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披香 披香的意思
xiāng

披香

简体披香
繁体
拼音pī xiāng
注音ㄆㄧ ㄒㄧ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ī,(1) 覆盖在肩背上。【组词】:披星戴月。(2) 穿戴。【组词】:披挂。披甲。(3) 打开,散开。【组词】: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4) 劈开,裂开。【组词】:竹竿披了。

xiāng,(1)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组词】:香味。香醇。芳香。清香。(2) 舒服。【组词】:睡得香。(3) 味道好。【例句】:这鱼做得真香。(4) 受欢迎。【例句】: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5)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组词】: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6) 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组词】:香闺。香艳。(7) 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组词】:香火。烧香拜佛。香炉。香烛。(8) 姓。

基本含义

形容香气四溢、芳香弥漫。

披香的意思

披香 [pī xiāng]

1. 汉宫殿名。

披香 引证解释

⒈ 汉 宫殿名。

《三辅黄图·未央宫》:“武帝 时,后宫八区,有 昭阳、飞翔、增城、合欢、兰林、披香、凤凰、鸳鸯 等殿。”
《文选·班固<西都赋>》:“披香 发越。”
李善 注:“汉 宫闕名。 长安 有 合欢殿、披香殿。”
北周 庾信 《春赋》:“宜春苑 中春已归, 披香殿 里作春衣。”
后泛指宫殿。 唐 李商隐 《宫妓》诗:“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
《水浒传》第九一回:“却説 宿太尉 次日早朝入内,见天子在披香殿。”


披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冰纨释义:⒈洁白的细绢。《汉书·地理志下》:“后十四世,桓公 用 管仲,设轻重以富国,合诸侯成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归。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紈綺绣纯丽之物。”颜师古 注:“冰谓布帛之细,其色鲜絜如冰者也。紈,素也。”唐 许敬宗《麦秋赋》:“非甘泉而涤景,异寒气而浮凉。却冰紈於宝笥,屏珍簟於披香。”清 吴伟业《宫扇》诗:“玳瑁帘开南内宴,沉香匣啟西川扇。蝉翼描来云母轻,冰紈製就天孙艳。”⒉代指绢制的团扇。宋 苏轼《元祐三年端午节贴子词·皇帝阁》:“一扇清风洒面寒,应缘飞白在冰紈。”明 叶宪祖《夭桃纨扇》第四折:“那时匆匆
    • 2.
      叶子芷释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
    • 3.
      宜春苑释义:⒈古代苑囿名。 秦 时在 宜春宫 之东,汉 称 宜春下苑。即后所称 曲江池 者。故址在今 陕西 长安县 南。《史记·秦始皇本纪》:“以黔首葬 二世 杜 南 宜春苑 中。”《艺文类聚》卷三引 北周 庾信《春赋》:“宜春苑 中春已归,披香殿 里作春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还过 宜春宫”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秦 宜春宫 在 雍州 万年县 西南三十里,宜春苑 在宫之东,杜 之南。”唐 马怀素《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诗:“仙舆暂下 宜春苑,御醴行开荐寿觴。”参见“曲江池”。⒉古代苑囿名。宋
    • 4.
      窅窕释义:⒈亦作“窅窱”。幽深貌;阴暗貌。宋 秦观《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櫳深。”清 厉鹗《东城杂记·庾园》:“复道何逶迆,重门殊窅窱。”⒉宛转曲折貌。唐 韩愈《岐山下》诗:“昔 周 有盛德,此鸟鸣高冈;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林纾《登泰山记》:“律以皴法,类 黄鹤山樵(王蒙),细文麻起,迴復窅窱。”⒊犹窈窕。指美女。南朝 梁 沉约《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观鬭兽於虎圈,望窅窕於 披香。”
    • 5.
      红线释义:⒈亦作“红线”。红色丝线。唐 白居易《红绣毯》诗:“染为红线红於蓝,织作披香殿上毯。”⒉传说中的 唐 代女侠名。原系 潞州 节度使 薛嵩 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 魏博 节度使 田承嗣 将并 潞州。嵩 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 乃夜到 魏郡,入 田 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嵩 复遗书 承嗣,以金盒还之。承嗣 遣使谢罪,愿结姻亲。红线 也辞去,不知所终。见 唐 袁郊《甘泽谣·红线》。明 陆采《明珠记·写诏》:“红线 至 魏博 而偷盒,止却反谋。”清 赵翼《美人风筝》诗之六:“挽住尚烦 红线 手,

披香(pi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披香是什么意思 披香读音 怎么读 披香,拼音是pī xiāng,披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披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