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章 上章的意思
shàngzhāng

上章

简体上章
繁体
拼音shàng zhāng
注音ㄕㄤˋ ㄓ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zhāng,(1) 歌曲诗文的段落。【组词】: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2) 条目,规程。【组词】: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3) 修理。【组词】:杂乱无章。(4) 花纹,文采。【例句】:黑质而白章。(5) 戳记。【组词】:图章。盖章。(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组词】:袖章。领章。徽章。像章。(7) 奏本。【组词】:奏章。本章。(8) 同“彰”,彰明。(9) 姓。

基本含义

指上一章、上一节或上一个部分。

上章的意思

上章 [shàng zhāng]

1. 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

上章 引证解释

⒈ 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 太岁 ﹞在庚曰上章。”
隋 许善心 《神雀颂》:“岁次上章,律谐大吕,玄枵会节,玄英统时。”
清 钱谦益 《闻母邹太君七十序》:“谨书之以为序。时上章困敦十一月初五日。”
鲁迅 《祭书神文》序:“上章困敦之岁, 贾子 祭诗之夕, 会稽 戛剑生 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

⒉ 向皇帝上书。

《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伯美 为 湖南 宪, 牟濚 叔清 知 衡阳,行移之间,微有牴牾, 伯美 遂上章劾 叔清。”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四:“时丞相 朮虎高琪 擅权,变乱祖宗法度,公上章劾之。”

⒊ 道士上表求神。

《晋书·王献之传》:“献之 遇疾,家人为上章,道家法应首过,问其有何得失。”
《隋书·经籍志四》:“又有诸消灾度厄之法,依阴阳五行数术,推人年命书之,如章表之仪,并具贄币,烧香陈读。云奏上天曹,请为除厄,谓之上章。”


