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殿 [fó diàn]
1. 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佛殿 引证解释
⒈ 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引唐 张读 《宣室志》卷二:“丰乐里 开业寺 有神人足跡甚长,自寺外门至佛殿。”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红娘,俺去佛殿上耍去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范祠鸟》:“长白山 醴泉寺,即 范文正公 读书处,祠在佛殿东偏。”
郑振铎 《西行书简·云岗》:“第一窟通称为大佛殿。”
佛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宝殿释义:佛殿。常以喻有所求之地。
- 2.
三身殿释义:指佛殿。
- 3.
义殿释义:佛教语。 佛殿。
- 4.
云谷释义:⒈云雾所笼罩的山谷。唐 罗邺《莺》诗:“暖辞云谷背残阳,飞下东风翅渐长。”唐 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乃割俸三千緡,鳩工度木,烟巖云谷之杞梓楩柟,投刃以时,趋功以隟,食以月粟,付以心倕,不期年而宝殿涌出。”⒉山名。在 福建省 建阳县 西北七十里,接 武夷山市 界,朱熹 曾筑庐读书于此。宋 朱熹《云谷记》:“云谷 在 建阳县 西北七十里,芦山 之颠,处地最高,而羣峰上蟠,中阜下踞,内宽外密,自为一区。”
- 5.
佛宫释义:佛殿,佛堂。
- 6.
化内释义:旧指政令教化所及之地。《北史·周纪下》:“詔自 永熙 三年七月以来,去年十月以前,东土人被钞在化内为奴婢者,及平 江陵 日,良人没为奴隶者,并免同人伍。”唐 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既毕,召化内之緇锡,数迈于千,斋而落之累中。”清 李渔《意中缘·救美》:“昔号海边之天子,今为化内之藩臣。”
- 7.
南禅寺释义:在 山西省 五台县 城西南 李家庄 西侧。寺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筑。大佛殿内无柱,只用两根通长的四椽栿承载着上部屋架。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 唐 建中 三年(公元782年)。是我国现存已知最古的木构建筑物。殿中十七尊塑像、佛座以及石塔、石狮等都是我国 唐 塑中的佳作。1974年进行了维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
四种信心释义:即指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清净信:我们偶尔步入佛殿里,或者听到念佛的声音,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特别欢喜,这就是清净信。有些居士来到这里,听到念诵《大自在祈祷文》、阿弥陀佛名号,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眼泪汪汪的,其实他正在生起清净信。
- 9.
大佛阁释义:佛殿名。
- 10.
大雁塔释义:唐代佛塔。 始建 于公元652年,在今西安市内。由玄奘法师设计并指导施工。平面为方形,总高25米。为砖砌七层楼 阁式,逐层收缩,每层高度均有收减。各层四面开券门,门楣、门框及门槛上有唐代线刻,西面门楣上 有珍贵的线刻佛殿图。体形敦厚端庄、简洁古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佛塔。
- 11.
孽冤释义:⒈犹言冤家。爱极之反语。明 李日华《南西厢·佛殿奇逢》:“行过法堂前,正撞着五百年风流孽寃。”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王侯家所不敢望,只要个读书种子,便是佳耳。我家小孽寃,翻復遴选,十无一当,不解是何意向。”⒉冤仇。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种夙世之孼寃,煞一时之风景。”一本作“孼寃”。
- 12.
宝殿释义:⒈佛殿;神殿。⒉泛称宫殿。多指帝王的宫殿。
- 13.
宝铎释义:佛殿或宝塔檐端悬挂的大铃。
- 14.
布达拉宫释义:中国古代建筑。 始建于公元629—650年,1704年重建。在拉萨城西北的玛布日山上。原是五世达赖喇嘛以来历世达赖喇嘛办公与居住的地方。东西长四百余米,分山上、山北、山南三大部分,有宫殿、灵塔、佛殿、经堂、平台、庭院等,全部为石木结构。气势威严壮观。宫中还保存有大量佛像、壁画、雕刻等佛教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布达拉:梵语音译,佛教圣地。
- 15.
心倕释义:泛称巧匠。语本《庄子·胠箧》:“毁絶鉤绳,而弃规矩,攦工 倕 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成玄英 疏:“工 倕 是 尧 工人,作规矩之法。亦云 舜 臣也。”唐 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投刃以时,趋功以隟,食以月粟,付以心 倕,不朞年而宝殿涌出。”
- 16.
忍殿释义:佛殿。
- 17.
无事不登三宝殿释义: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指佛殿):他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一定有原因。
- 18.
无事不登三寳殿释义: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泛指佛殿。《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那 陶媽媽 便道:‘小媳婦無事不登三寳殿,奉本縣正宅衙内分付,敬來説咱宅上有一位奶奶要嫁人,講説親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你一進門,我就知道你是有爲而來的了。這才是無事不登三寳殿啊。”巴金《猪与鸡》:“他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了总没有好事情。”
- 19.
暇刻释义:空闲的时间。明 李贽《<豫约>小引》:“且汝等今日亦自不暇:终年修理佛殿,塑像请经……一动一息,恐不得所,固忙忙然无有暇刻矣!”
- 20.
梵室释义: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