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来信 来信的意思
láixìn

来信

简体来信
繁体來信
拼音lái xìn
注音ㄌㄞˊ ㄒㄧ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ái,(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组词】: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组词】:从来。向来。(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组词】:来年。将来。来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例句】:二百来头猪。(5) 做某个动作。【组词】:胡来。(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例句】:大家来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例句】:昨天他哭来。(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上来。(9) 表示发生。【例句】:暴风雨来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例句】: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例句】:八月里来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13) 姓。

xìn shēn,(1) 诚实,不欺骗。【组词】: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组词】: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 崇奉。【组词】:信仰。信徒。(4) 消息。【组词】:信息。杳无音信。(5) 函件。【组词】: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 随便,放任。【例句】: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 同“芯”。(8) 姓。(1) 同“伸”,舒展开。(2) 同“伸”,表白。

基本含义

指收到他人的信件或消息。

来信的意思

来信 [lái xìn]

1. 指寄信给说话者。

别忘了来信。

[ send a letter here; ]

2. 从…来的信。

读者来信。
人民来信。

[ letter from…; ]

3. 寄来或送来的信。

来信收到。

[ your letter; ]

来信 引证解释

⒈ 派来的使者。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⒉ 寄来或送来的信件。

晋 陆云 《南衡》诗之三:“我之怀矣,有客来信。”
《梁书·张缅传》:“羡还丹其何术,佇一丸於来信。”
宋 徐铉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诗:“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
鲁迅 《书信集·致胡今虚》:“二日来信收到。 《毁灭》已托内山书店寄上,想已到。”

⒊ 寄信来或送信来。

如:有空请来信


国语词典

来信 [lái xìn]

