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历 [jiù lì]
1. 指夏历、阴历、农历。
英[ lunar calendar; ]
2. 旧日历。
例春节是旧历新年。
英[ old calendar; ]
旧历 引证解释
⒈ 即夏历。也称农历。
⒉ 旧历本。
引明 顾梦游 《乙酉除夕》诗:“壮心真共残更尽,泪眼重将旧历看。”
国语词典
旧历 [jiù lì]
⒈ 夏历的别名。参见「夏历」条。
例如:「旧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
反新历
旧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夏历释义:见〔农历〕
- 2.
农历释义:⒈阴阳历的一种,是我国的传统历法,通常所说的阴历即指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24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也叫旧历。⒉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 3.
阴历释义:⒈历法的一类。以月亮的月相周期,即朔望月(29天12小时44分8秒)为1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2个月为1年,1年354天或355天。伊斯兰教历是阴历的一种。也叫太阴历。⒉见〖农历〗
旧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鹊桥释义:即鹊桥。神话传说,旧历七月初七之夜,乌鹊填天河成桥,以渡 牛郎、织女 相会。唐 李郢《七夕》诗:“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后以喻指男女相会或相会处。唐 刘商《送女子》诗:“青娥宛宛聚为裳,乌鹊桥成别恨长。”唐 宋之问《明河篇》:“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宋 贺铸《减字浣溪沙》词之九:“乌鹊桥边河络角,鸳鸯楼外月西南。门前嘶马弄金衔。”参见“鹊桥”。
- 2.
入气日释义:旧历分二十四节气,时辰交合节气之日称“入气日”。
- 3.
入转释义:旧历计月,以朔为初一,子初交朔为“入转”。《隋书·律历志下》:“推入转术:终实去积日,不尽,以终法乘而又去。不如终实者,满终法得一日,不满为餘,即其年天经朔夜半入转日及餘。”
- 4.
农历释义:⒈阴阳历的一种,是我国的传统历法,通常所说的阴历即指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24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也叫旧历。⒉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 5.
厘订释义:⒈整理订正。鲁迅《集外集拾遗·<劲草>译本序》:“爰加厘订,使益近于信达。”⒉制订。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 梁任公 ﹞对立宪加紧活动,提出四项政纲,即……(二)厘订法律,巩固司法权的独立。”⒊整理订定。《清史稿·时宪志一》:“﹝ 汤若望 ﹞言:‘臣於 明 崇禎 二年来京,曾依西洋新法釐订旧历。’”清 赵克宜《重订增补<类腋>凡例》:“姚氏 原书诸未尽善之处,既为详加釐订,新增者成於锋鏑之餘,疵顈在所难免。”朱自清《论国语教育》:“陆先生 是主张‘整理国字’使之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正确化,
- 6.
复槽水释义:旧历十月的 黄河 水的别称。
- 7.
大明历释义:历法名。南朝 宋 祖冲之 以为“古历疏舛、颇不精密”,乃于 大明 六年创制《大明甲子元历》,简称《大明历》。规定一回归年为2428日。其特点,一是改进闰法,将旧历中规定的十九年七闰改为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使之更符合天象实际。二是在制历时考虑岁差,一百年差一度。此历当时为 戴法兴 所阻,未能实行,但以后诸历多从大明历所出。参阅《宋书·律历志下》、《南齐书·祖冲之传》。
- 8.
天正释义:⒈周 历建子,以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古人以为得天之正,故称。《汉书·律历志上》:“其於三正也,黄钟子为天正。”《后汉书·陈宠传》“三微成著,以通三统”李贤 注引《三礼义宗》:“三微,三正也……故 周 以天正为岁,色尚赤,夜半为朔。”⒉指冬至。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熙寧 十年,天正元用午时,新历改用子时;闰十二月改为闰正月,四夷朝贡者用旧历,比来款塞众论,谓气至无显验可据,因此以摇新历。事下有司考定。凡立冬晷景,与立春之景相若者也,今二景短长不同,则知天正之气偏也。”
- 9.
小弦释义:⒈弧形曲线。 常用以称旧历每月上旬初出及下旬将晦时的眉状月。⒉小絃:亦作“小弦”。指弹拨乐器的细弦。
- 10.
