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 [wēi é]
1. 形容高大雄伟。
例群山巍峨。
英[towering; majestic; lofty; imposing;]
国语词典
巍峨 [wēi é]
⒈ 高大耸立的样子。唐·孟郊〈自叹〉诗:「太行耸巍峨,是天产不平。」也作「嵬峨」。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舟中望去,人烟凑聚,城郭巍峨,晓得是到了甚么国都了。」
近嵬峨
⒉ 醉酒的样子。宋·张君房也作「嵬峨」。
引《云笈七签·卷一一一·扈谦》:「扈谦者,魏郡人也。性纵诞,不耻恶衣食,好饮酒,……日常作巍峨。」
巍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低矮释义:高度小:低矮的房屋。
- 2.
矮小释义:又矮又小:身材矮小。
巍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业峨释义:高大巍峨。
- 2.
云宫释义:⒈巍峨的皇宫。⒉道者的居室。
- 3.
云陛释义:⒈指巍峨的宫殿。云,极言其高。⒉借指朝廷,天子。
- 4.
仙阁释义:⒈仙人的楼阁。亦借称道观或宫殿。⒉唐代称尚书省。⒊特指蓬莱阁。在今山东省蓬莱县北的丹崖山巅。下临大海,殿阁巍峨,重檐八角,绕以回廊。始建于北宋嘉祐间,明代扩建,清代重修。历代文人学士多雅集于此。“仙阁凌空”为蓬莱十大胜景之一,因称蓬莱阁为“仙阁”。
- 5.
倾宫释义:巍峨的宫殿。 望之似欲倾坠,故称。
- 6.
内画壶释义:料器制成的小瓶子,用铁砂在瓶内摇磨成乳白色,然后用极其精细的竹笔蘸色,在瓶内反画出各种人物、山水、花卉等,故名。 创于 清 咸丰 年间,主要作鼻烟壶用。解放后发展了台灯等新品种。主要产地是 北京 和 山东 博山 两地。李玲修《笼鹰志》:“那 故宫 巍峨的大门,定会认识他,他对内画鼻烟壶艺术有一种恋人的痴情。”
- 7.
凤城释义:京都的美称。唐 沉佺期《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唐 杜甫《夜》诗:“步簷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仇兆鳌 注引 赵次公 曰:“秦穆公 女吹簫,凤降其城,因号 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清 龚自珍《行香子》词:“在凤城西,垂杨畔,落花间。”郭沫若《潮集·十年建国增徽识》:“凤城西翼见巍峨,高唱人民解放歌。”
- 8.
凹崄释义:形容深渊坎窞,峭壁巍峨。
- 9.
南山寺释义:⒈在 福建省 漳州市 南。唐 开元 24年(公元736年)建。寺内 大雄宝殿 巍峨庄严。东殿 净业堂,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笋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弥陀佛。寺内还有一只大铜钟,系 元朝 延祐 年间铸造。又有来自 印度 的《贝叶经》和颁自 清 廷的《全藏经》等珍贵文物。⒉在 广西 贵县 南山公园 内。建于 北宋。宋太宗 赐御书,宋仁宗 题:“景祐 禅寺”额匾。元文宗 即位削壁,杂树间生,传 南山 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览 贵县 全城风光。⒊祐国寺、极乐寺、善德堂 的合称。在 山西省 东北部 五台山 台怀镇 南
- 10.
呀张释义:巍峨开阔貌。
- 11.
山峦叠嶂释义:一层一层的山,高山巍峨错落。
- 12.
峨眉山释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之一。位于四川省中部偏东南。山势巍峨,峰峦挺秀。主峰万佛顶海拔3 099米。山上多寺庙。
- 13.
巍峨屹立释义: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屹立,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
- 14.
巍峨释义: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巍峨的群山。巍峨的天安门城楼。
- 15.
巍峩释义:见“巍峨”。
- 16.
望峯息心释义: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南朝 梁 吴均《与朱元思书》:“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亦作“望岫息心”。《南史·何点传》:“豫章王 嶷 命駕造 點,點 從後門遁去。司徒 竟陵王 子良 聞之,曰:‘豫章王 尚望塵不及,吾當望岫息心。’”明 袁宏道《与管东溟书》:“猜嫌忽至,謗議遂成,足下深居避影,不肖亦望岫息心。”
- 17.
望峰息心释义: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 18.
残迹释义:事物残留下的痕迹:当日巍峨的宫殿,如今只剩下一点儿残迹了。
- 19.
洋楼释义:西洋式楼房。冰心《离家的一年》:“车停在一所洋楼的门口,许多行李堆在阶边。”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山崖上矗立着一幢巍峨而富丽的洋楼,楼周围是一堵坚固的围墙。”
- 20.
溪山行旅图释义:中国画。 宋代范宽作。绢本立轴。设色。画面上巨峰巍峨,势欲顶天;飞泉一线,自岩隙直落深谷。下部近景树木苍苍,坡石磊磊,溪水涟涟,山径中一队商旅正驱赶骡马前行。用笔刚峻质朴,境界雄浑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