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官收 官收的意思
guānshōu

官收

简体官收
繁体
拼音guān shōu
注音ㄍㄨㄢ ㄕ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shōu,(1) 接到,接受。【组词】:收发。收信。收支。收讫。收益。(2) 藏或放置妥当。【例句】:这是重要东西,要收好了。(3)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组词】:收割。收成。麦收。(4) 招回。【组词】:收兵。收港。(5) 聚,合拢。【组词】:收容。收理。收集。(6) 结束。【组词】:收尾。收煞。收盘。(7) 逮捕,拘押。【组词】:收捕。收监。收押。收审。(8)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组词】:收束。收心。收伏(亦作“收服”)。

基本含义

指官员收受贿赂,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官收的意思

官收 [guān shōu]

1. 官府没收或征收。

官收 引证解释

⒈ 官府没收或征收。

唐 白居易 《杏为梁》诗:“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 卢将军。素泥朱板光未灭,今岁官收别赐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漕项收兑》:“势豪勾通旗甲,需索留难,欺压乡贱,则是处皆然也。今幸官收官兑,旗丁之虎恶少衰。”


官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条鞭释义:⒈明 代田赋制度。嘉靖 时于地方试行新法,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条,称一条鞭法。万历 年间 张居正 执政,推行于全国。见《明史·食货志二》。清 代因之。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余闻诸长老云,徭赋之法,盖莫善於今之一条鞭矣。”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书河南府施志后》:“《明史》言,国初有里甲、均徭、杂汎三等,嘉靖 时行一条鞭法,量地计丁,丁粮毕输於官。”⒉比喻删繁就简,条贯划一。清 翟灏《通俗
    • 2.
      丰洁释义:⒈亦作“丰絜”。谓俎豆饮食丰盛洁净。《左传·僖公五年》:“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养牺牲,丰洁粢盛,奉祭祀,以无忘先帝之功德。”唐 李翱《唐故右仆射杨公墓志》序:“吏息奸欺,官收羡钱,公食丰絜,廨宇以修。”《宋史·乐志七》:“豆登丰洁,荐德馨香。”元 袁桷《翰林学士赵公行状》:“岁时奠荐,虽甚匱嗇,犹丰絜尽力如旧礼。”清 曾国藩《彭母曾孺人墓志铭》:“葢余所见贤母,无如王姑勤者,早岁物产殷饶,内奉菲薄,外图丰洁,比年以来,稍稍歉絀矣。”⒉谓使丰盛洁净。唐 裴铏《传奇·
    • 3.
      乾渡钱释义:宋 代在 黄河 故道所收的过道税。 《宋史·李柬之传》:“境上有废 河 故道,官收行者税,谓之‘乾渡钱’。”
    • 4.
      卖折释义:旧指言官收受贿赂帮人参劾。折,奏折。
    • 5.
      卖摺释义:旧指言官收受贿赂帮人参劾。 折,奏折。《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你不知道他们这些都老爷,卖摺参人,同大老官们写信,都与做买卖一样。”
    • 6.
      坊场释义:官设专卖的市场。《宋史·食货志上五》:“今天下坊场,官收而官卖之,岁计緡钱无虑数百万,自可足衙前雇募支酬之直。”宋 陆游《村居书喜》诗:“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 7.
      市官释义:管理市场的官员。《周礼·地官·序官》“司市”汉 郑玄 注:“司市,市官之长。”孙诒让 正义:“司市者以下至泉府十官,并掌国市政令、刑禁、货贿之事。”《汉书·王莽传中》:“又令市官收贱卖贵,赊贷于民。”宋 王溥《唐会要·市》:“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一》:“吏食于市官者笑之曰:‘其不然乎,其不然乎!’”
    • 8.
      干渡钱释义:宋 代在 黄河 故道所收的过道税。《宋史·李柬之传》:“境上有废 河 故道,官收行者税,谓之‘乾渡钱’。”
    • 9.
      税钱释义:纳税的钱。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俟三两日再煎成碎银,每五十三两为一包,与坑户三七分之,官收三分,坑户得七分,铅从官卖,又纳税钱,不啻半取矣。”《宋史·食货志上二》:“先是,诸州人户典卖田宅契税钱所收窠名,七分隶经、总制,三分属係省。”清 赵翼《陔馀丛考·税契》:“市易田宅既立文券,必投验官府,输纳税钱,给以印凭,谓之税契。”
    • 10.
      纲法释义:明 万历 以后所实行的商人垄断食盐运销制。明神宗 时,因官收场盐不够,商人久候领不到盐,以致积引甚多。为疏销积引,万历 四十五年(1617年)实行纲法。将商人所领盐引编成纲册,分为十纲,每年以一纲行积引,九纲行新引。纲册许各商永远据为“窝本”,每年按照册上旧数派行新引,无名的不得加入。自此以后,食盐收买运销之权均归商人,并得世袭。清 道光 十一年(公元1831年)后一度为票法所取代,但不久又变相恢复。
    • 11.
      贴射释义:宋 代所实行的一种有关茶叶买卖的税收制度。 商人直接向园户买茶,茶官居中估价,以估定价与园户的实际售出价之间的差额入官。茶亦须先经官验定,园户不得私售。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二》:“淳化 二年,令商贾就园户买茶,公於官场贴射,始行贴射法。”《宋史·食货志下五》:“其法以十三场茶买卖本息併计其数,罢官给本钱,使商人与园户自相交易,一切定为中估,而官收其息。如鬻 舒州、罗源 场茶,斤售钱五十有六,其本钱二十有五,官不復给,但使商人输息钱三十有一而已。然必輦茶入官,随商人所指予之,给券为验,以防私售,故有贴射
    • 12.
      赊贷释义:赊欠;借贷。 《汉书·王莽传中》:“又令市官收贱卖贵,赊贷予民,收息百月三。”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或从赊贷升斗,约以时熟填还。”清 马建忠《铁道论》:“国帑虽空,独不能赊贷而化无为有乎?”
    • 13.
      赠贴释义:犹赠耗。《清史稿·食货志三》:“顺治 九年,始改为官收官兑,酌定赠贴银米,随漕徵收,官为支给。”《六部成语注解·户部》:“赠贴盘脚米:赠贴,帮补之意。正米之外多徵数分,以为补助盘运脚费之用。”参见“贴赠”。
    • 14.
      锡引释义:古代发给商人贩卖锡的凭证。《元史·食货志二》:“铅锡在 湖 广 者,至元 八年,辰、沅、靖 等处转运司印造锡引,每引计锡一百斤,官收钞三百文,客商买引,赴各冶支锡贩卖。无引者比私盐减等杖六十,其锡没官。”

官收(guan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官收是什么意思 官收读音 怎么读 官收,拼音是guān shōu,官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官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