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 [fǔ rú]
1. 迂腐的儒生,只知读书,不通世事。
例上折隨何之功,谓何为腐儒。——《史记·黥布列传》
英[pedantic scholar; pedant;]
腐儒 引证解释
⒈ 迂腐之儒者。
引《荀子·非相》:“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
《史记·黥布列传》:“上折 随何 之功,谓 何 为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
唐 杜甫 《江汉》诗:“江 汉 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巴金 《沉落》:“我想他每天每天埋在这里面,听着自己的心跳,读着那些死了的腐儒的著作,怎么还能够保持着活人的气息呢?”
国语词典
腐儒 [fǔ rú]
⒈ 思想陈腐不合时宜的儒生。
引《荀子·非相篇》:「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
《三国演义·第二三回》:「腐儒舌剑,反自杀矣!」
近冬烘
反名宿
腐儒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名宿释义:出名的老前辈:武林名宿。教育界的名宿。
腐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佳客释义:嘉宾;贵客。南朝 梁 沉约《华阳先生登楼不复下赠呈诗》:“衔书必青鸟,佳客信龙鑣。”唐 杜甫《宾至》诗:“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宋 王安石《石竹花》诗之一:“已向美人衣上绣,更留佳客赋嬋娟。”清 陈梦雷《友人问疾》诗:“支离卧病空斋里,佳客来过强作欢。”
- 2.
吊书子释义:喜欢掉书袋的腐儒。
- 3.
声色不动释义:不动声色。 形容态度从容镇静,不随意流露感情。《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衆人道是一番天樣大、火樣急的事,怎知 襄敏公 看得等閒,聲色不動,化做一杯雪水。”清 李渔《慎鸾交·目许》:“小弟是個腐儒,見了他聲色不動,他不笑我也就好了,怎麽還肯屬意?”周立波《盖满爹》:“盖满爹 声色不动,用筷子从容扒着碗里的剩饭,听她闹个够。”
- 4.
愉愉释义:⒈和顺貌;和悦貌。《礼记·祭义》:“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孙希旦 集解:“‘愉愉乎其忠’者,言其和顺之发於诚也。”《论语·乡党》:“私覿,愉愉如也。”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愉愉,颜色和。”唐 韩愈《复志赋》:“时乘閒以获进兮,颜垂欢而愉愉。”宋 司马光《答周同年书》:“今陛下慈爱宽仁,与羣臣言,愉愉和颜色,如接宾友。”清 戴名世《抚盗论》:“而一二腐儒懦夫亲见其祸如此其大,而以招抚为名,呴呴愉愉奉之。”⒉心情舒畅。汉 张衡《东京赋》:“我有嘉宾,其乐愉愉。”唐 柳公权《小说旧闻记·王铎》:“﹝
- 5.
粗粝释义:⒈糙米。泛指粗劣的食物。唐 杜甫《有客》诗:“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水浒传》第九七回:“﹝ 乔道清 ﹞与十五、六个军士,藏匿在 神农庙 里,与本庙道人借索些粗糲充飢。”⒉形容食物的粗劣。丁玲《奔》:“另外也有人啃着从家里带出来的粗粝的大饼。”
- 6.
贸儒释义:迂儒;腐儒。
- 7.
践扬释义:亦作“践敭”。扬历。谓仕宦所经历。宋 王禹偁《谢除刑部郎中知制诰启》:“窃念某猥以腐儒,受知先帝,践扬两制,出处九年。”宋 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胡宗愈辞免恩命不允诏》:“卿更涉夷险,践敭中外。”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十一:“徐康国 为两 浙 曹,亦以职事入謁中书,康国 自谓践扬之久,率多傲忽。”明 文徵明《铁柯记》:“公起家进士,为良有司,入为名法从,追躋列卿,歷事三朝,践敭中外餘三十年。”
- 8.
迂儒释义:迂腐不通事理、不切实际;腐儒。
- 9.
酸寒释义:⒈犹寒酸。 唐 韩愈《荐士》诗:“酸寒 溧阳 尉,五十几何耄。”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他手里怎容得这几个酸寒秀才。”郁达夫《春江感旧》诗之四:“佳妇而今归帝子,腐儒自古苦酸寒。”⒉引申为菲薄。唐 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虽掾俸之酸寒,要拔贫而为富。”清 吴资生《就道录别》诗:“怜我年半百,得官仍酸寒。”
- 10.
麤粝释义:⒈亦作“麄糲”。 亦作“麁糲”。糙米。《战国策·韩策二》:“然至 齐,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百金者,特以为夫人麤糲之费,以交足下之驩,岂敢以有求邪?”《史记·刺客列传》引此文,张守节 正义:“糲,犹麤米也,脱粟也。”《南齐书·刘绘传》:“遭母丧去官。有至性,持丧墓下三年,食麁糲。”宋 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二:“腐儒麄糲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清 钮琇《觚賸续编·英豪举动》:“然丈夫处世,不应於饮食求工,能饱餐麤糲者,真英雄耳。”⒉粗糙。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序》:“世运既变,治道斯移,则始于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