役,故又名充军。
- 11.
助饷释义:⒈明 末为筹措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而加派的赋银。《明史·食货志二》:“崇禎 三年,军兴,兵部尚书 梁廷栋 请增田赋……后五年,总督 卢象昇 请加宦户田赋十之一,民粮十两以上同之。既而概徵每两一钱,名曰助餉。”⒉捐钱以补充军费。清 李渔《风筝误·请兵》:“将官们都是京营小校,因为助餉有功,不次陞来的。”
- 12.
发配边疆释义:发配,古刑律之一。 指罪犯被判充军或流放而由差役押解出发。边疆,靠近国界的疆土;边远地方。
- 13.
坐戍释义:指充军,流放。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三·年伯》:“鄢 时坐戍归里,讼言於人,责 王 薄於世谊。”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刘畏所侍御》:“刘 坐戍 广西 之 潯州,病死。”
- 14.
恩军释义:明 代称充军戍边的罪人。 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恩军》:“洪武 二十七年,詔兵部以罪謫充军者,名为恩军,意以免死得戍,当怀上恩也。”
- 15.
扩军释义:扩充军备。
- 16.
支遣释义:⒈使用。宋 苏轼《乞将损弱米贷与上户令赈济佃客状》:“不惟乘此飢年,人户闕食,优加賑济,又使官中却得新好白米充军粮支遣。”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九出:“程途怕远,只要钱支遣。”⒉费用。宋 岳飞《奏画守襄阳等郡营田札子》:“就拨 江西、湖南 粮斛,朝廷支降券钱为一年支遣,候营田就绪,军储既成,则朝廷无餽餉之忧,进攻退守皆兼利也。”宋 文天祥《回祕书巽斋欧阳先生》:“先生儻乏支遣,不妨更质钱用,第常使可赎足矣。”⒊排遣。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不争我病势正昏沉,更那堪苦事难支遣。”⒋调遣,
- 17.
林则徐释义:(1785—1850)清末政治家。字元抚、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早年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时,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成效卓著。1838年任湖广总督时被派为钦差大臣。积极主持禁烟,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余斤。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多次击退敌军。后由于投降派诬害被清政府革职,充军新疆。在新疆兴办水利,开垦农田。1845年被重新起用。1847年任云贵总督。1850年受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义时,在赴广西途中,病逝于广东潮州。有《林则徐集》。
- 18.
流配释义:将罪犯迁徙至远方,即充军。
- 19.
犒赉释义:犹犒赐。《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杲卿 以 禄山 命召 李钦凑,使帅众诣郡受犒賚。”《宋史·萧燧传》:“所募多市井年少,利犒賚,往往捕农民以应数,取细民以充军。”《明史·西域传一·哈密卫》:“宜革其王爵,居之 甘州,犒賚 安定王,諭以不復立之故。”
- 20.
管营释义:古代边远地区管理徒流充军罪犯服役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