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逆子 逆子的意思

逆子

简体逆子
繁体
拼音nì zǐ
注音ㄋㄧˋ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ì,(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组词】:逆流。逆行。逆风。逆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逆之交。(2) 抵触,不顺从。【组词】:忤逆。忠言逆耳。(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组词】:叛逆。逆产。(4) 迎接。【例句】:逆旅(旅店)。(5) 预先。【例句】:逆料(预料)。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指不孝顺的子女。

逆子的意思

逆子 [nì zǐ]

1. 不孝顺的儿子。

[unfilial son;]

逆子 引证解释

⒈ 指忤逆不孝的儿子。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唐 陈子昂 《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无教训,家有逆子。”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人之苦痛莫若生逆子。”


国语词典

逆子 [nì zǐ]

⒈ 不孝子。

《三国志·卷二五·魏志·杨阜传》:「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我做了一世人家,生这样逆子,荡了家私。」

孝子


逆子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孝子释义:⒈对父母孝顺的儿子。 ⒉父母死后居丧的人。

逆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臣逆子释义:乱臣:叛乱之臣;逆子:忤逆之子。 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 2.
      延入释义:⒈引入;请进。《书·顾命》:“太保命 仲桓、南宫毛,俾爰 齐侯 吕伋 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 釗 於南门之外,延入翼室。”蔡沉 集传:“延,引也。”《战国策·秦策三》:“应侯 曰:‘善。’乃延入为坐上客。”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溱水》:“使者谨依其言,果有二人出外,取书并延入水府。”《四游记·东华传道锺离》:“老翁延入庄中,饮以 麻姑 之酒。”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鬼粥砚》:“但所居湫隘,不敢延入。”⒉推迟到。宋 王溥《唐会要·讲武》:“圣歷 二年十月,欲以季冬讲武,有司稽缓,延入孟春。”
    • 3.
      暴子释义:逆子。
    • 4.
      枭鸟释义:比喻恶人或逆子。清 孔尚任《桃花扇·馀韵》:“那 乌衣巷 不姓 王,莫愁湖 鬼夜哭,凤凰臺 栖梟鸟。”周咏《感怀》诗之二:“大地飞鸣尽梟鸟,何年重见凤鸞翔。”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不孝的枭鸟给脸不要脸!不听话,给我滚蛋!”
    • 5.
      疾子释义:犹逆子。
    • 6.
      破散释义:⒈犹消除。⒉破败散失;挥霍浪费。金 王若虚《臣事实辨》:“武 之本意果如所説耶?抑实出於贪鄙,初不自克,而卒不自安邪?使比及至是而其产破散或身先亡,则何以辞於世乎?”《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老汉一生辛苦,挣得这些家事,逆子视之犹如粪土,不上半年,破散四千餘金。”⒊破裂四散。王西彦《眷恋土地的人·船夫队长》:“一阵愉快的哄笑,吞没了破散的尾音。”《诗刊》1977年第9期:“数日阴霾随破散,满街笑语甚喧哗。”⒋被击败而散乱。宋 王安石《省兵》诗:“前攻已破散,后距方完坚。”⒌祭名。宋 王溥《五代

逆子(ni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逆子是什么意思 逆子读音 怎么读 逆子,拼音是nì zǐ,逆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逆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