年市释义:旧历年末为出售过年用品而举行的市集。 萧红《牛车上》:“那年冬天,我去赶年市。”
- 11.
往亡释义:阴阳家语。凶日名。旧历每月皆有。是日诸多禁忌。《协纪辨方书·往亡》引《堪舆经》:“往者去也,亡者无也。其日忌拜官上任,远行归家,出军征讨,嫁娶寻医。”《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六年》:“丁亥,刘裕 悉众攻城。或曰:‘今日往亡,不利行师。’”胡三省 注引《历书》:“二月以惊蛰后十四日为往亡日。”《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甲寅,李愬 将攻 吴房,诸将曰:‘今日往亡。’”胡三省 注:“阴阳家之説,八月以白露后十八日为往亡,九月以寒露后第二十七日为往亡。”宋 许洞《虎钤经·出军日》:“天门日,亦谓之往亡,不可
- 12.
故历释义:旧历法。
- 13.
新历释义:⒈新订的历法。 《晋书·律历志下》:“以今新历施于 春秋 之世,日蚀多在朔。”《新唐书·历志三上》:“开元 九年……詔僧 一行 作新历、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⒉新年历书。唐 李肇《翰林志》:“冬至岁酒,兔、野鸡,其餘时菓、新茗、瓜、新历,是为经制。”唐 王维《春中田园作》诗:“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清 孙枝蔚《除夕》诗:“到眼惊新历,回头失故宫。”⒊辛亥革命后称公历为新历,农历为旧历。鲁迅《书信集·致姚克》:“上海 已渐温暖,过旧历年之情形,比新历年还起劲。”冰心《南归》:“我们又说:‘今夜是除夕
- 14.
旁生魄释义:亦作“旁生霸”。旧历每月十六日的月相。亦借指农历每月十六日。《逸周书·世俘》:“惟一月丙午旁生魄。”朱右曾 校释:“旁,近也。生魄,望也。”张汝舟《西周考年》第一节:“近代 俞樾 作《生霸死霸考》,博引《尚书》古义,考出:二日旁死霸十六日旁生霸……‘旁’读‘傍(去声)’,靠近的意思。‘旁死霸’是‘旁既死霸’的省文,‘旁生霸’是‘旁既生霸’的省文,所以‘旁死霸’是二日,‘旁生霸’是十六日。”这两个“既”是“尽”的意思。
- 15.
日游神释义:⒈旧历书所载凶神名。⒉指奔走钻营的人,含讽刺意。
- 16.
时宪法释义:即时宪历。清 俞正夑《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是年(康熙 三十三年)赐 西藏 第巴 金印,颁三十四年《时宪法》列 蒙古 各游牧节气。”亦称“时宪术”。《清史稿·时宪志一》:“世祖 定鼎以后,始絀 明 之旧历,依新法推算,即承用二百六十餘年之《时宪术》也。”参见“时宪历”。
- 17.
月双释义:称旧历闰月和本月。
- 18.
月大释义:⒈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魏书·律历志上》:“求次月日所在度术曰:月大加三十度,月小加二十九度,求次日加一度,宿次除之,逕斗去其分一千四百七十七。”《旧唐书·历志三》:“干名与后朔叶同者,月大;不同者,小;无中气者,为闰月。”⒉指公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历每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七个月为大月,均三十一天。参见“月小”。
- 19.
月小释义:⒈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竹书纪年》卷上:“﹝ 尧 ﹞在位七十年……又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⒉指公历只有三十天的月份。公历每年四、六、九、十一这四个月为小月,均三十天;二月平年二十八天,闰年二十九天。参见“月大”。
- 20.
月尽释义:指旧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魏书·律历志上》“章岁,五百五”原注:“古十九年七闰,闰餘尽为章。积至多年,月尽之日,月见东方,日蚀光晦,輙復变历,以同天象。”《书·胤征》“先时者杀无赦”唐 孔颖达 疏:“月初为朔,月尽为晦……晦者,月尽无月,言其闇也。”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为军丁月粮,先年月头给放,不过初五,近年多在月尽或次月初方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