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报聘 报聘的意思
bàopìn

报聘

简体报聘
繁体報聘
拼音bào pìn
注音ㄅㄠˋ ㄆㄧ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o,(1) 传达,告知。【组词】: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例句】: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3) 回答。【组词】: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组词】:报应。

pìn,(1) 访问。【例句】:聘问(古代指代表国家访问友邦)。通聘。聘使往来。(2) 请人担任职务。【组词】:聘书。聘用。聘请。招聘。(3) 定婚或女子出嫁。【例句】:聘礼(彩礼)。聘金。聘姑娘。

基本含义

报告招聘。指通知他人聘请的意思。

报聘的意思

报聘 [bào pìn]

1. 旧时指代表本国政府到友邦回访。

报聘 引证解释

⒈ 谓派使臣回访他国。

《左传·宣公十年》:“秋, 刘康公 来报聘。”
《北齐书·后主纪》:“秋九月丙申, 周 人来通知,太上皇帝詔侍中 斛斯文略 报聘于 周。”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命宰相择报聘者,时虏情不可测,羣臣皆莫敢行。”


国语词典

报聘 [bào pìn]

⒈ 一种外交礼节。为答谢邻国的来访,而前往该国访问。也作「报命」。

《左传·宣公十年》:「诸侯之师伐郑,取成而还,秋,刘康公报聘。」


报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报命释义:⒈复命。奉命办事完毕,回来报告。书信中亦用作谦词。⒉犹报聘。
    • 2.
      报礼释义:⒈报答之礼。⒉犹报聘。
    • 3.
      报聘释义:谓派使臣回访他国。《左传·宣公十年》:“秋,刘康公 来报聘。”《北齐书·后主纪》:“秋九月丙申,周 人来通知,太上皇帝詔侍中 斛斯文略 报聘于 周。”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命宰相择报聘者,时虏情不可测,羣臣皆莫敢行。”
    • 4.
      缓报释义:谓延迟报聘。聘,指诸侯之间的互相访问。《左传·襄公七年》:“季武子 如 卫,报 子叔 之聘,且辞缓报,非贰也。”杜预 注:“子叔 聘在元年,言国家多难,故不时报。”
报聘是什么意思 报聘读音 怎么读 报聘,拼音是bào pìn,报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报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