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司公 司公的意思
gōng

司公

简体司公
繁体
拼音sī gōng
注音ㄙ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ī,(1) 主管,操作。【组词】: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组词】:人事司。(3) 视察。【例句】:司日月之长短。(4) 姓。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基本含义

司公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管理公务、处理公事”。

司公的意思

司公 [sī gōng]

1. 对上司的尊称。

3. 男司仪。

司公 引证解释

⒈ 对上司的尊称。

《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知远 依言,至营参司公毕。”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二折:“自家 赵元,谁想本处司公 臧府尹,强娶我浑家为妻,着我京都递送公文。”

⒉ 男司仪。参见“司仪”。

《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请 莲女 上轿,抬到 李 宅门前歇了。司公茶酒传会,排列香案。时辰到了,司公念拦门诗赋。”


国语词典

司公 [sī gōng]

⒈ 上司、主管。

《刘知远诸宫调·第二》:「知远依言至营,参司公毕,先交试拽弓。」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二折》:「谁想本处司公臧府尹,强娶我浑家为妻。」

⒉ 司仪。

《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司公茶酒传会,排列香案,时辰到了,司公拦门念诗赋。」

⒊ 对道士的称呼。可分为二种:一是红头司公,承办喜事庆典、祈安求福,以寺庙为据点;一是黑头司公,帮忙丧家办理丧事,往往在自家设立神坛。


司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巿释义:狭义的上市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广义的上市除了公司公开(不定向)发行股票,还包括新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发布/推出。
    • 2.
      内号释义:⒈关重犯的牢房。 因警卫较普通牢房严密,多在监狱深处,故称。⒉内部编号。⒊内号簿的省称。旧时衙门登记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应差票的簿子凡一式两本,放在内衙的称内号簿。
    • 3.
      内簿释义:即内号簿。旧时衙门登记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应差票的簿子凡一式两本,放在内衙的称“内簿”。
    • 4.
      出举释义:放债。《隋书·食货志》:“十七年十一月,詔在京及在外诸司公廨,在市廻易,及诸处兴生,并听之。唯禁出举收利云。”
    • 5.
      分擘释义:⒈犹分配。宋 苏轼《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而州郡大小,户口多寡不同,亦合参酌品配,从逐司公共相度分擘,方得允当。”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竦议五路讲讨》:“竦(夏竦)集幕职兵官,议五路进讨。凡五昼夜,屏人絶吏,所谋祕密,处置军马,分擘粮草,皆有文字。”⒉分离,分开。明 唐顺之《叶包庵先生寿序》:“又各自以其师説转相授受,虽支派分擘,莫不绳然,以世迭谱。”⒊犹言分攻。《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近闻贼聚兵一路以敌王师,若两路协力,分擘要害,尚虑诸将晚进,士卒骄怯,未能大挫其锋。”
    • 6.
      抢帽子释义:所谓“抢帽子”交易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并对该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以便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
    • 7.
      洋葱名片释义:又称视觉二维名片,是深圳二维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荣誉产品。
    • 8.
      胥士释义:唐 代设置公廨本钱,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称为“胥士”。《新唐书·食货志五》:“﹝ 贞观 ﹞十二年,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视防閤制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新唐书·食货志五》:“二十二年,置京诸司公廨本钱,捉以令史、府史、胥士。”
    • 9.
      课户释义:家中有纳税丁口的民户。 《新唐书·食货志一》:“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丙戌,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其幕职、州县官,自今并支俸钱及米麦。”胡三省 注:“唐 初,诸司置公廨本钱,以贸易取息,计员多少为月料。其后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此所谓课户也。”
    • 10.
      通练释义:⒈谓阅历多而通晓人情世故。《晋书·殷浩传》:“足下沉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宋 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二》:“令有通练敏达之士,授以意指俾之讲求,许其自行,无使貽害。”明 袁宗道《巡抚福建右副都御史傅野司公墓志铭》:“年纔二十有一耳,而涉世通练。”⒉通晓熟悉。宋 苏轼《书张芸叟诗》:“张舜民 芸叟,邠 人也。通练西事。”

司公(si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司公是什么意思 司公读音 怎么读 司公,拼音是sī gōng,司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司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