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计时 计时的意思
shí

计时

简体计时
繁体計時
拼音jì shí
注音ㄐㄧˋ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1) 核算。【组词】:计时。计量(liàng )。计日程功。(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组词】:晴雨计。湿度计。(3) 主意,策略。【组词】:计策。计谋。(4) 谋划,打算。【组词】:计划。计议。(5) 姓。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计时的意思

计时 [jì shí]

1. 按照劳动时间多少技术熟练程度来计算。

计时工资。

[reckon by time;]


国语词典

计时 [jì shí]

⒈ 计算时间,按照时间计算。

如:「一般的停车场,大多是计时收费的。」


计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严释义:古代以漏箭计时刻,按时刻击鼓以告众,一次为一严。
    • 2.
      丁日释义:源于古代中国人计时的干支法。
    • 3.
      三商释义:犹言三刻。 古代以漏刻计时,谓之商。《诗·齐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唐 孔颖达 疏:“《尚书纬》谓刻为商。郑 作《士昏礼》目録云:‘日入三商为昏’,举全数以言耳。”后亦以“三商”指漏刻。明 杨慎《梁白纻舞歌》之一:“高张洞越吹参差,二八递代三商移。”清 惠周惕《再用衣字韵》:“年来无梦到彤扉,卧听三商玉漏稀。”一说,商为“啇”之讹字,“三商”应为“三啇”。明 焦竑《焦氏笔乘·三啇》:“《士昏礼》:‘漏下三啇为昏。’啇,音滴,与 夏、商 之商不同。苏易简 文:‘三啇而眠,高舂而起。’用其语也。今人多误读。
    • 4.
      三星释义:⒈猎户座中央三颗明亮的星,冬季天将黑时从东方升起,天将明时在西方落下,常根据它的位置估计时间。 ⒉民间称福、禄、寿三神为三星。
    • 5.
      三点释义:⒈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⒉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 6.
      三环路释义:三环路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分别由海淀、西城、朝阳、丰台路段组成,全长265公里,共建有44座立交桥,跨河桥9座,过街天桥62座,人行通道15座,是北京市城区的一条的环形城市快速路。北三环路于1994年全线按快速路标准建成通车,设计时速80公里。
    • 7.
      上浑仪释义:北宋 时的一种计时器。
    • 8.
      丑时释义:旧式计时法指夜里一点钟到三点钟的时间。
    • 9.
      两点释义:多种意思,一般指时间点,按照二十四小时计时方法,即凌晨2点。也有两个点的意思。
    • 10.
      五壶浮漏释义:由五个壶组成的漏壶,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以太子中允 沉括 提举司天监,始製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参见“漏壶”。
    • 11.
      亥时释义:旧式计时法指夜间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的时间。
    • 12.
      仪漏释义:即漏刻。 因漏刻是计时的仪器,故名。
    • 13.
      传水释义:谓计时器滴水。形容时光流逝。
    • 14.
      传漏释义:报时。古以壶漏计时,故称。
    • 15.
      传箭释义:⒈传递令箭。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起兵令众,以传箭为号。⒉引申为传令。⒊报时。古用铜壶滴漏计时,看水平面箭上的刻度,即知时刻。
    • 16.
      促漏释义:短促的漏声。漏,古代滴水计时器。
    • 17.
      信炮释义:⒈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⒉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
    • 18.
      倒计时释义: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往现在计算时间,用来表示距离某一期限还有多少时间(多含有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紧迫的意思):倒计时显示牌。工程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 19.
      分子钟释义: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利用分子能级跃迁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电磁波的特性制成。可用来校正石英钟及作为频率标准。
    • 20.
      刻漏释义:漏壶,一种古代计时器,以铜为壶,底穿一孔,壶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形浮标,从壶中水滴漏而显示箭上的度数而知其时刻。

计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严释义:古代以漏箭计时刻,按时刻击鼓以告众,一次为一严。
    • 2.
      丁日释义:源于古代中国人计时的干支法。
    • 3.
      三商释义:犹言三刻。 古代以漏刻计时,谓之商。《诗·齐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唐 孔颖达 疏:“《尚书纬》谓刻为商。郑 作《士昏礼》目録云:‘日入三商为昏’,举全数以言耳。”后亦以“三商”指漏刻。明 杨慎《梁白纻舞歌》之一:“高张洞越吹参差,二八递代三商移。”清 惠周惕《再用衣字韵》:“年来无梦到彤扉,卧听三商玉漏稀。”一说,商为“啇”之讹字,“三商”应为“三啇”。明 焦竑《焦氏笔乘·三啇》:“《士昏礼》:‘漏下三啇为昏。’啇,音滴,与 夏、商 之商不同。苏易简 文:‘三啇而眠,高舂而起。’用其语也。今人多误读。
    • 4.
      三星释义:⒈猎户座中央三颗明亮的星,冬季天将黑时从东方升起,天将明时在西方落下,常根据它的位置估计时间。 ⒉民间称福、禄、寿三神为三星。
    • 5.
      三点释义:⒈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⒉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 6.
      三环路释义:三环路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分别由海淀、西城、朝阳、丰台路段组成,全长265公里,共建有44座立交桥,跨河桥9座,过街天桥62座,人行通道15座,是北京市城区的一条的环形城市快速路。北三环路于1994年全线按快速路标准建成通车,设计时速80公里。
    • 7.
      上浑仪释义:北宋 时的一种计时器。
    • 8.
      丑时释义:旧式计时法指夜里一点钟到三点钟的时间。
    • 9.
      两点释义:多种意思,一般指时间点,按照二十四小时计时方法,即凌晨2点。也有两个点的意思。
    • 10.
      五壶浮漏释义:由五个壶组成的漏壶,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以太子中允 沉括 提举司天监,始製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参见“漏壶”。
    • 11.
      亥时释义:旧式计时法指夜间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的时间。
    • 12.
      仪漏释义:即漏刻。 因漏刻是计时的仪器,故名。
    • 13.
      传水释义:谓计时器滴水。形容时光流逝。
    • 14.
      传漏释义:报时。古以壶漏计时,故称。
    • 15.
      传箭释义:⒈传递令箭。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起兵令众,以传箭为号。⒉引申为传令。⒊报时。古用铜壶滴漏计时,看水平面箭上的刻度,即知时刻。
    • 16.
      促漏释义:短促的漏声。漏,古代滴水计时器。
    • 17.
      信炮释义:⒈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⒉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
    • 18.
      倒计时释义: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往现在计算时间,用来表示距离某一期限还有多少时间(多含有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紧迫的意思):倒计时显示牌。工程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 19.
      分子钟释义: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利用分子能级跃迁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电磁波的特性制成。可用来校正石英钟及作为频率标准。
    • 20.
      刻漏释义:漏壶,一种古代计时器,以铜为壶,底穿一孔,壶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形浮标,从壶中水滴漏而显示箭上的度数而知其时刻。

计时造句

1.木桥开始出现一道道的皱纹,开始生命的倒计时

2.在计算机系统时钟同步系统,通过计算机的电路的指令和数据传输的计时机制。

3.今天,虽然早已远离日晷计时的年代,但我们仍旧在意光阴的流转,仍旧关注社会的变迁。

4.计时开始后,姐姐飞快地打起字来。

计时(j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计时是什么意思 计时读音 怎么读 计时,拼音是jì shí,计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计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