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亡 [fù wáng]
1. 灭亡;遭到破坏、俘虏或军事上的总失败。
例学者们仍争论为什么罗马帝国覆亡。
英[fall; fall of an empire;]
覆亡 引证解释
⒈ 挽救败亡。
引《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 许 乎?”
⒉ 灭亡。
引《周书·韦孝宽传》:“闔境熬然,不胜其弊,以此而观,覆亡可待。”
清 顾炎武 《江上》诗:“顿甲守城下,覆亡固其宜。”
国语词典
覆亡 [fù wáng]
⒈ 倾覆灭亡。
引《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
近覆没
覆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举两得释义:做一件事,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汉刘珍等《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举:动作,举动。
- 2.
倾灭释义:覆亡;颠覆。
- 3.
危仆释义:危殆,覆亡。
- 4.
山岳崩颓释义:比喻王朝覆亡。
- 5.
昏暴释义:⒈昏乱暴虐。亦指昏乱暴虐之君。《书·仲虺之诰》:“殖有礼,覆昏暴。”孔 传:“有礼者,封殖之;昏暴者,覆亡之。”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并譎辞饰説,抑止昏暴。”《资治通鉴·宋武帝永初元年》:“彼若昏暴,民将归汝;若其休明,汝将事之;岂得轻为举动,侥冀非望。”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胡亥 厉行督责,昏暴无比,是完全的独夫。”⒉愚昧凶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媪詰得故,极道妹子昏暴,即欲送之还。珊瑚 力言其不可。”
- 6.
死败释义:犹覆亡。
- 7.
殄坠释义:覆亡。
- 8.
法兰西第一帝国释义:1804年由拿破仑一世建立的君主专制国家。帝国除法国外,还包括今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国部分领土,拿破仑家族中的一些成员还统治过意大利王国、西班牙王国、那不勒斯王国等国。1814年拿破仑战败退位。1815年3月复位,建立百日王朝,同年6月滑铁卢战役后再次退位,帝国覆亡。
- 9.
训辞释义:训教之言。 《左传·僖公七年》:“君若绥之以德,加之以训辞,而率诸侯以讨 郑,郑 将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晋书·文苑传·李充》:“然则圣人之在世,吐言则为训辞,莅事则为物轨。”宋 王珪《王尧臣可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制》:“训辞鬯于帝謨,心计羡于邦赋。”清 刘大櫆《卢氏二母传》:“既引退而后加之以训辞,未尝不喟然而叹也。”章炳麟《与人论朴学报书》:“训辞深厚,宜为典常。”
- 10.
道消释义:⒈某种主张被压抑不得伸张。⒉谓颤危;覆亡。
- 11.
陆凯贵盛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孙皓 问丞相 陆凯 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 曰:‘二相、五侯、将军十餘人。’皓 曰:‘盛哉!’陆 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后因以“陆凯贵盛”为在朝贵盛之典。
- 12.
陵易释义:欺凌。 《后汉书·西羌传·滇良》:“滇良 父子积见陵易,愤怒,而素有恩信於种中,於是集会附落及诸杂种,乃从 大榆 入,掩击 先零、卑湳,大破之。”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与 司马行臺 共为盟誓,而 萧轨 等决信叛亡。苟相陵易。”《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自 易牙 以来,宦官覆亡国家者非一。今殿下亲宠此属,使陵易衣冠,不可长也。”
- 13.
鸟焚鱼烂释义:指因内乱而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