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 [lán gān]
1. 纵横交织;弥漫嵌合。
例瀚海阑干百丈冰。
英[ criss-cross; athwart; ]
2. 用竹、木、金属等制成的遮拦物。
英[ rail; railing; ]
3. 横流的样子。
例忍不住泪珠阑干。
英[ crisscross flow; ]
阑干 引证解释
⒈ 横斜貌。
引三国 魏 曹植 《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金 史肃 《宿睦村》诗:“阑干河汉已西倾,独坐披衣过五更。”
陈三立 《十月十四夜饮秦淮酒楼闻陈梅生侍御袁叔舆户部述出都遇乱事感赋》诗:“霜月阑干照头白,天涯为念旧恩存。”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亥年残秋偶作>诗》:“竦听荒鸡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⒉ 借指北斗。
引明 杨基 《岳阳楼》诗:“春色醉 巴陵,阑干落 洞庭。”
⒊ 纵横散乱貌;交错杂乱貌。
引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王与夫人叹曰:‘吾已絶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復乡国。’言竟掩面,涕泣阑干。”
三国 魏 曹植 《妾薄命》诗之二:“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 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清 钱谦益 《答新安方望子投诗枉访》诗:“茧穴鸡窠正怯寒,清晨剥啄响阑干。”
⒋ 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引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 北倚阑干。”
明 王韦 《阁试春阴诗》:“含情佇立凭阑干,远峰漠漠登楼看。”
冰心 《往事二》五:“我看见船尾的阑干,与暗灰色的天末的水平线,互相重迭起落,高度相去有五六尺。”
⒌ 眼眶。
引宋 毛滂 《惜分飞》词:“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元 熊忠 《古今韵会举要·十四寒·干》:“又眼眶谓之阑干。”
⒍ 方言。镶在衣服上的花边。
引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一:“我前天才叫人买了一件衣料同周身的阑干回来,你拿去做棉袄穿,算是我送你的一点情谊。”
自注:“在 光绪 中叶,即是在一八九〇年前后, 四川 女人服装是上衣下裙。上衣除青缎驼肩、绣花颜色缎挽袖外,还要通身缘一道缎锦辫子。这辫子,便叫阑干。”
国语词典
阑干 [lán gān]
⒈ 竹木或金属条编成的栅栏,常置于阳台前或通道间。金·王特起〈喜迁莺·登山临水〉词:「千里关塞远,雁阵不来,犹把阑干倚。」也作「栏干」、「栏杆」。
⒉ 纵横散乱的样子。
引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清·王鹏运〈浣溪沙·苜蓿阑干满上林〉词:「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
⒊ 星光横斜参差的样子。
引唐·刘方平〈月夜〉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宋·陈兴义〈早行〉诗:「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阑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妆泪释义:指女子的粉泪。 唐 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 2.
屏山释义:⒈山名。 其山如屏,故称。唐 柳宗元《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 屏山。”⒉如屏之山。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明 高明《琵琶记·官邸忧思》:“归梦杳,绕屏山烟树,那是家乡。”⒊指屏风。唐 温庭筠《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宋 欧阳修《蝶恋花》词:“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清 纳兰性德《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鑪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清 龚自珍《太常行》词:“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 3.
昆轴释义:即 蜀冈,在 江苏省。语本 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柂以漕渠,轴以 崑岗。”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地势分明枕 崑 轴,阑干约略倚花宫。”参见“崑冈”。
- 4.
沈香亭释义:亦作“沉香亭”。 唐 时宫中亭名。唐 李白《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 北倚阑干。”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开元 中,禁中重芍药,即今之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於 兴庆池 东,沉香亭 前……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 李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 李白 立进《清平调辞》三章。”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料来春困把湖山倚。偏疑:沉香亭 北 太真妃。”
- 5.
瓓玕释义:⒈犹琅玕。 美玉,美石。⒉犹阑干。纵横貌。
- 6.
瓓珊释义:⒈消歇,消沉。⒉犹阑干。纵横貌。⒊玉佩声。
- 7.
眼儿媚释义:⒈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阑干》、《东风寒》等。双调,四十八字。上阕五句,三平韵;下阕五句,两平韵。⒉曲牌名。南曲,入高大石调引。
- 8.
石栏释义:见“石阑干”。
- 9.
石阑释义:见“石阑干”。
- 10.
秋事释义:秋日农事。《管子·幼官》:“十二,期风至,戒秋事。”石一参 今诠:“秋事,秋收之事。”唐 唐彦谦《和陶渊明<贫士>》之七:“去年秋事荒,贩糴仰邻州。”宋 卢祖皋《小阑干·种桂戏成》词:“窗间试与,閒培秋事,聊寄幽悰。”
- 11.
联绵字释义:旧时指双音节的单纯词,包括:a)双声的,如“仿佛、伶俐”;b)叠韵的,如“阑干、逍遥”;c)非双声非叠韵的,如“妯娌、玛瑙”。也叫联绵词。
- 12.
