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弟 大弟的意思

大弟

简体大弟
繁体
拼音dà dì
注音ㄉㄚˋ ㄉ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dì tì tuí,(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组词】:弟弟。兄弟。(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组词】:表弟。堂弟。(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组词】:老弟。师弟。(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组词】:弟子。徒弟。(5) 古同“第”,次序。(6) 古同“第”,但。 ◎ 古同“悌”,孝悌。 ◎ 〔弟靡〕颓唐;柔顺。

基本含义

指兄弟中年纪最大的一个。

大弟的意思

大弟 [dà dì]

1. 对朋辈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

大弟 引证解释

⒈ 对朋辈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聊为大弟陈其苦怀耳。”
《北齐书·元文遥传》:“文遥 尝谓 思道 云:‘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


国语词典

大弟 [dà dì]

⒈ 称谓。弟弟中排行最大者。

⒉ 对朋友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

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岂有恨哉!聊为大弟陈其苦怀耳。」
《北齐书·卷三八·元文遥传》:「文遥尝谓思道云:『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


大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什门四圣释义:东晋时代四位中国佛教译经家,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的四大弟子,他们是道生、僧肇、道融、僧叡。
    • 2.
      仲父释义:⒈古代称父亲的大弟。《释名·释亲属》:“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⒉春秋 时 齐桓公 尊 管仲 为仲父。《荀子·仲尼》:“﹝ 齐桓公 ﹞倓然见 管仲 之能足以託国也……遂立以为仲父。”杨倞 注:“仲 者,夷吾 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后因用以称 管仲。三国 魏 曹操《善哉行》:“齐桓 之霸,赖得 仲父。”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十三:“仲父 献诚言,姜公 乃见猜。”逯钦立 校注:“仲父,管仲。”清 钱谦益《光禄大夫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铁山王公墓志铭》:“昔者,伊生 五就,拜币聘于 有莘;
    • 3.
      十大弟子释义:释迦牟尼佛 的十个高足弟子:摩诃迦叶(头陀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见《翻译名义集·十大弟子》。
    • 4.
      噶当派释义:喇嘛教派之一。 “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仲敦巴 创立。宋 嘉祐 元年(1056年),仲敦巴 建 热振寺 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仲敦巴 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宗喀巴 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 5.
      大弟释义:对朋辈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聊为大弟陈其苦怀耳。”《北齐书·元文遥传》:“文遥 尝谓 思道 云:‘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
    • 6.
      惋恨释义:⒈怨恨。唐 韩愈《赠刘师服》诗:“虞翻 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於书。”⒉懊悔。《法苑珠林》卷三四:“显 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人。后又逢一少僧,显 问曰:‘向耆年是谁耶?’答云:‘头陁迦叶 大弟子也。’显 方大惋恨。”
    • 7.
      散花天女释义:佛经故事里的人物。 语本《维摩经·观众生品》:“时 维摩詰 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説法,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花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
    • 8.
      正法眼藏释义:佛教语。 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亦借。
    • 9.
      象教释义:释迦牟尼 离世,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为佛.以形象教人,故称佛教为象教。
    • 10.
      迦叶释义:释迦 弟子以 迦叶 为名者五人,经论中单称 迦叶 是指 摩诃迦叶波,他年高德劭,称为 大迦叶。释迦 殁后佛教结集三藏时,他是召集人兼首座。中国 禅宗又说他是传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师,西土二十八祖之始祖。《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以法师景行 大迦叶,故以头陀为称首。”李善 注:“大迦叶 比丘,是 释迦牟尼佛 大弟子。”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是时 迦叶 告诸众曰:‘如来 寂灭,世界空虚,当集法藏,用报佛恩。’”元 耶律楚材《太阳·利道拔生》诗:“箇箇既知 迦叶 富,人人休怨 释迦 慳。”清
    • 11.
      通慧释义:通达聪慧。旧题 宋 苏轼《艾子杂说》:“营丘士 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难而不中理。”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释道二》:“夫以 富楼那 之通慧,又亲奉如来为大弟子。”《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臣此宝,善者必自然通慧,可知百世。”
    • 12.
      阿难陀释义:梵语的译音。 意译欢喜、庆喜。佛经说他是 释迦 十大弟子之一,斛饭王 之子,释迦 之从弟。二十五岁出家,随侍 释迦 二十五年,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章炳麟《大乘佛教缘起考》:“时 阿难陀 与诸苾芻在 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説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南朝 陈 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法师非是无智,遂为愚者所迷,类似 阿难 更为魔之所绕。”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当时 西天 那 靡登伽 女,是个有神通的娼妇,用一个淫咒,把 阿难 菩萨霎时间摄去,几乎坏了他戒体。”清
    • 13.
      须菩提释义:⒈梵语subhūti的音译。或译为“须浮帝”、“须扶提”、“苏部底”等。意译为“善现”、“善见”、“善吉”、“空生”等。古 印度 拘萨罗国 舍卫城 长者 鸠留 之子,出家为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著称。《维摩诘经·弟子品》:“佛告 须菩提:‘汝行诣 维摩詰 问疾。’”僧肇 注:“须菩提、秦 言 善吉。弟子中‘解空第一’也。”⒉对年高德劭之僧的尊称。《景德传灯录·百丈大智禅师》:“於是创意别立禪居,凡具道眼有可尊之德者,号曰长老,如西域道高腊长,呼须菩提等之谓也。”
    • 14.
      鹙子释义:佛教人名。指佛大弟子 舍利弗。

大弟(da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弟是什么意思 大弟读音 怎么读 大弟,拼音是dà dì,大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