⒈ 寄来或送来的信。南朝晋·陆云〈南衡〉诗五首之三:「我之怀矣,有客来信。」也作「来函」、「来鸿」、「来简」、「来札」、「来书」。

《梁书·卷三四·张缅传》:「羡还丹其何术,伫一丸于来信。」

⒉ 寄信或送信。也作「来函@@@来鸿@@@来简@@@来札@@@来书」。

如:「欢迎来信指正。」


来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页释义:报刊上登载特定内容的篇页。如:读者来信专页。
    • 2.
      云云释义: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他来信说读了不少新书,很有心得云云。
    • 3.
      云泥释义:语出《后汉书·逸民传·矫慎》:“﹝ 吴苍 ﹞遗书以观其志曰:‘仲彦 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云在天,泥在地。后因用“云泥”比喻两物相去甚远,差异很大。南朝 梁 荀济《赠阴梁州》诗:“云泥已殊路,暄凉詎同节。”唐 钱起《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诗:“寂寞想 章臺,始叹云泥隔。”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尧曰篇一》:“抑既为人心矣,其视道心有云泥之隔,而安能有过于道心者乎?”后因亦用“云”尊称他人,用“泥”谦称自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检开票子看那来信,上面
    • 4.
      休致释义:⒈官吏年老去职。宋 王禹偁《高闲》诗:“更待吾家婚嫁了,解龟休致未全迟。”元 方回《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之一:“弱冠至休致,日须成一诗。”《明史·选举志三》:“有学识才干者辟赴中书,与年老者参用之。十年以后,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于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遂上疏乞休致,不许;又告休沐,乃给三月假。”近代史资料增刊《太平天囯资料·史致谔与外国侵略者往来信函选录》祁龙威 说明:“史致諤‘休致’后,寄居 常州。”⒉泛指辞官。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有中散大夫 吴执中 者,少年登科。皇祐
    • 5.
      作复释义:复信;答复来信中的问题。
    • 6.
      信息爆炸释义:是对近几年来信息量快速发展的一种描述,形容其发展的速度如爆炸一般席卷整个地球。
    • 7.
      出门释义:⒈(出门儿)外出:他刚出门,你等一会儿吧。⒉(出门儿)离家远行:出门在外。出门后时常接到家里来信。⒊出嫁。
    • 8.
      劝慰释义:劝解安慰:他多次来信劝慰我,嘱咐我不要泄气。
    • 9.
      华笺释义:⒈亦作“华牋”。 质好而色美的纸。常用来写信、题诗等。⒉对他人来信的敬称。
    • 10.
      原品休致释义:享有原来官职的品级而告老退休。《负曝闲谈》第四回:“在 苏州 颇结交得两个势要:一个叫 潘明,是位丁艰回籍的太史公;一位 李百德,是位原品休致的臬台。”祁龙威《史致谔与外国侵略者往来信函选录·说明》:“吴煦 后被 李鸿章 参革,史致諤 也和 左宗棠‘有隙’而于 同治 三年以原品休致。”
    • 11.
      回信释义:⒈答复来信:希望早日回信。 给他回了一封信。⒉答复的信:给哥哥写了一封回信。⒊答复的话:事情办妥了,我给你个回信儿。
    • 12.
      回复释义:⒈回答;答复(多指用书信):回复群众来信。⒉恢复(原状):回复常态。
    • 13.
      国历释义:⒈国运。南朝 梁 江淹《萧骠骑让豫司二州表》:“臣闻国历惟燿,则藩伯缉其才;朝纬伊序,则方率司其度。”⒉由国家规定和采用的历法,一般指阳历。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在去年十二月卅一日的来信未到之前两天,即‘国历’一月一日上午……当蒙留下‘明前’与‘旗枪’各一包无误。”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七:“民众在激昂的情绪中过了国历的新年,又到了废历的年边。”
    • 14.
      复书释义:答复来信;亦指回复的信。《孔丛子·杂训》:“子思 在 鲁,使以书如 衞 问 子上。子上 北面再拜,受书伏读,然后与使者宴,遂为復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詔以右正言 富弼 为回谢国信使,西上閤门使 符惟忠 副之,復书曰……”
    • 15.
      复信释义:⒈答复来信:及时复信。 收到读者来信后,就立即复了信。⒉答复的信:信寄出很久了,还没有收到复信。
    • 16.
      大示释义:尊称朋友的来信:大示读悉。 大:指对方。示:指来信。
    • 17.
      好久释义:很久;许久:我站在这儿等他好久了。 好久没收到她的来信了。
    • 18.
      尊翰释义:对别人来信的客气的称呼。
    • 19.
      就道释义:上路;动身:束装就道。来信催他立即就道。
    • 20.
      开播释义:⒈开始播种。 ⒉广播电台、电视台正式播放节目:庆祝电视台开播二十周年。⒊某一节目开始播放:这部电视连续剧开播后收到不少观众来信。春节联欢晚会今晚八点开播。

