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万法 万法的意思
wàn

万法

简体万法
繁体萬法
拼音wàn fǎ
注音ㄨㄢˋ ㄈ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n mò,(1) 数目,十个一千。【例句】: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组词】:万物。万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3) 极,很,绝对。【组词】:万万。万幸。(4) 姓。(1) 〔万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fǎ,(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组词】: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8) 姓。

基本含义

指法律、规章制度等各种法则和条文。

万法的意思

万法 [wàn fǎ]

1. 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万法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金刚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万法。”
宋 苏轼 《东林第一代广慧禅师真赞》:“而况於出三界,了万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应物而无情者乎。”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有则万法俱来,无时一丝不挂,贫僧 佛印 是也。”


万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口吸尽西江水释义: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 2.
      一指头禅释义:佛教禅宗用语,喻万法归一。
    • 3.
      万法释义: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 4.
      三恶释义:⒈指暴、虐、颇(不正)三种恶劣的品性。《左传·昭公十四年》:“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杜预 注:“三恶:暴、虐、颇也。”⒉即三恶道。《百喻经·人效王眼瞤喻》:“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堕於三恶。”宋 范仲淹《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序》:“使群魔三恶,不起於心,万法诸缘,同归於善。”原注:“三恶,即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 5.
      元绪释义:⒈大业。《三国志·魏志·杨阜传》:“伏惟陛下奉 武皇帝 开拓之大业,守 文皇帝 克终之元绪。”⒉《水经注·渐江水》引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孙权 时,永康县 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夜宿 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元绪,奚事尔也?’”后以“元绪”为龟的别名。宋 范成大《再韵答子文》:“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虚。”明 刘基《题枯木图》诗:“不用江头唤元绪,何妨湖上识神仙。”
    • 6.
      心源释义: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
    • 7.
      心王释义:佛教语。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与心所有法相对。见《百法明门论》。亦泛指心。心为三界万法之主,故称。
    • 8.
      折道释义:证道路,神魔屠;折道途,万法诛;碎长空,莫问天;血染泪,谁言悔;充满着虚幻绮美,神的陨落,魔的湮灭,鬼的乱世,人的逆天,世界的由来……定看天、地、人如何争取生存之力,欲探求太虚力量的源泉,试问一段惊世之恋的倾国佳话,为演绎亲情、友情的生死合离,只求一篇扑朔迷离的隐世传说……。
    • 9.
      掠袭释义:⒈剽窃抄袭。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荪楼<宪法大纲刍议>》:“至于宪法之重,则更不能专事掠袭,盖本根之制,万法由之故也。”⒉犹飘拂。许地山《萤灯》:“玉簪和晚香玉底香气不时掠袭过来,更帮助了他们相爱底情。”
    • 10.
      有相宗释义:佛教宗派之一。认为万法之相,唯识所变,故称。如法相宗。
    • 11.
      权智释义:⒈权变智略。⒉佛教语。观照万法差别以普度众生的善巧、方便之智,与实智相对。
    • 12.
      沾赏释义:⒈见“霑赏”⒉受赏赐。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二·斋宫》:“至四十四年重建 万法宝殿 ……则工程甚大,各臣俱沾赏。”
    • 13.
      空明释义:⒈空旷澄澈。 唐 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航 北湖 之空明,覷鳞介之惊透。”宋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⒉特指月光下的清波。宋 苏轼《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⒊指空旷澄净的天空。宋 苏轼《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復空,羣仙出没空明中。”⒋指洞澈而灵明的心性。宋 苏辙《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⒌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清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復为古人所束缚,而略
    • 14.
      观心释义:观察心性。 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

万法(wanf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万法是什么意思 万法读音 怎么读 万法,拼音是wàn fǎ,万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万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