臂鞲释义:亦作“臂鞲”。臂衣,古人用以套于臂上者。《汉书·东方朔传》“董君 緑幘傅韝”唐 颜师古 注:“韝,即今之臂韝也。”唐 杜甫《即事》诗:“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宋 苏轼《读<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三:“琵琶絃急衮《梁州》,羯皷声高舞臂鞲。”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帝德》:“鲁 人 李廷臣,顷官 琼管,一日过市,有 獠 子持锦臂韝鬻于市者,织成诗,取而视之,仁庙 景祐 五年赐新进士诗也。”明 杨慎《各调犯七犯玲珑·四季闺情》套曲:“有信书难寄,无言泪暗流,宽腰带,脱臂韝,阑干划损玉搔头,何日再绸繆。”清 赵
- 13.
花花释义:⒈好看;漂亮。宋 江万里《宣政杂录·词谶》:“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高公 安排两乘花花细轿,笙簫鼓吹,迎接两位新人。”《当代》1981年第2期:“我们道边地头没活计,更没闲工夫去摆花花架子。”⒉形容热闹、繁华。《捻军歌谣·穷爷们结成捻》:“交了好运发了财,花花大戏唱几臺。”夏衍《从心底里怀念我们的好市长》:“上海 是一个花花城市,要教育他们‘不准调戏妇女’。”⒊指歌舞妓。元 张可久《小桃红·夜宴》曲:“曲曲阑干锦屏面,小壶天,花花按舞《六么》遍。”⒋指小孩。沙汀《
- 14.
草上飞释义:⒈形容跑得飞快。前蜀 韦庄《观猎》诗:“鶻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黄巢》:“曾绘己像,题诗云:‘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 上无人识,独依阑干看落暉。’”⒉指跑得飞快的人。海默《我的引路人》:“﹝ 老马 ﹞把民兵队长拉到我们跟前介绍道:‘同志们,这是这一片有名的草上飞。’”⒊旧指行驶在内河的一种小快船。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传宣接递用小快船,名草上飞。”《儒林外史》第四四回:“﹝ 汤镇臺 ﹞命大公子,叫了一个草上飞,同 萧柏泉 到 扬州 去
- 15.
金甃释义:坚固的井壁。唐 罗邺《吴王古宫井》诗之二:“含青薜荔随金甃,碧砌磷磷生緑苔。”唐 罗隐《清溪江令公宅》诗:“还有往年金甃井,牧童樵叟等閒窥。”后蜀 欧阳炯《更漏子》词:“玉阑干,金甃井。月照梧桐影。”
- 16.
钩引释义:⒈亦作“钩引”。招引;引出。前蜀 薛昭蕴《离别难》词:“红蜡烛,青丝曲,偏能鉤引泪阑干。”宋 范成大《次韵子文冲雨迓使者道闻子规》:“啼鹃撩客心,钩引着何许。”明 吴承恩《如梦令·题海棠》词:“银烛照残粧,钩引粉情脂性。”⒉勾搭引诱。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三仙姑 起先还以为自己仍有钩引青年的本领。”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九:“你母女两个好生生把我个孩子钩引坏,你倒有脸来找我!”
- 17.
阑干释义:⒈纵横错落:星斗阑干。⒉栏杆,拦挡的东西:桥阑干。石阑干。
- 18.
骚屑释义:⒈风声。 汉 刘向《九叹·思古》:“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王逸 注:“风声貌。”唐 高适《酬李少府》诗:“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清 纳兰性德《眼儿媚·咏红姑娘》词:“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⒉凄清愁苦。唐 元稹《遣病》诗之三:“今来渐讳年,顿与前心别,白日速如飞,佳晨亦骚屑。”清 吴伟业《廿五日偕穆苑先孙浣心叶予闻允文游石公山盘龙洞石梁寂光归云诸胜》诗:“晚岁艰出门,端居意骚屑。”⒊扰乱;动乱。唐 杜甫《喜雨》诗:“农事都已休,兵戎况骚屑。”明 邵璨《香囊记·潜回》:“中原路阻音尘絶
- 19.
鬓鸦释义:亦作“鬂鸦”。形容鬓发鬒黑如鸦色。元 乔吉《新水令·闺丽》套曲:“厌地回身拢鬢鸦,傍阑干行又羞,双脸烘霞。”明 杨慎《词品·白团扇歌》:“元 关汉卿 尝见一从嫁媵婢,作一小令云:‘髩鵶脸霞,屈杀了将陪嫁。’”清 李渔《奈何天·媒欺》:“儿女催人改鬢鸦,只恐虚度年华。”清 睿《题簪花图》诗:“莫摘穠香压鬢鸦,懒将时势鬭铅华。”清 张鉴《冬青馆古宫词》之二四三:“鬂鸦高綰月横波,合与夫人唤小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