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发冢 发冢的意思
zhǒng

发冢

简体发冢
繁体發冢
拼音fà zhǒng
注音ㄈㄚ ㄓㄨ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 fà,(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zhǒng,(1) 坟墓。【组词】:古冢。荒冢。衣冠冢。青冢。丛冢。(2) 长(zhǎng )。【例句】:冢子(长子)。冢嗣(嫡长子)。冢妇(嫡长子的妻子)。冢息(长子)。(3) 大。【例句】:冢君(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冢祀(帝王在宗庙举行的大祭礼)。(4) 山顶。

基本含义

指人们追求名利时,不择手段,不顾一切。

发冢的意思

发冢 [fà zhǒng]

1. 发掘坟墓。

发冢 引证解释

⒈ 发掘坟墓。

《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后汉书·郅恽传》:“俊 军士犹发冢陈尸,掠夺百姓。”
清 顾炎武 《子胥鞭平王之尸辨》:“疑 春秋 以前无发冢戮尸之事,而 子胥 亦不得以行之 平王 也。”


国语词典

发冢 [fà zhǒng]

⒈ 发掘坟墓。

《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发冢露尸,祸及生死,上天震怒,假手行诛。」


发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冠簪释义:⒈使冠固定于发髻上的簪子。明 沉德符《野获编·叛贼·发冢》:“其棺内外寳货不可胜计,沉 得其冠簪一枚,长数寸,而古作紺碧色,出以示余。”明 李东阳《兆先赴试三河念之有作》诗:“髻丱能几时,忽已胜冠簪。”胜冠簪,犹言成年。⒉比喻仕宦。明 李东阳《不寐》诗:“弱岁忝科籍,冠簪奉明廷。”
    • 2.
      口珠释义:《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大儒臚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儒(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后以“口珠”比喻诗词佳句。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苦海》:“剥取他人口珠,是盗儒也!”
    • 3.
      墓木释义:墓地植的树木。《晋书·五行志下》:“太原 人发冢破棺,棺中有一生妇人,问其本事,不知也,视其墓木,可三十岁。”宋 苏轼《祭滕大夫母杨夫人文》:“四十餘年,墓木十围,乃识其子,倾盖不疑。”
    • 4.
      椎埋穿掘释义:杀人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
    • 5.
      椎理穿掘释义:杀人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
    • 6.
      比舍释义:⒈邻舍,邻居。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五:“李娥,年六十岁,病卒,埋於城外,已十四日。娥 比舍有 蔡仲 闻 娥 富,谓殯当有金寳,乃盗发冢求金。”明 何景明《师问》:“又告之曰:某未有高官也,未有高第也,其道德则可师也。於是,虽比舍弗从之矣。”⒉指所住屋舍相邻。⒊犹言家家户户。明 宋濂《礲硿子碣》:“大疫起,比舍駢首卧。”
    • 7.
      盗发释义:⒈私下非法发掘。《史记·酷吏列传》:“会人有盗发 孝文 园瘞钱,丞相 青翟 朝,与 汤 约俱谢。”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五:“娥 比舍有 蔡仲,闻 娥 富,谓殯当有金寳,乃盗发冢,求金。”清 洪颐煊《校正<穆天子传>序》:“《穆天子传》六卷,晋 太康 二年,汲县 民盗发 魏襄王 墓中所得竹书也。”⒉私自开拆;私下泄露。《后汉书·窦武传》:“瑀 盗发 武 奏。”《宋书·郑鲜之传》:“上言传詔 罗道盛 輒开牋,遂盗发密事。”
    • 8.
      诗礼发冢释义:诗礼发冢,汉语词语,发音为shī lǐ fà zhǒng。出自《庄子·外物》。原意为讽刺儒家倡导仁义的虚伪性,现指讽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
    • 9.
      诗礼释义:⒈《诗经》和《礼经》,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⒉旧时常用来称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⒊诗礼之家⒋指《诗经》和《三礼》。泛指儒家经典。《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唐 王建 《送于丹移家洺州》诗:“《诗》《礼》不外学,兄弟相攻研。” 清 谭嗣同 《延年会叙》:“更若为戏於叶子,丐灵於五木,诗礼之儒俯儕博徒,搢绅之贤乃类争夺。”

发冢(fazh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发冢是什么意思 发冢读音 怎么读 发冢,拼音是fà zhǒng,发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发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