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治目 治目的意思
zhì

治目

简体治目
繁体
拼音zhì mù
注音ㄓˋ ㄇ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管理,处理。【组词】: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2) 整理。【组词】:治河。治水。(3) 惩办。【组词】:治罪。处(chǔ)治。(4) 医疗。【组词】:治病。治疗。医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组词】:治蝗。治蚜虫。(6) 从事研究。【组词】:治学。治史。(7) 安定。【组词】: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组词】:府治。治所。(9) 姓。

mù,(1) 眼睛。【组词】: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组词】: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例句】: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组词】:条目。纲举目张。(5) 名称。【组词】:数目。巧立名目。(6) 标题。【组词】:目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例句】: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8) 孔眼。【组词】:网目。(9) 指为首的人。【组词】:头目。

基本含义

纠正错误,使人改正错误的行为或态度。

治目的意思

治目 [zhì mù]

1. 每日计核主管事务的治绩。

治目 引证解释

⒈ 每日计核主管事务的治绩。

《周礼·天官·宰夫》:“三曰司,掌官灋以治目。”
郑玄 注:“治目,若今日计也。”
宋 张方平 《河北都转运使工部郎中张昷之可兵部郎中充天章阁侍制三司户部副使诰》:“故建其长以治要,立其贰以治凡,设其考以治目,以言乎三司之副。”


治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党纲释义:政党的纲领,党章的总纲。规定政党的性质、政治目标、指导思想、路线方针等。
    • 2.
      同盟军释义: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着共同的政治目的而联合或结盟的队伍。
    • 3.
      和亲释义:汉族封建朝廷与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联姻。 如汉和匈奴、西域的和亲,唐与吐蕃的和亲。在客观上起了促进民族间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 4.
      恐怖主义释义:蓄意通过暴力手段(如制造爆炸事件、劫持飞机、绑架等),造成平民或非战斗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和主张。
    • 5.
      政治运动释义:指在一定时期为特定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领导有广大民众参加的运动。如 英国 的宪章运动,我国的“五四”运动等。
    • 6.
      礼乐释义: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 7.
      纲领释义:⒈通常指政治纲领。即国家、政党或集团根据自身利益制定的最根本的政治目标和行动方针。⒉泛指某方面带根本性的指导原则。
    • 8.
      蜗睆释义:一种眼疾。《淮南子·俶真训》:“夫梣木色青翳而蠃瘉蜗睆,此皆治目之药也。”高诱 注:“蜗睆,目疾也。”明 归有光《陈处士妻王孺人墓志铭》:“晚年目蜗睆,朦朦然甚不自得。”
    • 9.
      金鎞释义:⒈亦作“金錍”。亦作“金篦”。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据说可使盲者复明。《涅槃经》卷八:“如目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膜。”《周书·张元传》:“其夜,梦见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只为金篦能刮眼,更将玉尺付君身。”⒉古代妇女的一种金质首饰。亦可用以梳发。唐 寒山《诗》之三五:“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三国志平话》卷中:“夫人将过带,见一红绒头,用金錍儿挑之,
    • 10.
      锭子眼药释义:是一种药名,主治目外障。

治目(zhim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治目是什么意思 治目读音 怎么读 治目,拼音是zhì mù,治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治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