上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章释义:⒈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 太岁 ﹞在庚曰上章。”隋 许善心《神雀颂》:“岁次上章,律谐大吕,玄枵会节,玄英统时。”清 钱谦益《闻母邹太君七十序》:“谨书之以为序。时上章困敦十一月初五日。”鲁迅《祭书神文》序:“上章困敦之岁,贾子 祭诗之夕,会稽 戛剑生 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⒉向皇帝上书。《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伯美 为 湖南 宪,牟濚 叔清 知 衡阳,行移之间
    • 2.
      公车司马令释义:汉 官名。掌管司马门和宫中的警卫事宜。属卫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卫尉,秦 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景帝 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復为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賁三令丞。”颜师古 注引《汉官仪》:“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闕下凡所徵召皆总领之。”《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刘昭 注引《献帝起居注》:“建安 八年,议郎 卫林 为公车司马令,位随将、大夫。旧公车令与都官、长史位从将、大夫,自 林 始。”
    • 3.
      剗汰释义:裁除,废除。 《明史·杨守随传》:“守随 愤,独上章极论之曰:‘陛下嗣位以来,左右近臣,不能祗承德意,尽取先朝良法而更张之,尽诬先朝硕辅而剗汰之。’”
    • 4.
      商横释义:十干中“庚”的别称。《史记·历书》:“商横涒滩三年。”司马贞 索隐:“商横,庚也。《尔雅》作上章。”按,涒滩为申,即庚申三年。参见“上章”。
    • 5.
      岁阳释义:⒈亦称“岁雄”。 古代以干支纪年,十干叫“岁阳”。《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宋 洪迈《容斋三笔·岁月日风雷雄雌》:“虞喜 天文论,汉《太初历》十一月甲子夜半冬至云:‘岁雄在閼逢……’又云:‘甲岁雄也,毕月雄也,陬月雌也。’大抵以十干为岁阳,故谓之雄,十二支为岁阴,故谓之雌。”⒉《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阳止”。毛 传:“阳,历阳月也。”郑玄 笺:“十月为阳。”后用以指农历十
    • 6.
      恬靖释义:犹恬静。《北齐书·卢潜传》:“怀仁 涉学有文辞,情性恬靖,常萧然有闲放之致。”《宋史·葛宫传》:“天性恬靖,年五十,忽上章致仕。”明 李东阳《锺君墓表》:“素履恬靖,年七十未尝至公府。”
    • 7.
      感恋释义:感念眷恋;感激眷恋。《晋书·李密传》:“父早亡,母 何氏 改醮。密 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唐 颜真卿《同州刺史谢上表》:“伏望容臣括责,续状奏闻,无任感恋之至。”宋 杨万里《上章致奉不允感恩书怀》诗:“猖狂思再瀆,感恋独多时。”
    • 8.
      断表释义:拒不接受所上章表。《晋书·朱序传》:“序 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詔断表,遂輒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詔原不问。”《南史·梁纪下·元帝》:“时巨寇尚存,帝未欲即位,而四方表劝,前后相属,乃下令断表。”《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戊午,加左僕射 房玄龄 太子少师。玄龄 ……深畏满盈,上表请解机务;上不许。玄龄 固请不已,詔断表,乃就职。”胡三省 注:“今之让官者,来表三让,敕断来章,则閤门不復受其表,即 唐 制之断表也。”
    • 9.
      朱崖释义:⒈红色山崖。唐 陆龟蒙《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明 何景明《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⒉即 珠崖。今 海南省 海口市。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贾捐之 之陈於 朱崖,刘歆 之辨於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宋 苏轼《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参见“珠厓”。⒊唐 李德裕 的别称。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户,故称。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 令狐綯 ﹞洎身居巖庙,别无所长,諫官上章,可见之矣。与 朱崖 之终始
    • 10.
      毁诋释义:诋毁,诽谤。《旧唐书·裴延龄传》:“延龄 ……尤好慢駡,毁詆朝臣,班行为之侧目。”宋 叶适《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叶义问,故人也,有隐憾,上章毁詆,夺学士。”《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帝怒,谓其毁詆大臣,命左右批其颊。”
    • 11.
      论诉释义:论辩申诉。《宋书·王藻传》:“前后婴此,其人虽众,然皆患彰遐邇,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无敢论诉。”《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夏,四月,令孜 自兼两池榷盐使,收其利以赡军。重荣 上章论诉不已。”胡三省 注:“论,卢昆翻,説也,辩也。”《宋史·刑法志三》:“崇绪 特以田业为 冯 强占,亲母衣食不给,所以论诉。”
    • 12.
      豹褎释义:亦作“豹袖”。用豹皮缘饰的衣袖。指古代卿大夫的衣服。《诗·唐风·羔裘》:“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毛 传:“褎,犹袪也。”《礼记·玉藻》:“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綃衣以裼之。”唐 高适《邯郸少年行》:“霞鞍金口騮,豹袖紫貂裘。”明 刘基《次韵和岳季坚见寄》:“豹褎羊裘等黄土,上章紫縵漫浮云。”参见“豹袪”。
    • 13.
      连章释义:⒈接连上章。⒉连名上章。
    • 14.
      雾市释义:⒈据《后汉书·张楷传》,张楷 字 公超,通《严氏春秋》、《古文尚书》,隐居 弘农 山中。 其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人即以“雾市”喻从学弟子会集之所。唐 苏颋《勤学犯夜判对》:“朝游雾市,披学序之图书;暝出香街,听严城之钟皷。”五代 李瀚《蒙求》诗:“公超 雾市,鲁般 云梯。”⒉用以指人烟辏集之处。《旧唐书·僖宗纪》:“己卯,黄巢 收其残众,由 蓝田关 而遁。庚辰,收復京城。天下行营兵马都监 杨復光 上章告捷行在,曰:‘顷者妖兴雾市,啸聚丛祠,而岳牧藩侯,备盗不谨。’”⒊比喻繁华的集
    • 15.
      鬼名释义:指死者的名册。语本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録。”《南史·柳津传》:“人或劝之聚书,津 曰:‘吾常请道士上章驱鬼,安用此鬼名邪!’”此憎称书。

上章(shangz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上章是什么意思 上章读音 怎么读 上章,拼音是shàng zhāng,上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上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