帗舞 [fú wǔ]
1. 周代舞名。用于祭祀社稷。因舞者执帗,故名。
帗舞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舞名。用于祭祀社稷。因舞者执帗,故名。
引《周礼·地官·舞师》:“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
《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
郑玄 注:“郑司农 云:‘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 玄 谓:帗,析五彩繒,今灵星舞子持之是也。”
国语词典
帗舞 [fú wǔ]
⒈ 周代的一种舞蹈。舞者扎五色缯帛的舞具而舞,用于祭祀社稷。
引《周礼·地官·舞师》:「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
帗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舞释义:⒈六种乐舞。谓黄帝之《云门》、尧之《咸池》、舜之《大韶》、禹之《大夏》、汤之《大濩》、武王之《大武》。⒉六种乐舞。谓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 2.
小舞释义:⒈古人幼小时学习的各种舞蹈的统称。《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郑玄 注:“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⒉犹漫舞。谓聊且舞之。宋 钱易《嵇康小舞词序》:“﹝ 薛九 ﹞谢曰:‘老矣,腰腕衰硬,无復旧态。’乃强起小舞,终曲而罢。”
- 3.
皇舞释义:周 代所制定的六种小舞之一。舞者为少年,衣帽都饰以羽毛,手持五彩羽,色如凤凰,用於求雨或祭四方。《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周礼·地官·舞师》:“舞师掌……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
- 4.
舞师释义:古官名。职掌仪礼中的舞蹈。《周礼·地官·舞师》:“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凡野舞,则皆教之。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左传·襄公十年》:“舞师题以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