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湿 [zào shī]
1. 亦作“燥湿”。
2. 干燥和潮湿。
3. 指日常生活起居。
4. 指世态炎凉。
6. 中医指燥热或寒湿的症侯。
燥湿 引证解释
⒈ 干燥和潮湿。
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寧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吕氏春秋·重己》:“昔先圣王……其为宫室臺榭也,足以辟燥溼而已矣。”
高诱 注:“燥谓阳炎,溼谓雨露。”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絃。”
清 谭嗣同 《与沉小沂书》之二:“凡物春夏则涨,秋冬则缩,寒暑燥湿使然也。”
⒉ 指日常生活起居。
引《汉书·丙吉传》:“吉 即时病,輒使臣 尊 朝夕请问皇孙,视省席蓐燥湿。”
《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常劝 权 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饗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溼,加以密意,诱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人之居处,避湿就燥。问其燥湿者,问其居处何如也。”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铭》:“吾妇幼失母,专其事母者事父,及后母遗腹弟。调燥湿,御侵侮,皆与其劳。”
⒊ 指世态炎凉。
引汉 蔡邕 《辞郡辟让申屠蟠书》:“﹝ 申屠蟠 ﹞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溼轻重,不为穷达易节。”
唐 陆龟蒙 《幽居赋》:“颂厥土之三壤,託高风之四邻,纔祛燥湿,稍远嚣尘。”
宋 司马光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诗:“皎如百鍊精,不为燥湿易。”
⒋ 中医指燥热或寒湿的症侯。
引《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医者意也……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或近山或近水,就与他分个燥湿。”
国语词典
燥湿 [zào shī]
⒈ 干燥与潮湿。
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⒉ 日常起居生活。
引《汉书·卷七四·丙吉传》:「吉即时病,辄使臣尊朝夕请问皇孙,视省席蓐燥湿。」
《资治通鉴·卷六三·汉纪五十五·献帝建安五年》:「飨赐之日,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句下元·胡三省·注:「人之居处,避湿就燥。问其燥湿者,问其居处何如也。」
燥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化痰释义:消解痰涎。 依据生痰的病因,化痰法约分六种: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燥湿化痰,祛寒化痰,治风化痰。
- 2.
厚朴释义:落叶乔木。 叶密集于小枝顶端,花单生枝顶,黄白色,有香气。树皮和根皮供药用,能温中、下气、燥湿、消痰。
- 3.
土性释义:⒈指某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性。 ⒉指土壤的燥湿、肥瘠等性质。
- 4.
守真释义:保持真元;保持本性。 语出《庄子·渔父》:“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后汉书·申屠蟠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晋 葛洪《抱朴子·道意》:“患乎凡夫,不能守真。”唐 钱起《过曹钧隐居》诗:“之子秉高节,攻文还守真。”宋 阮阅《增修诗话总龟》卷四五:“元真子 张志和,会稽 人,守真养气,卧雪不冷,入水不濡。”
- 5.
寒煖释义:亦作“寒暖”。冷热;寒冷和温暖。《礼记·王制》:“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煖燥湿。”《宋书·律历志上》:“以六十律分一朞之日,黄钟自冬至始,及冬至而復,阴阳寒煖风雨之占於是生焉。”沉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按照天气寒暖,想到河中的鳜鱼被钓起离水以后拨剌的情形,想到天上飞满风筝的情形。”
- 6.
忧悴释义:忧伤。《后汉书·顺帝纪》:“庶狱弥繁,忧悴永叹,疢如疾首。”《隋书·孝义传·徐孝肃》:“及母老疾,孝肃 亲易燥湿,忧悴数年,见者无不悲悼。”宋 苏辙《萱草》诗:“君看野草花,可以解忧悴。”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孙灵暉》:“绰 所为猖蹷,灵暉 惟默默忧悴,不能諫止。”
- 7.
燥湿释义:⒈干燥和潮湿。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寧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吕氏春秋·重己》:“昔先圣王……其为宫室臺榭也,足以辟燥溼而已矣。”高诱 注:“燥谓阳炎,溼谓雨露。”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絃。”清 谭嗣同《与沉小沂书》之二:“凡物春夏则涨,秋冬则缩,寒暑燥湿使然也。”⒉指日常生活起居。《汉书·丙吉传》:“吉 即时病,輒使臣 尊 朝夕请问皇孙,视省席蓐燥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常劝 权 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饗赐之日,可人
- 8.
燥溼释义:⒈干燥和潮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寧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吕氏春秋·重己》:“昔先圣王……其为宫室臺榭也,足以辟燥溼而已矣。”高诱 注:“燥谓阳炎,溼谓雨露。”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絃。”清 谭嗣同《与沉小沂书》之二:“凡物春夏则涨,秋冬则缩,寒暑燥湿使然也。”⒉指日常生活起居。《汉书·丙吉传》:“吉 即时病,輒使臣 尊 朝夕请问皇孙,视省席蓐燥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常劝 权 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饗赐之日,可人人
- 9.
祛湿释义:中医学用语。 消除湿邪的统称。分化湿、利湿、燥湿等法。
- 10.
阖庐释义:住屋。《左传·襄公十七年》:“吾儕小人皆有闔庐以辟燥湿寒暑。”杨伯峻 注:“此闔庐为一词,意即屋宇、房舍。”明 宋濂《燕书》之八:“吾儕小人得有闔庐以蔽风雨者,非君赐与!”
- 11.
黄芩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花唇形,蓝色。根入药,有清热、燥湿、解毒、安胎等作用。芩(q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