来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页释义:报刊上登载特定内容的篇页。如:读者来信专页。
    • 2.
      云云释义: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他来信说读了不少新书,很有心得云云。
    • 3.
      云泥释义:语出《后汉书·逸民传·矫慎》:“﹝ 吴苍 ﹞遗书以观其志曰:‘仲彦 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云在天,泥在地。后因用“云泥”比喻两物相去甚远,差异很大。南朝 梁 荀济《赠阴梁州》诗:“云泥已殊路,暄凉詎同节。”唐 钱起《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诗:“寂寞想 章臺,始叹云泥隔。”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尧曰篇一》:“抑既为人心矣,其视道心有云泥之隔,而安能有过于道心者乎?”后因亦用“云”尊称他人,用“泥”谦称自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检开票子看那来信,上面
    • 4.
      休致释义:⒈官吏年老去职。宋 王禹偁《高闲》诗:“更待吾家婚嫁了,解龟休致未全迟。”元 方回《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之一:“弱冠至休致,日须成一诗。”《明史·选举志三》:“有学识才干者辟赴中书,与年老者参用之。十年以后,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于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遂上疏乞休致,不许;又告休沐,乃给三月假。”近代史资料增刊《太平天囯资料·史致谔与外国侵略者往来信函选录》祁龙威 说明:“史致諤‘休致’后,寄居 常州。”⒉泛指辞官。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有中散大夫 吴执中 者,少年登科。皇祐
    • 5.
      作复释义:复信;答复来信中的问题。
    • 6.
      信息爆炸释义:是对近几年来信息量快速发展的一种描述,形容其发展的速度如爆炸一般席卷整个地球。
    • 7.
      出门释义:⒈(出门儿)外出:他刚出门,你等一会儿吧。⒉(出门儿)离家远行:出门在外。出门后时常接到家里来信。⒊出嫁。
    • 8.
      劝慰释义:劝解安慰:他多次来信劝慰我,嘱咐我不要泄气。
    • 9.
      华笺释义:⒈亦作“华牋”。 质好而色美的纸。常用来写信、题诗等。⒉对他人来信的敬称。
    • 10.
      原品休致释义:享有原来官职的品级而告老退休。《负曝闲谈》第四回:“在 苏州 颇结交得两个势要:一个叫 潘明,是位丁艰回籍的太史公;一位 李百德,是位原品休致的臬台。”祁龙威《史致谔与外国侵略者往来信函选录·说明》:“吴煦 后被 李鸿章 参革,史致諤 也和 左宗棠‘有隙’而于 同治 三年以原品休致。”
    • 11.
      回信释义:⒈答复来信:希望早日回信。 给他回了一封信。⒉答复的信:给哥哥写了一封回信。⒊答复的话:事情办妥了,我给你个回信儿。
    • 12.
      回复释义:⒈回答;答复(多指用书信):回复群众来信。⒉恢复(原状):回复常态。
    • 13.
      国历释义:⒈国运。南朝 梁 江淹《萧骠骑让豫司二州表》:“臣闻国历惟燿,则藩伯缉其才;朝纬伊序,则方率司其度。”⒉由国家规定和采用的历法,一般指阳历。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在去年十二月卅一日的来信未到之前两天,即‘国历’一月一日上午……当蒙留下‘明前’与‘旗枪’各一包无误。”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七:“民众在激昂的情绪中过了国历的新年,又到了废历的年边。”
    • 14.
      复书释义:答复来信;亦指回复的信。《孔丛子·杂训》:“子思 在 鲁,使以书如 衞 问 子上。子上 北面再拜,受书伏读,然后与使者宴,遂为復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詔以右正言 富弼 为回谢国信使,西上閤门使 符惟忠 副之,復书曰……”
    • 15.
      复信释义:⒈答复来信:及时复信。 收到读者来信后,就立即复了信。⒉答复的信:信寄出很久了,还没有收到复信。
    • 16.
      大示释义:尊称朋友的来信:大示读悉。 大:指对方。示:指来信。
    • 17.
      好久释义:很久;许久:我站在这儿等他好久了。 好久没收到她的来信了。
    • 18.
      尊翰释义:对别人来信的客气的称呼。
    • 19.
      就道释义:上路;动身:束装就道。来信催他立即就道。
    • 20.
      开播释义:⒈开始播种。 ⒉广播电台、电视台正式播放节目:庆祝电视台开播二十周年。⒊某一节目开始播放:这部电视连续剧开播后收到不少观众来信。春节联欢晚会今晚八点开播。

来信造句

1.我是照他来信办的,我手头还留着这封信,白纸黑字,是有据可查的。

2.拆开信一看,正是他盼望已久的老朋友的来信,他乐不可支。

3.他说起话来信誓旦旦,冠冕堂皇,实实在在的事倒没做过一件。

4.他苦苦盼着她的来信,如痴如醉地思念着她。不管她怎么想,他不能失去她。

5.母亲好不容易接到儿子的一封前线来信,心慌意乱地怎么也拆不开信封。

6.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7.读了她的来信,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袭上心头。

8.爸爸来信鼓励我好好学习,末了还叮嘱我帮助妈妈做家务。

9.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有利于社会安定。

10.他急切盼望着妻子的来信

11.人生这条窄窄的路上,能并肩而过的并不多。我期盼可以有一个和我一起走的朋友,等着你的来信

12.盲姑娘的来信又使我心灵颤抖。

13.他的来信寄托了赤子思母的绵绵之情。

14.来信告诉我,一年半载就回来。

15.每次收到情人的来信,她总是笑逐颜开,心情愉快。

16.小明盼望母亲的来信很久了,真是望眼欲穿啊!

来信(laix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来信是什么意思 来信读音 怎么读 来信,拼音是lái xìn,来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来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