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僧録司 僧録司的意思
sēng

僧録司

简体僧録司
繁体僧录司
拼音sēng lù sī
注音ㄙㄥ ㄌㄨˋ ㄙ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ēng, ◎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组词】:僧侣。僧尼。僧人。僧众。僧俗。高僧。

lù,(1) 記載,抄寫。【组词】:記録。載録。抄録。録供。(2) 記載言行或事物的書冊。【组词】:語録。目録。回憶録。(3) 採取,任用。【组词】:録取。收録。録用。甄録(經審查鑒別而任用)。

sī,(1) 主管,操作。【组词】: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组词】:人事司。(3) 视察。【例句】:司日月之长短。(4) 姓。

基本含义

僧録司是一个古代官职名称,指的是管理寺庙僧人的官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拥有着极高的权威和专业知识。

僧録司的意思

僧録司 [sēng lù sī]

1. 执掌寺院僧尼事务的官署。 唐 开成 中始设于京邑。《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当日就差押番去 临安府 僧録司,讨一道度牒,将乙侍者剃度为僧。”《明史·职官志三》:“十五年始置僧録司、道録司……设官不给俸,隶礼部。”《清会典·礼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註於籍”原注:“京师僧官曰僧録同,正印一人,副印一人。”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道释科教·僧录》。

僧録司 引证解释

⒈ 执掌寺院僧尼事务的官署。 唐 开成 中始设于京邑。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僧录》。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当日就差押番去 临安府 僧録司,讨一道度牒,将乙侍者剃度为僧。”
《明史·职官志三》:“十五年始置僧録司、道録司……设官不给俸,隶礼部。”
《清会典·礼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註於籍”原注:“京师僧官曰僧録同,正印一人,副印一人。”


僧録司(senglu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僧録司是什么意思 僧録司读音 怎么读 僧録司,拼音是sēng lù sī,僧録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僧録司造句子