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约 [shì yuē]
1. 宣誓时订下的必须遵守的条文。
例忠于誓约。
英[vow;]
誓约 引证解释
⒈ 盟誓;订约。
引《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昔每与 庞统 共相誓约,庶託足下末踪,尽心於主公之业,追名古人,载勋竹帛。”
《旧五代史·梁书·王师范传》:“因戒厉士众,大行颁赏,与之誓约,自率之以攻 棣州,擒 张蟾,斩之。”
⒉ 盟誓、宣誓时所立下的誓言。
引唐 元稹 《代谕淮西书》:“此数君子者,岂受利不厚,而誓约不明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六·溪州铜柱记》:“若有违誓约,甘请准前差发大军诛伐。”
郭沫若 《羽书集·全面抗战再认识》:“希望大家于保卫国族的神圣誓约之前,担当起执行全面抗战的实际。”
国语词典
誓约 [shì yuē]
⒈ 发誓立约。
引《三国志·卷四〇·蜀书·彭羕传》:「昔每与庞统共相誓约,庶托足下末踪,尽心于主公之业。」
《旧五代史·卷一三·梁书·王师范传》:「因戒厉士众,大行颁赏,与之誓约。」
⒉ 宣誓时订下的条款。
誓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书白马释义: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 2.
丹鸡释义:⒈亦作“丹鶏”。⒉借指誓约。
- 3.
同盟释义:⒈为采取共同行动而缔结了条约或誓约的:同盟军。同盟罢工。⒉由缔结条约或其他办法而结成的一体:结成同盟。攻守同盟。
- 4.
心盟释义:未表现于言词的内心誓约。
- 5.
息壤在彼释义:在息壤订立的誓约还算数。
- 6.
戒酒释义:⒈按照誓约或决心戒除含酒精饮料地(的)⒉主张或实行不喝酒。⒊勒卡布戒酒会会员(戒酒者)的实践。
- 7.
打誓释义:签订誓约。
- 8.
折箭为誓释义: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 9.
折箭释义:⒈相传北魏吐谷浑族阿豺和元祖先朵奔蔑儿干妻阿阑豁阿都曾以一箭易断,多箭难折为喻,教育诸子同心协力。事见《魏书·吐谷浑传》、《元朝秘史》卷一。⒉表示忠实履行誓约。
- 10.
期契释义:誓约;约期。
- 11.
柳约花盟释义:盟:盟约;约:誓约。
- 12.
盟书释义:古代结盟立誓,举行歃血盟礼时所载录的文辞。后亦泛指誓约文书。《周礼·秋官·大司寇》:“涖其盟书而登之于天府。”《礼记·曲礼下》“涖牲曰盟”汉 郑玄 注:“涖,临也。坎用牲,临而读其盟书。”《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宵坎血加书”晋 杜预 注:“掘地为坎,以埋盟之餘血,加盟书其上。”清 赵翼《漳州木棉庵怀古》诗:“早知诺责召邻兵,悔不盟书输嵗币。”《中国同盟会总章》第三条:“凡愿入本会者,须遵守本会定章,立盟书,缴入会捐一元,发给会员凭据。”
- 13.
背盟败约释义: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14.
薶血加书释义: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宰牲取血,涂血于誓约上,穿坎与之俱埋。
- 15.
誓令释义:誓约和命令。
- 16.
诅盟释义:⒈誓约。⒉谓歃血结盟。
- 17.
语吃气阻释义:谓说话结结巴巴,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 形容情绪紧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各省起义·四川光复》:“传善 平日甚利口,今慑於民气,语吃气阻,愿书同盟誓约,与 荣嘉 皆剪髮缴印降。”
- 18.
载书释义:盟书,会盟时所订的誓约文件。 《左传·襄公九年》:“晋 士庄子 为载书。”杜预 注:“载书,盟书。”《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凡百之约,皆如载书。”《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庆绪 惧人之贰己,设坛加载书、柈血与羣臣盟。”
- 19.
重约释义:重要的誓约或诺言。
- 20.
黄龙誓释义:以黄龙为信物,订立誓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