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 [sì zhǒng]
1. 指黍、稷、稻、麦。
四种 引证解释
⒈ 指黍、稷、稻、麦。
引《周礼·夏官·职方氏》:“河 东曰 兗州 ……其畜宜六扰,其穀宜四种。”
贾公彦 疏:“四种,黍、稷、稻、麦。”
四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支释义:佛教语。 十恶的前七种。包括三种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四种口业: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 2.
中行评博释义:中书、行人、大理评事和太常博士四种官职的合称。
- 3.
丸散膏丹释义:中药的四种剂型:“丸”指圆粒状的药丸;“散”指研末的药粉;“膏”指外敷的膏药,也指内服煎熬成粘稠的成药;“丹”原指金石药炼制的成药,近代把部分精制的丸、散、锭等也称为丹。
- 4.
主家释义:有主持家事,公主之家,主人家,妻对夫的称呼等四种含义。
- 5.
主流媒体释义:主流媒体的定义还没有得到基本的统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关于主流媒体的概念。目前大致归类有四种定义:从政治、经济、经营、综合四个角度下的不同的定义。
- 6.
五位百法释义:佛教语。唯识宗说明一切现象的五类一百种概念。即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以及无为法六种。见《大乘百法明门论》。
- 7.
五阴脉释义:“五阴脉”,即微、沉、缓、濇四种脉相。
- 8.
佛法死人释义:违犯小乘戒律所严加禁制之杀人、淫乱、窃盗、妄语等四种重罪之人。
- 9.
克伐怨欲释义:⒈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⒉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 10.
八体释义:秦始皇时定的八种书体。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刻符、摹印、署书、殳书是由于用途不同而区别的。
- 11.
六和释义:⒈谓以滑、甘调制酸、苦、辛、咸四种滋味。⒉佛教语。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 12.
六闲释义:闲,马厩。周 诸侯有六闲。《周礼·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隋 时置六闲。《隋书·百官志下》:“﹝殿内省﹞尚乘局置左右六闲:一左右飞黄闲,二左右吉良闲,三左右龙媒闲,四左右騊駼闲,五左右駃騠闲,六左右天苑闲。”唐 亦设六闲。《新唐书·百官志二》:“殿中省……六闲马,以殿中监及尚乘主之。武后 万岁通天 元年,置仗内六闲:一曰飞龙,二曰祥麟,三曰凤苑,四曰鵷鸞,五曰吉良,六曰六羣,亦号六廐。”又:“尚乘局……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三曰龙媒,四曰騊駼,五曰
- 13.
兴观群怨释义: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 14.
刀枪剑戟释义: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种常用兵器。亦用于泛指兵器。
- 15.
刀锯斧钺释义:古代四种刑具。借指酷刑。
- 16.
刚毅木讷释义: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 17.
十方常住释义:佛教语。 四种常住之一。谓接待往来僧人的寺院。亦称庙产等物品。见《行事钞》卷中之一。
- 18.
台球释义:⒈球类运动项目之一。 在特制的台子(一般长4米、宽2米)上用杆击球。有司诺克、三球落袋、四球撞击和美式四种形式的比赛。⒉台球运动使用的球。实心,多用塑胶制成。
- 19.
味觉释义:有味道的物质刺激舌面和口腔黏膜上的味觉细胞(味蕾)引起的感觉。由溶解于水或唾液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引起神经冲动,经各级有关中枢传导到大脑皮层而产生味觉。基本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其余都是混合味觉。
- 20.
咸酸苦辣释义:本指四种味道。也比喻生活经历中的各种世态人情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